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博物馆藏汉代铜镜撷珍

2020-06-08 15:29张伟
收藏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芜湖神兽铜镜

张伟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手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金属铸造工艺不断进步。汉代铜镜作为常见的铜铸造品,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页。芜湖市博物馆收藏数十枚汉代铜镜,多为本地区汉墓中出土,制作优良,纹饰精美。现选取馆藏制作优良、纹饰精美、保存完好的14枚不同类型铜镜介绍如下:

1.星云纹镜(图1)

西汉。2010年芜湖三山区出土。圆形,连峰钮。两周栉齿纹间有十六内向连弧纹圈带。其外由4枚并蒂连珠座的大乳分为4区,每区各有7枚小乳,以曲线相连,内向十六连弧纹缘。

2.连弧纹日光镜(图2)

3.连弧纹昭明镜(图3)

西汉。2010年芜湖泗水园H39出土,直径8.6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饰6组短线纹及回旋条纹,外围饰一周内向十二连弧纹,其外两周栉齿纹之间有铭文圈带“内清以昭明,象夫日月”,多以“而”字隔开,铭文字体方正。宽平素缘。

4.“内清”重圈铭文镜(图4)

西汉。1981年芜湖贺家园H3出土,直径17.8厘米。圆形,圆钮,十二连珠纹钮座。座外依次饰射线纹、宽平素凸弦纹各一周。两周射线纹间为内铭文带,文日:“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然雍塞而不泄。”再外,一周宽平素凸弦纹外两周射线纹间为外铭文带,文曰:“清洁白而事君,志行之合明,之玄锡之流泽,恐疏而日忘,口美之口口,口口口可。”平素缘。

5.四乳钉四虺镜(图5)

西汉。2010年芜湖泗水园出土,直径10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有4组短线纹及回旋条纹,外围一周凸弦纹。其外两周栉齿纹之间置四圆座乳钉,将镜背分成4区,每区置一虺。四虺成钩形躯体,两端同形,在身躯外侧各有一只有冠羽乌纹,身躯内侧。宽平素缘。

6.四乳钉四虺鏡(图6)

西汉。2010年芜湖泗水园出土,直径12厘米。圆形,圆钮,十二连珠纹钮座,有4条短线将十二连珠纹分为四等份,座外饰一周素宽凸弦纹。其外两周栉齿纹之间置四圆座乳钉,将镜背分成4区。每区饰一曲身虺,虺的腹背两侧缀有禽乌和兽首。宽平素缘。

7.四乳钉禽兽铭文镜(图7)

西汉。芜湖市博物馆旧藏,直径14厘米。圆形,圆钮,四叶柿蒂纹钮座,四叶间饰以小乳钉纹。座外饰一周宽平素凸弦纹及铭文带“内青以日昭明,光象日月”,以“而”字隔开。两周栉齿纹之间等距离分置4枚圆座乳钉,四乳钉将镜背分4区,每区填饰两只神兽,形态各异,两两对峙,宽平素缘。

8.博局几何纹镜(图8)

西汉。2010年芜湖泗水园H74出土,直径9.7厘米。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座外围双线凹面方框一周,其外饰“T、L、V”形博局纹。在方框四角外置4枚圆座乳钉纹。将镜背分成4区,饰菱格几何纹,宽平素缘。

9.四乳八禽镜(图9)

东汉早期。2010年芜湖泗水园H80出土,直径9.5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一周宽平素凸弦纹。两周栉齿纹之间等距离分置4枚圆座乳钉,四乳钉将镜背分4区,每区饰两乌相对,图形简单,只表现出乌的轮廓。二歧冠,覆羽翼,翘尾,宽素缘。

10.四神博局纹镜(图10)

东汉。2010年芜湖左岸H1出土,直径11.7厘米。圆形,圆钮,四叶柿蒂纹钮座。座外饰双线方框纹一周,其外饰“T、L、V”形博局纹。在方框四角外置4枚圆座乳钉纹,将镜背分成4区。分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外饰一周栉齿纹。宽缘上饰锯齿纹、凸弦纹及双线波折纹。

11.四神博局纹镜(图11)

东汉。2010年芜湖泗水园H42出土,直径9.7厘米。圆形,圆钮,四叶柿蒂纹钮座,座外饰双线方框纹一周,其外饰“T、L、V”形博局纹。将镜背分成4区。分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外饰一周栉齿纹。宽缘,缘上宽凹弦纹内饰双线波折纹及圆点纹。

12.博局神兽铭文镜(图12)

东汉。2010年芜湖泗水园H81出土,直径17.3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环状凸弦纹上饰以短线纹及圆圈纹。饰双线方框纹一周,在方框四角外置4枚圆座乳钉纹。4乳钉将镜背分成4区。分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白虎一侧銘刻“白虎”,其外饰栉齿纹一周。宽卷缘上饰卷云纹一周。

13.神兽“青盖”铭文镜(图13)

东汉。2010年芜湖泗水园H47出土,直径9.9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高浮雕式3只神兽绕钮,两兽对峙,一兽跟随。身躯重点部位以乳钉纹装饰,两兽之间有铭文“青盖”,底部饰一羽人,曲膝,回首。外饰一周栉齿纹,宽缘,缘上饰锯齿纹及双线波折纹。

14.神兽“丹阳”铭文镜(图14)

东汉。1980年,芜湖文物商店收购。直径14.5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高浮雕式两只神兽绕钮,两只神兽张口对峙,身躯重点部位以乳钉纹装饰,下饰一羽人,双手执杖作奔跑状。主纹及栉齿纹间饰铭文圈带“杜氏作镜善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名工所造成文章,辟邪天禄居中央,十男五女乐富昌,居无忧兮如侯王”,宽缘,缘上饰锯齿纹及一组动物纹饰。

皖南铜陵凤凰山、芜湖南陵大工山一带蕴含丰富的铜矿资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铜产区之一。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就开始在该地区开采铜矿。皖南地区的芜湖、铜陵、宣城等地在汉代属于丹杨郡管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在丹阳郡设有铜官,主管铜矿采)台业。丹阳郡出产的铜矿质量上乘,为铜镜制作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因而在汉代铜镜中常有“汉有善铜出丹阳…‘作镜尚丹阳”等。上述铜镜,皆是汉代铜镜中的精品,从质地、形制、纹饰、铭文等多方面特征综合来看,反映了汉代铜镜的铸造特点和艺术风格,为研究汉代铜镜铸造技术、工艺美术等提供了较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芜湖神兽铜镜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神兽》
浑沌之死
“神兽”返校全国部分地区开学时间表
玩转古铜镜收藏
铜镜
古代的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