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背景下“五位一体”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甘肃例证

2020-06-10 12:01乐,赵
生产力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农村金融甘肃省

张 乐,赵 越

(甘肃政法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2016 年,金融科技的概念被引入我国,一种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科技为支撑的新产品、新模式在金融业逐渐兴起。农村金融领域顺应发展趋势,竭力开展因地制宜的农村金融科技,力图将新技术引入农村金融发展领域,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与信息一体化的服务,破解长久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因此,积极地将新型科技与农村金融进行结合,不仅会扩大新科技的运用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会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减少农村金融发展信息不对称及风险控制成本过高的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本文着眼于甘肃省农村金融科技的探索阶段,针对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瓶颈,将金融科技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刺激和新驱动,构建以金融科技为基础的甘肃省“五位一体”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破解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寻找发展途径提供新方向以及新思路。

二、金融科技与农村金融

(一)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

根据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界定,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业务模式、新产品服务等。

我国的金融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孙宁,2019)(见表1)。1993—2013 年,金融科技处于1.0 孕育时代,以199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进步法》为象征。2013 年3 月,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母公司成立“小微金服”(最终整合更名为“蚂蚁金服”),标志着金融科技2.0 时代来临。2016 年,金融科技(Fintech)的概念被引入中国,金融科技以全新的模式渗透到金融领域,出现了电子支付、众筹、P2P 借贷等金融科技模式。

当前,我国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涌现了很多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为我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助推。2019 年9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强调金融科技要不断给金融业供给侧改革提供重要推动力,给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标志着金融科技3.0时代的来临。

表1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

(二)金融科技应用于农村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在金融科技应用于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总体来看,金融科技对助力农村金融发展十分必要(廖志明,2018;章祥生和陈雨薇,2017;王永红,2018),也逐步推动农村金融迈上新台阶。最新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改变了传统农村金融模式(万磊,2019),摆脱了农村金融对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和距离的依赖性,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金融的出现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孙宁,2019),针对监管制度不完善、覆盖率较低、信用评估体系存在风险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策略。吴正昌(2019)运用大数据等新型科技手段对农民的产品及销售进行多方面调研,积极寻找新兴技术助力传统农村金融发展的新方式,推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当前,金融科技服务于农村金融的最佳案例就是“蚂蚁金服”。2016 年,“蚂蚁金服”首次开始实施了农村金融的计划,以此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蚂蚁金服通过对中国“三农”现状的全方位了解和研究,将中国的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进行了细分:第一,拥有大额贷款需求的农村大型龙头企业;第二,拥有中等规模贷款需求的产业链下游经销商;第三,拥有小额信贷需求的农村消费者和小型经营者,并针对性地打造了网商银行、供应链金融和数据化金融等新型的金融服务平台。

三、甘肃省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农村正规的金融机构多秉着“低成本、高收益、低风险”的原则进行经营,但是农业经济有着“低收益、高风险”的特征。二者的理念恰恰相反,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放贷难、农民贷款难的“两难”局面出现。同时,在农村有效的金融服务机构极少,虽然非官方的金融机构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受到重重限制,使得其数量极少,这导致农村资金供应能力不足。在甘肃省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供给约束的现状下,农村金融服务有效供给不足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是驱动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金融发展区域不平衡

金融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甘肃省各地区地理跨度长,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各地区之间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而言,在兰州市、武威市等甘肃省相对发达地区农村各类金融机构覆盖密度较高,逐步延伸至每个村落。而对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等落后偏远地区,金融机构还没有全面覆盖,且这些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缺少其他类别金融机构。

(三)农村金融产品缺乏创新

由于甘肃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金融体系整体脆弱、大量资金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甘肃农业银行金融产品开发创新力度不足、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产品单一等问题也一直存在。因而加快甘肃省农村金融业的发展进度,建立农村金融供应服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构建甘肃省“五位一体”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以农村正规金融为基础体系,以民间金融为辅助体系,以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为保障体系,以金融科技为创新体系,以双层金融监管框架为监管体系,构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相互融合的“五位一体”型农村金融有机系统,具体构成如图1 所示。

图1 “五位一体”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基本体系——农村正规金融

农村正规金融是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规范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为促进甘肃省农村金融改革,需从以下四个方向规范甘肃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见图2)。

图2 农村正规金融体系

第一,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国开行、农发行,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以农发行为主。目前,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不断转变,初期主要从事粮棉收购资金的管理,改革后将农业开发贷款、扶贫贷款及粮棉油企业加工等多种业务都归于农发行,但目前其职能定位并不清晰,因此清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成为大势所趋。

第二,商业性金融。甘肃省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农、工、建四大行以及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甘肃银行、兰州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一直占据农村金融市场不小的份额,但由于金融服务单一,长期以来只提供储蓄服务,贷款业务发展得较差,所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外流,因此,加快商业性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第三,合作性金融。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其中农村信用社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包括农户、农村中小企业等各种涉农个体和企业,相比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惠及农村人口多、贷款覆盖面广,为农村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体制和政策性原因,存在资金投放能力较差、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

