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常态课的深度学习策略

2020-06-09 12:18朱舒雁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物理

朱舒雁

[摘要]常态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相较于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注重搭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文章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从概念初构、实验探究、实践应用三方面,阐述初中物理常态课中的深度学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常态教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7-0042-02

常態课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学的主形式。在常态课中,深度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层次逐级递增的学习任务,逐步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问题解决中,最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的学习。本文将以“物体的浮与沉”为例,从概念初构、实验探究、实践应用三方面,阐述初中物理常态课中的深度学习策略。

一、依托原型,初构概念

生活中,学生虽已对“漂浮、悬浮、沉底、上浮、下沉”等概念有了一定认识,但这种认识比较粗浅,且描述不够物理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设“洗水果”情境,由水果在水中的运动过程和最终的平衡状态,引入“漂浮”“沉底”“悬浮”“上浮”“下沉”:①小番茄浸没在水中后会“下沉”,最终“沉底”;②大苹果浸没在水中后会“上浮”,最终“漂浮”;③小番茄在某种特殊液体中“悬浮”。实物场景为学生建立概念提供了具体的模型,在激活学生原生经验的同时完成浅层的概念学习。

接着,教师再以螺旋上升的难度设计提问:①观察漂浮、悬浮、沉底三个状态,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②从受力的角度分析漂浮、悬浮、沉底三个状态的共同点和区别。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深入思考,逐步加深对漂浮、沉底、悬浮三个状态的理解。

二、深化探究,引导学生思维

1.设计对比实验,引发思维冲突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一般认为“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学习浮力后,学生会认为“受到浮力大的物体上浮,受到浮力小的物体下沉”。教师利用三种常见水果(小番茄、苹果、大杧果),设计两个演示实验:“较轻的小番茄在水中下沉,而较重的苹果在水中下沉”“另一个较轻的苹果在水中上浮,而体积更大的杧果却在水中下沉”。

教师通过对比实验打破学生的原有认知,暴露学生思维的矛盾点,让学生意识到,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都会影响物体的浮与沉。学生为思维冲突寻找合理假设的过程就是体验深度学习的过程。

2.设计系列问题,构建知识框架

在得到猜想“物体的浮沉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都有关”后,教师马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器材:烧杯、水、盐、药匙、3个正方体金属块等,要求学生利用器材使沉底的小番茄上浮、使漂浮的空瓶沉底,初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活动后,学生汇报并总结:增大浮力或减小重力可使物体上浮,增大重力或减小浮力可使物体下沉。教师再根据学生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初步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

例如,在“物体上浮条件”的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

问题1.如果只加一勺盐,小番茄浮起来了吗?小番茄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重力如何变化?

问题2.加一勺盐后小番茄仍沉底和加了所有盐后小番茄漂浮,两者都增大了小番茄受到的浮力,但结果却不同。你们认为,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问题3.如果想让一个物体上浮,到底该满足什么条件?

又如,在“物体下沉条件”的教学中,可没计以下问题引导。

问题1.在“使漂浮的空瓶沉底”活动中,你们小组开始在瓶子里加了一个铁块,空瓶沉底了吗?空瓶受到的重力如何变化?浮力如何变化?

问题2.接着你们小组又在瓶子里加了一个铁块,铁块重力又增加了一些,同时浮力也增大了一些,瓶子沉底了。你认为,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问题3.如果想让一个物体下沉,又该满足什么条件?

教师通过逐步深入的提问,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连接学生的思维断层,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设计实验方案,培育创新思维

能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设计实验并完成任务,是学生知识成功迁移的重要标志。在前面的活动中,学生虽已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但信度不高。为此,教师为学生提供两个铁块、空瓶和一些细线等,并布置任务:设计实验,用数据来验证“物体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物体的初始状态是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再观察其上浮或下沉。因此,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是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根据已学知识“称重法测浮力”,学生可以设计出实验方案,测出并比较物体重力及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证明“物体下沉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验证“物体上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的难点在于如何测出原本漂浮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的浮力。学生在“使漂浮空瓶沉底”的活动中已经知道,利用“沉坠法”可使空瓶浸没在水中。根据已学知识“利用量筒测量漂浮在水面上物体的体积”,学生也知道用针压法可使物体浸没在水中。具体方案如下:

方案1.第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第二,将铁块放入空瓶,测出总重力;第三,使其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第四,将空瓶与铁块的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算出空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第五,比较空瓶的重力和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方案2.第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瓶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第二,用玻璃棒将空瓶压入水中,测出排开水的总重力;第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空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第四,比较空瓶的重力和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除了以上方法可验证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转换”的思想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实验。即若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一上浮一下沉)浸没在水中,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等,受到的浮力也相等。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转换”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为学生提供体积相等的一个铁块和一个木块,要求学生设计实验:用最少的步骤同时验证两个物体的浮沉条件。

设计方案:第一,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铁块和木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第二,将铁块浸没在水中(不碰底),读出测力计示数;第三,计算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此浮力大小等于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第四,比较并得出结论。

三、实践应用,问题解决

物体的浮沉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常见,比如潜水艇。在介绍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时,教师先创设“海底断崖”情境,即海水密度急剧下降,潜艇所受浮力急剧减小。问学生如何利用已有经验和知识实现自救,再播放视频介绍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教师展示两个气球,一个在空气中下沉,一个在空气中上浮,问:气球在空气中的不同状态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由此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迁移到气体中,并引导学生用新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热气球和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常态课堂培育物理核心素养的保障与体现,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解决难度逐级递增的任务,深度理解概念、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在经验生长中发展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朱祥.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常态物理课堂教学策略[J].物理教师.2019(4):6-8.

[2]侯丽蓉.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19(2):27 -28.

[3]邝伟东.聚焦常态课堂追求有效教学[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汉字文化卷2),2015.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初中物理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