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2020-06-08 09:43张璐
锦绣·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校企互联网+

摘 要:本文阐述了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和特色教材的合作开发建设以及横向项目技术开发等方面对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经济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态。任何行业、产业链都离不开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出现,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推动行业链以及产业链不断发生演变。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快速崛起,也给行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人们获取专业知识、信息更加快速便捷。运用“互联网+”思维,使企业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深度融合,探索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趋势。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以及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校现有的培养模式很难满足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相對陈旧,也很难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合作模式也面临着重大变革。

一、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艺术设计类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优化。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由于在校缺少项目实践,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企业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过硬的实践能力,很多毕业生无法达到,双方也很难达到专业能力的契合。

从目前来看,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学校没有搭建好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缺乏三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践能力偏弱,很难满足企业要求“即插即用”的效果。这种校企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艺术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并没有与企业对岗位的需求相匹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问题。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理论教育,轻实践环节。在课程学时分配上,理论学时也普遍多于实践学时,实践学时大多是安排课程随堂练习,没有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学生自身也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二是艺术设计类教材及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知识更新速度慢。行业前沿的知识相对较少,与行业发展脱节,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没有及时融于课堂教学。学生缺乏互联网思维,创新意识较弱;三是课程考核评价制度相对落后,很多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考核是以学生提交大型作业成果+平时作业考核的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容易造成学生创新进取的动力不足,学生缺乏创新设计思维;四是缺乏与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大多流于形式,缺少落地项目。无法真正将专业课程的设置与产业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需求有效对接,缺乏对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调研。不了解企业、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缺乏与企业有效沟通,无法真正掌握职业岗位群人才结构状况,以及岗位群对人才职业能力的真正需求。

二、人才培养及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创新模式探索

1.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加强对产业链以及产业集群的调研,及时掌握产业主要结构要素、数量及规格。充分应用互联网手段,量化产业链相关数据指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借鉴典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团队协作、创新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课程思政融于教学,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培养大批具有生产能力与服务技能的人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2.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构建校企联合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邀请企业参与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定期召开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研讨会,将行业、企业对岗位链的需求纳入到人才培养制定计划中,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联合培养、特色办学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制定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应及时更新,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纳入到教学标准规范以及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实习实训。

3.基于行业岗位链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与特色教材的合作开发。课程开发过程遵循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商讨、论证。共同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选聘优秀的企业兼职教师任课,对现有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不断优化。聘请企业资深专家深入课堂,通过授课、讲座等方式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体制。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特色教材,真正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企业优秀典型案例融入特色教材,优化教材知识结构,体现项目化教学,将实际项目工艺流程,行业规范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编入到教材中,突出教材的实用性,体现对岗位需求的针对性。

4.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提升设计创新能力,校企共同完成横向项目技术开发。通过互联网搭建设计服务平台,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将企业的项目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痛点。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参与项目的学生按产出比获得相应报酬,激励学生创新设计思维。校企共同完成横向项目技术开发,提升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探索创新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引进第三方社会评价。将客户评价按比例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加大社会实践分值比例,激励学生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提升专业能力。

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以及智力支撑,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校企联合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类专业更注重艺术设计的应用与实践,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对接服务区域经济、支柱和高端产业,并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形成以企业岗位链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并制定出符合企业、行业发展的培养新模式。“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要以互联网思维整合创新资源,校企联合搭建设计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爱玲,段建东.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2):239.

[2]罗 靖.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7(06):318.

作者简介:

张璐,男,1982年11月,山东省淄博市,淄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装饰工程、艺术设计专业。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校企互联网+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