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建设初探

2020-06-09 12:33季建红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深度学习高中历史

季建红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但是在很多合作探究性课堂中,学生都忙于“工具”的使用和“自由”的交流,对于课堂中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并没有进行真正有效的探究,导致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在学习上缺乏深度。诸如此类的学习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浅层地理解知识、解决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文章针对此类现象,提出深度学习理念,为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贡献力量。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16-0063-02

在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成功,获得核心素养发展。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并不只是对知识的浅层理解。

一、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现代教学工作中,教师、学生、教育目标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真正的教学是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和学生的目标都是教育目标,但是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所以深度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的深度学習和教师的深度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提升核心素养是学生深度学习的结果。学生需要在深度学习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教师也要在深度教学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学生深度学习的基本形态和引导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深度地参与,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引导。

1.教师提出的历史问题需要具有探究性。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启迪学生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基本方式。如果要让学生做到深度学习、深度参与,所提出的问题就要具有探究性。在历史教学中,将一些历史问题引申到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是一种有效的提问方式。

2.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探究问题的时间。足够的思考时间对深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考问题是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善于利用这一途径。

三、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范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布鲁纳、维果斯基等人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包含着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两方面的建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不能单纯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应该要引导他们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为学生,也不能只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否则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

如在人教版历史高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材布局一步步地向学生教学,学生就像听故事一样将这一单元的内容听了过去。这样的教学方式仅仅让学生学到了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意义等浅层历史知识,而使学生失去了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创新精神。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过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所起到的只是引导作用。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的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某个问题去引导学生,但这个问题一定要具有思考价值。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解放战争结束,这段时间里我国经历了什么?给我们现代人造成了什么样的启发?这些问题都值得学生去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建立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将认知领域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也就是深度学习的过程。认识知识结构是深度学习的前提,同样也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

如在教学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首先要认识到这一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根据掌握学习理论,学生学习这一单元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据此,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分析我国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制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然后带领学生去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含义。接着通过第一节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并且利用一些探究问题去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实际应用——俄国十月革命。最后对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了解到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深度。这样就很好地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带领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回归课堂教学原点的深度教学”理论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松林教授的“回归课堂教学原点的深度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基于生命与智慧、学科与教材、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发展四个原点问题。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都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去触动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情节,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的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中国近代史中的人文情怀去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用前辈们的生命换取的,中华民族的崛起几经波折。高中历史教师要回归课堂原点,从原点问题出发开展教学工作。深度学习的真正意义是为了解决课堂原点问题。生命与智慧、学科与教材、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发展这四个原点问题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如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可以向学生讲述那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当时的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苦难,这些都值得现在的高中生深入思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实感受去对他们进行理性教学,从而帮助他们实现深度学习。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各个学科都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以保障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义.情思历史:基于课堂深度学习的情境探究型教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7(8):80-84.

[2]康红兵,吴永军.课程基地:见证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J].江苏教育,2016(7):25-31.

[3]宣花.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以《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课为例[J].新课程导学,2017( 34):58.

(责任编辑 袁妮)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深度学习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