经过对近十年人民调解工作的回顾、文献查阅、数据分析,结合一年多的调查走访,本文主要围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下的人民调解工作现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具体原因分析以及需要作出的理念调整和应对策略作出论述。

第四,新型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居民小额的资金信贷需求,主要解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二)辅助体系——民间金融

民间金融主要是指发生在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方面活动。目前,甘肃省存在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民间个人借贷、高利贷、典当等。

根据我国《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的规定,在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只有小部分额度较小的贷款、朋友之间不计算贷款利息的借款合法,其他活动均属于违法。甘肃省位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民间金融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民间金融的优化势在必行。

为推进甘肃省民间金融的发展,政府应该将金融科技政策应用于民间金融的发展,针对民间金融不规范、高风险等问题,充分发挥新兴科技的作用,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农民征信系统,为民间金融交易制定“电子合同”和“风险评估系统”,保障民间金融的顺利开展。

(三)保障体系——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政策性农信担保

农村金融保障体系是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系统。针对甘肃省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风险,设立了如图3 所示的农村金融保障体系。

首先,针对农民的信用风险,应该建立政策性农业信用担保制度(例如“政银担”等)。这种模式首先由政府帮助设立一个担保公司;然后政府从信贷项目中进行选择,对满足标准的项目进行担保;最后将该选择提供给银行,让银行对相应的资金需求者提供资金。该制度的创新之处有三点:第一,能够促进金融资本落地。这个制度将农村地区的贷款需求进行整合,将银行的服务面从广大的农户变成一个担保公司,使得银行与农户之间的距离缩短、银行的放贷成本减少。第二,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受到了政府支持的担保公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据估计担保公司最大能发挥比其净产值高15 倍的杠杆效应。第三,农业信贷风险得到合理的控制。该制度将以前的信贷风险仅由银行一个金融机构承担变成了由银行和担保公司两个机构共同承担,分散了银行的借款风险。

图3 农村金融保障体系

其次,为降低自然风险带来的危害,甘肃省应该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障体制,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政银保”)、政府引导的商业保险及农业专业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其中,“政银保”就是由保险公司为贷款者提供保证保险,银行进行放贷,政府提供保费、贴息等方面的补助支持。通过财政、信贷、保险三轮驱动,为新型农业主体发展保驾护航。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是为了提高农户对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变动的应对能力,针对由农产品价格变动而带来的收入波动给农户一定的补偿,有利于促进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发展。

最后,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为降低甘肃省农业发展的市场风险,应大力发展农产品金融市场,通过开展农产品期货的交易来有效地降低由于农产品价格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农产品期货”是普通农产品市场的优化,可以防范市场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同时还能为订单农业的发展提供载体。该模式为从事农产品种植的农户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减少了农户面对农产品市场风险的损失。

(四)创新体系——金融科技

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科技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有效突破了传统金融业的发展限制、提高了农村金融网点的服务效率、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甘肃省金融科技服务模式的典型代表有“四融”平台、蚂蚁金服的“旺农贷”、大北农等。

“四融”平台是“互联网+传统涉农金融”模式下金融科技发展的产物,由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创建,是甘肃省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创新模式(见图4)。“融通”主要包括金额较小的款项存取、用户的账户查询等基础业务。“融资”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提供了“双联惠农贷款”“贴心贷”等业务。“融智”是指在线为广大农民提供知识培训,提高其金融素质与致富能力。“融商”主要是通过“金穗e 销”提供的关于农产品的供需情况和价格情况,为所有的农产品参与者提供实时的线上交易服务。

图4 中国农业银行甘肃分行“四融”平台模式

甘肃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另一重要模式为“互联网电商平台嵌入模式”,典型代表为阿里巴巴旗下的“旺农贷”。“旺农贷”是主要针对村民和农村企业家开设的贷款项目,主要贷款类型有针对种养殖村民的种养殖贷款和村民个体户企业家的经营性贷款,“旺农贷”充分发挥了平台、技术等多重优势为农民和相关企业提供从产品到配送等全方位的服务。“旺农贷”自从2015 年9 月中旬开始试点运行,服务范围已经覆盖17 个省份。

甘肃省“大北农”作为甘肃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金融科技服务模式,打造“农信金服”平台,创造出“农富宝”“农信贷”等金融产品,为广大涉农的相关人员提供金融服务。其运营遵循“农村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通过运用金融科技新技术,推出专门用于对养殖户、种植户等客户的征信水平进行评估的平台,以此来掌握资金需求方的相关农业经营水平,并为其提供特色化的金融信贷服务。

(五)监管体系——重构中央、地方双层金融监管框架

农村金融监管是政府为了弥补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原因引起的农村金融市场失灵、不规范的金融操作等问题而设置的。目前,对我国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形成了“一委一行两会”的基本格局,分别负责对金融业实施监管。另外,证监会和银保监会也对在农村的少数保险和证券机构进行监管。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甘肃省的监管体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农村金融监管法制落后、农村金融监管并未发生实际运用的情况。因此,金融科技为甘肃省乃至全国农村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了新契机,除了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监管,更应注重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等方面进行监管。通过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建立金融平台的分布式记账管理体系,这种去中心化的思想能有效地防止金融风险及不合规操作,从而打造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确保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农村金融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