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博物馆藏唐代花形铜镜赏析

2020-06-08 15:29秦欣欣
收藏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铜镜花枝葵花

秦欣欣

中国古代人民将铜镜的起源归于黄帝轩辕,南朝祖冲之所著《述异记》有载:“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不过,这大多是古人对神话传说的崇拜所致。郭沫若认为“古人以水为鉴,即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种水盆既称为监,以銅为之则为鉴……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乳,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钮乳是器足的根蒂。”这大概是铜镜的真正来源所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出土的一面铜镜是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最早的铜镜,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铜镜在这40D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发展流行、两汉时期的鼎盛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落、隋唐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宋辽金元时期的缓慢和明清时期的衰落,在各朝各代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成就,最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华丽瑰宝。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度繁荣时期,在强盛国力的影响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铜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唐代皇帝对铜镜的喜好也有一定的

上;外区镜缘内饰4组花草纹和4组如意云纹相隔对称,环绕一周,内外区纹饰相映成趣,整体协调,典雅有致。唐代时期的铜镜是女子出嫁必备的嫁妆,因此铜镜的纹饰许多方面符合了这种要求,典型的如双鸾镜、雀绕花枝镜等,该镜上的大雁在古代的婚礼中有象征夫妻恩爱一生的美好寓意。

唐代孔雀纹铜镜(图7)

直径24.5、厚0.8厘米。该镜为八角葵花形,圆形钮,内区弦纹圈内镜钮两侧各站立一只孔雀,孔雀脚踏花枝,振翅开屏,姿态从容,华贵富气,比翼相望;钮上方饰一朵牡丹盛开绽放,枝繁叶茂,雍容华贵,下方一朵莲花露出粒粒莲子,荷叶摇曳;镜缘下饰8组花枝纹。此镜纹饰精美大气,寓意富贵祥和,幸福美满,天长地久,尽显大唐盛世景象。

独具特色的铜镜造型,精美华丽的纹饰装饰,日益精进的铸造工艺,每一面都在向我们述说唐代时期的社会昌盛。唐代的铜镜制造空前繁荣,追求豪放丰满、富丽堂皇的唐人,在造型上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花形镜,纹饰上有的清新优雅,有的精致绝伦,有的华贵典雅,彰显出了大唐王朝的“盛世气象”。

上;外区镜缘内饰4组花草纹和4组如意云纹相隔对称,环绕一周,内外区纹饰相映成趣,整体协调,典雅有致。唐代时期的铜镜是女子出嫁必备的嫁妆,因此铜镜的纹饰许多方面符合了这种要求,典型的如双鸾镜、雀绕花枝镜等,该镜上的大雁在古代的婚礼中有象征夫妻恩爱一生的美好寓意。

唐代孔雀纹铜镜(图7)

直径24.5、厚0.8厘米。该镜为八角葵花形,圆形钮,内区弦纹圈内镜钮两侧各站立一只孔雀,孔雀脚踏花枝,振翅开屏,姿态从容,华贵富气,比翼相望;钮上方饰一朵牡丹盛开绽放,枝繁叶茂,雍容华贵,下方一朵莲花露出粒粒莲子,荷叶摇曳;镜缘下饰8组花枝纹。此镜纹饰精美大气,寓意富贵祥和,幸福美满,天长地久,尽显大唐盛世景象。

独具特色的铜镜造型,精美华丽的纹饰装饰,日益精进的铸造工艺,每一面都在向我们述说唐代时期的社会昌盛。唐代的铜镜制造空前繁荣,追求豪放丰满、富丽堂皇的唐人,在造型上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花形镜,纹饰上有的清新优雅,有的精致绝伦,有的华贵典雅,彰显出了大唐王朝的“盛世气象”。

影响,据《全唐文纪事》所载:“太宗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镜,以防己过。”唐太宗以这三面镜子虚心纳谏,保持自己心如明镜。在唐玄宗千秋节这天,据《千秋节赐群臣镜》一诗所载:“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台上水花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心感人深。”群臣为玄宗祝寿进献“千秋镜”,玄宗也要赐予群臣“千秋镜”,意为唐代统治千秋万代。唐代铜镜在造型和纹饰上大胆创新,纹饰精美繁琐,题材新颖广泛,更多的表现着百姓们的现实生活,彰显着大唐盛世的繁华。唐代以前,铜镜的形制基本为圆形,在汉语中圆是团圆的美好象征,随着唐代手工业的日益发展,铸造工艺的日益精进,唐代铜镜在继承圆形镜的基础上,独创了各式各样的花形镜,如菱花形、葵花形镜等等。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几百面,其中有不少唐代铜镜,本文选取几枚精美的唐代花形铜镜,见证唐代繁华盛世。

一、菱花形铜镜

菱花形镜大约出现于7世纪的后半叶,主要流行于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开元时期,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花形镜之一。唐代时期“菱形镜”一名来源于唐代诗人的诗句,如刘禹锡的《和乐天以镜换酒》诗中“把取菱花百炼镜,换他竹叶十旬杯”。我们现今所说的菱花镜,一般专指镜形,这种铜镜的镜缘为八瓣或六瓣尖形花瓣,是唐代时期出现的新镜形,突破了以往圆形镜的传统,著名考古学家徐殿魁认为,菱花形镜和葵花形镜都出现在盛唐时期。因菱花形镜的端庄华贵,深受帝王和皇亲国戚的喜爱,促进了菱花形镜在唐朝时期的发展。新乡市博物馆现藏有唐代菱花形双凤双兽纹铜镜、五岳花乌纹铜镜和雀绕花枝纹铜镜。

