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化自觉,做“三真”校长

2020-06-10 13:18郭祖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9期
关键词:正派儒道真性

郭祖彬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学真,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大力倡导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我们中小学校长理应践行这种文化自觉,将“求真理,做真人”的思想贯彻到教育生活中去。

作为中学校长,践行文化自觉,表现文化自信,必须了解、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什么,唯如此方可发展求真学真这一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从而正确把握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方向。

无疑,儒道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条主线,把握三条主线的前提是学习儒道释三家的原创经典,追根溯源,传承根脉。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在他《究竟真实》一书里,用四个字概括了儒家和道家的精髓,儒家是“真诚”,道家是“真实”。儒道释三家都强调“无我”的“真性”。因此,行文化自觉,做“三真”校长,是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一、做一位真诚的校长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者,孔子是如何表现“真诚”的呢?正名、直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正名”的宗旨是要建设是非善恶的标准,确定社会成员的角色关系,建立社会秩序。

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战略和各项规章制度并选拔一批正派的人担任管理者去科学地执行,是校长的首要职责。正派的校长带领着一批正派的干部,校园里必然充满着正派的氛围,各类的角色关系自然就会更容易理顺,制度执行起来就会变得顺畅。所以,正派是做一位真诚校长的基石。

孔子“恶虚伪,尚质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质朴率直的,但如何保持这种质直并丰富它,是需要有条件的。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有人偷羊其子供出,孔子认为这不是“直”,羊或被父親偷或被儿子偷,父子双方都应互相保密不告发,才是“直”。这可能与今天的法律有冲突,但现实教育中老师在学生中培养“告密者”的现象不在少数,这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孔子对这种“乡愿”现象是猛烈批判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光质朴还不行,还需好学,达到文质融洽统一才达到“质直”的标准。

校长不仅要“正”,还须“直”。要做到“直”,不是简单的说话做事直接、直通、直率,而是必须要有鲜明具体的原则、立场,还必须好学从而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由此,质直是做一名真诚校长的底色。

孔子关于“正名”和“尚质直”的阐述,目的是推行他的“仁”的主张。《论语》通过孔子多位弟子的问仁,得出什么是“仁”以及如何“为仁”。

《论语》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所谓忠也。“因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恕也。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即为忠恕,亦即谓孔子一以贯之为仁也。为仁之方法如此简易!故孔子曰:“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认为仁指人的全德而言的。

“仁者爱人。”教育就是“成人之美”,“成老师之美”、“成学生之美”应成为校长核心职责和毕生追求。然而,不少校长虽有“成人之心”,但无“成人之法”,已不达而达人、强推己欲,甚至违规违心治校的现象,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行仁是做一名真诚校长的根本保证。

二、做一名真实的校长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古今中外解读著作汗牛充栋,难以尽数。在《老子》一书中,人是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真实存在”,人与自然没有主次高下之分。因此,大自然的无为、柔和静,成为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则。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由“无”和“为”两个单音节词组成,即“无为”和“有为”,就是指不做什么和做什么。不做不合“道”的事,不做不合规律的事,反之亦然。“爱国治民”均须遵循“无为”的原则。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作为一校之“长”,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做到什么程度?管到什么阶段?回答这些追问不仅需要知识和经验,更需要智慧和境界。

如何“有为”?“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在第十章里用一反问语气作答。《老子》一书多次运用婴儿譬喻,因为婴儿阶段是人的最本真、最淳朴、最真实的状态,只有这种状态才能“致柔”。北大国学教授王碧波先生将“专”解为“抟”,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治理,可以形象地理解为里面的各类因素喻为“气”,要达到“气顺”,即“致柔”,必须像“抟面”那样精细耐心地糅合,条分缕析地揉搓。

作为一校之“长”,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方法耳熟能详,但能够做到者其实寥寥。“专气致柔”是基本功。

如何开启智慧?老子的方法是“致虚静,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抱虚守静,虚静合一,万物才能蓬勃生长。王碧波先生认为,道家治理的方法是“内观”,人的自身系统是同源于外界系统的,要得到“天人合一”,必须内观自身,使自身的系统被观察得清楚,才能得到内在的和谐,只有内在的和谐方可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返回根源叫作“静”,“静”就是回归本来状态,“静”之后才能“观”,才能看得清楚事理,通晓本源。所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作为一校之“长”,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如何安放内心、内观心灵,让自己的治校作为与这个校园、这个世界得到一种和谐?这是立志有为的校长们必须深沉思考的问题。

三、做一名真性的校长

释家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落地生根,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释家有兩点值得校长们借鉴。

一是“缘起性空”。该理论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由很多元素通过各种机缘暂时聚合,又迅速消散的产物。一切万法都是互有条件而产生。有果必定是有因,就是所谓的因缘。既然一切诸法都有条件的存在,那么就是因为有条件的存在,就可聚也可散。所以说“缘起性空”。科大前校长朱清时先生举例谈“缘起性空”因果关系:“要得到一颗苹果树,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这是‘因。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颗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仓库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中,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颗苹果树,结出苹果来。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就是‘缘。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二是“降伏其心”。释家特别强调抑制私欲,讲究个性修行,《金刚经》里反复提到:“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要怎样降伏我们的心,要怎样安住我们膨胀的私欲呢?就是要修行到“无我”的真性状态。《老子》第二十二章:“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孔子在《论语·子罕》说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儒道释在“无我”这点上相通了。

校长必须掌握因缘规律,牢牢把握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因”,并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缘”,以平等思想尊重学生和教师,以“无我”的修行,做一位真性之人。

儒家文化强调“内省”,须“真诚”;道家文化强调“内观”,须“真实”;释家文化强调“内悟”,须“真性”。儒道释三家各有特点又相成体系。学校作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校长必须主动担当,自觉践行,为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聚焦着力,切实做到灵魂上尊重学生、骨子里尊重老师,真正做到“三真”校长,修成人生三重境界。

【本文系合肥市市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JG18027。】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皖智中学)

猜你喜欢
正派儒道真性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建筑原真性探微
圣王与革命——由“汤武革命”看宋儒道统论中的“排荀”
学生“告密”现象剖析及“正派”班级文化的塑造
非真性询问疑问句与传信语的异常态“同现”
“老孔同源”与儒道互通——宋翔凤解《老子》思想的文化审视
贾政性格中的儒道互补
真性,真孝,真才子——为丰坊辩
非真性询问选择疑问句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