浅析文言文有效教学

2020-06-08 10:09印朝会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多义用法文言文

印朝会

文言文目前的教学形式是:内容变换,篇目增多,背诵量加大。但这并不是重点,因为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解决文言文的根本是先要搞明白,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依我之见,按先后顺序依次是:

1.理解内容;2.掌握常见文言文字词,一来助考试通关,二来用以指导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3.赏析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以吸取精华,帮助深层记忆;4.作者精神的传递,感受这篇文言的灵魂,升华自我。

根据以上目标,得出以下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经验。

一、开门见山,消除畏难

在学生听读及朗读完,读音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最后再读一遍,目的只有一个:告诉大家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很多同学都会认为古文很难,一开始就理所当然地相信自己不可能还没有翻译课文就知道文章讲了什么,以至于还没看见鬼就已经被吓破了胆。所以就是要先揭开这个鬼的真面目,告诉大家,这里没有鬼,请放心跟着我来。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首先是让那些大概读懂的同学放心,这个东西他已经八九不离十掌握了;其次让那些没怎么读懂的同学放松,他的内心独白变成“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仔细一看,还真是,我也明白了一二,好像也不是很难。”如此一来,大家的畏难情绪一开始就不攻自破了。

二、加深印象,不择手段

老师们很多时候不怕教文言文,怕的是等学生背文言,背完原文背页下,背完页下背翻译,真正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灾难。对此,我采取的策略是:务必在课堂上加深学生对每一个字或者每一句话的印象。为达这个目的,甚至“不择手段”。就《答谢中书书》为例。先把文章结构理清:分为总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分写(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总写抒情(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他至少可以记住开头。其次分写可分为四季之景和晨昏之景,其中四季之景每两句可概括为一个特点,依次是:山高水净、石壁交辉、四季常青。晨昏之景可通过分析两个拟人用法“歇”和“颓”来加深印象,而且晨昏总体可概括为生机勃勃。最后两句则主要靠补充里面提到的 “康乐”公谢灵运的人生事迹。实际效果是,一下课就有六个同学来背原文,三个翻译。

这个方法的妙处在于,它既运用关键点帮助了学生背诵,同时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反复问候,强化存在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发现,刚学打字的人每输入一个字母都需要看一下键盘,但是当他千百次的敲击这个键盘之后,在他脑子还没反应过来要敲击的这个字母在哪里的时候,他的手指已经率先做出了反应,这是手指千锤百炼过后的记忆。学习文言文也是一样,很多虚词实词都是以前认识的熟人,只要每次在新课里遇到曾经学过的词,提醒学生们回忆起来,跟这些老朋友打声招呼,久而久之见着面他们也就不再陌生了,自己就会相互问好,而不是形同陌路。

四、引发争议,带动参与

审美都会疲劳,更何况是一眼看起来并不是很美的文言文,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需要来一点兴奋剂——争议。就《记承天寺夜游》中经典的景物描写为例。页下注释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盖”解释为“大概是”,我就满脸疑惑地问他们“这里在原来的课本解释为‘原来是,可大家手上的解释却是‘大概是,请你分析哪一个更恰当。”如此一来,对教材的质疑引起大家的好奇,也想来一探究竟,其次将“盖”这个词所隐含的那种恍然大悟的感情也给挖掘出来,可谓一石二鸟。

五、借助符号,省时省力

以往的文言文,翻译完之后会将文章中出现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用法进行总结归纳。后来发现这种方式相当耗时耗力,所以对这个方法进行了加强,拟出一套符号系统。规定:圆形代表一词多义,三角形代表词类活用,正方形代表通假字,五角星代表古今异义。在翻译时,遇到什么用法,就在相应的字词上画上相应的符号。这样既节省了宝貴的课堂时间,也使得字词的特殊用法能够一目了然。

文言文教学的难度就在于让现代人去读懂古代人,但它的有趣之处同样也在这里,老师如何将高度凝练的50个字,通过旁敲侧击让学生们领会成500个字,又如何通过有效背诵将500个字还原成50个字,在这样一放一收之中,与先贤圣哲们产生共鸣。在百千计的时间洪流之中,能流传下来的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若能教导有方,想来即使是十几岁的孩童,他也是能够明白的。

猜你喜欢
多义用法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知多少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特殊用法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锦瑟》赏析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