唐代双凤双兽纹铜镜(图1)

直径12.6、厚0.7厘米。该镜为八瓣菱花形,伏兽钮,旋纹圈成的主区内,双凤和两瑞兽相间环绕,间有花卉枝蔓点缀。左右两边双凤乌展翅飞舞,上方和下方各饰一只正在奔腾的狮子和海马。凤乌在中国是一种蕴含吉祥寓意的动物,经常作为装饰运用到生活中,狮子和凤乌的组合有天作地和的寓意。铜镜上的海马又称“天马”,是受汉代时期的神话传说所致。外区每个菱花口下,或有花卉,或有蝴蝶,或有卷草。镜子纹饰刻画精细,布局合理,棱角分明。

唐代五岳花鸟纹铜镜(图2)

直径11.1、厚0.65厘米。该镜为八瓣菱花形,圆形钮,以镜钮为中心向外有三圈纹饰,内区为环绕镜钮,周围呈十字形对称分布的四座高山,山峰间有层层翻卷的水波纹,间饰有水禽、瑞兽纹等;中区环形饰有禽乌、花卉、蜂蝶纹等;外区八瓣镜缘内花卉纹和云气纹相间环绕。此镜铸造精美,极富立体感,充满生机活力,体现了盛唐气象。铜镜中四座山峰围绕镜钮的纹饰造型称为“五岳图”,亦称“五岳真形图”,是道教的御符,可防御一切刀兵水火之祸和妖魔鬼怪。这种纹饰的铜镜被称为“五岳镜”,出现在唐代中期,与当时皇帝信奉道教关系甚重,唐镜中的很多纹饰都反映了道教文化对其的重要影响。

唐代雀绕花枝纹铜镜(图3)

直径10.1、厚0.5厘米。该镜为八瓣菱花形,圆形钮,钮上下左右对称四禽烏,为鸳鸯喜鹊,间饰花草,钮上下禽乌纹作飞翔状,在花间穿行。镜缘处饰一周蜂蝶花枝。雀绕花枝镜是唐代菱花形镜中比较受人们喜爱的,以最常见的鸟类花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唐代鸟兽纹八角小手镜(图4)

直径5.3、厚0.45厘米。该镜为尖八角菱花形,伏兽钮,内切八角形内饰乌兽纹,瑞乌与海兽相间环绕,姿态各异。此镜十分小巧精致,较为罕见。手镜最早发现于战国,应是中国古代富贵人家的女性用来整理发型和妆容的,小巧玲珑,便于随身携带使用。

二、葵花形铜镜

葵花形镜是盛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镜形之一,出现时间稍晚于菱花形镜。葵花又称太阳花,象征着光明和对生活的美好希望,自古又有多子多福的寓意,我国古代时期的陶瓷器等生活必需品中都有葵花口的造型。葵花形镜铸造精致,纹饰华丽,反映出当时唐代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的富足以及对手工业制造的创新追求。新乡市博物馆现藏有唐代葵花形双凤纹铜镜、雁雀云纹铜镜、孔雀纹铜镜和双凤海兽纹铜镜。

唐代双凤纹铜镜(图5)

直径18.6、厚0.6厘米。该镜为八瓣葵花形,内切圆形,圆钮,钮两边各有一只凤乌作振翅欲飞状,钮上方饰祥云纹,下方饰飞奔的天马,边缘饰花枝、流云和蜂蝶纹。此镜表面颜色为“水银古”,制作规整,纹饰细腻,虽然镜体略有锈色,仍不失为唐代精品佳作。凤乌纹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是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铸造在铜镜上的凤乌纹图案也被古人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

唐代雁雀云纹铜镜(图6)

直径12.5、厚0.55厘米。该镜为八角葵花形,圆形钮,高弦纹将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以镜钮为中心,左右两边各饰一只大雁,大雁双翅展开作飞翔状,口衔花枝,上部饰云气纹,下部有一雀乌口衔一串葡萄站立于并蒂花枝上;外区镜缘内饰4组花草纹和4组如意云纹相隔对称,环绕一周,内外区纹饰相映成趣,整体协调,典雅有致。唐代时期的铜镜是女子出嫁必备的嫁妆,因此铜镜的纹饰许多方面符合了这种要求,典型的如双鸾镜、雀绕花枝镜等,该镜上的大雁在古代的婚礼中有象征夫妻恩爱一生的美好寓意。

唐代孔雀纹铜镜(图7)

直径24.5、厚0.8厘米。该镜为八角葵花形,圆形钮,内区弦纹圈内镜钮两侧各站立一只孔雀,孔雀脚踏花枝,振翅开屏,姿态从容,华贵富气,比翼相望;钮上方饰一朵牡丹盛开绽放,枝繁叶茂,雍容华贵,下方一朵莲花露出粒粒莲子,荷叶摇曳;镜缘下饰8组花枝纹。此镜纹饰精美大气,寓意富贵祥和,幸福美满,天长地久,尽显大唐盛世景象。

独具特色的铜镜造型,精美华丽的纹饰装饰,日益精进的铸造工艺,每一面都在向我们述说唐代时期的社会昌盛。唐代的铜镜制造空前繁荣,追求豪放丰满、富丽堂皇的唐人,在造型上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花形镜,纹饰上有的清新优雅,有的精致绝伦,有的华贵典雅,彰显出了大唐王朝的“盛世气象”。

猜你喜欢
铜镜花枝葵花
花枝俏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葵花田
花枝俏
葵花加油站
生如夏花
浣溪沙·夏日
葵花点穴手
玩转古铜镜收藏
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