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

  • 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探析*
    谷,最终他们都在儒道互补的思想中找到了落脚点,寻得了一种“得意信儒,失意崇道”、进取与顺应并存的人生观。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哲学“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2]“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3]冯先生指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两面性。在入世的背后正是儒家思想,而出世的哲学则是道家思想。冯先生指出的中国古代哲学的两面性正是“儒道互补”的现象,它调节着中国古代哲学基本形态的形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12-01

  • 儒道与北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意义的不同思想
    教育的重要因素。儒道思想的意义在于外部环境的平和,使得它需要人心的统一,审美派与实践派的意义在于内在人心的平和,使得它也需考虑音乐以及音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但对人的教育意义相同,不代表对社会的乐教思想和观点是一致的。最重要的是,社会意义是儒道乐教思想中无可替代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探析与审美派、实践派的不同之处,具有其比较意义。一、儒道乐教思想的社会意义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变革阶段,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迈进,使得当时的主流思想以稳定人心,维护统治为基础,儒

    黄河之声 2021年2期2021-11-26

  • 儒道西学
    渐;诗学;西学;儒道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1)04-0042-42对于明清之际西学输入背景下较早接触西方文化的江南士大夫来说,所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和复杂的,其精神价值的探索之路也必然曲折。在明末清初西学东渐思潮中,许缵曾是重要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云间名门望族、天主教世家,官至河南提刑按察使(正三品),后因“康熙历狱”被罢官,重被起用后远赴滇中点用云南按察使司,然不久辞官返里,于四十六岁之时仕宦生涯画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4期2021-10-07

  • 儒道对“爱”的不同解读
    深远。而在其中,儒道二家所秉持的价值理念也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对儒道两家思想系统的梳理进一步总结并阐释了儒道两家对“爱”的不同解读,将其分为仁爱与慈爱,并指出二者在实现途径、目的等方面的相同点以及在基础、可操控程度等方面的不同点,对此作出结论与评价,如此一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良好道德伦理氛围的理论与实践途径也能清晰明了。【关键词】 儒道;仁爱;慈爱【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今古文创 2021年2期2021-09-10

  • 儒道修身与济世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树立
    的问题,探讨传统儒道“修身”和“济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启示。◆关键词:人生观;儒道;修身;济世;大学生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对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说,由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笔者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平日里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自身的经历,发现许多大学生人生观并不明

    速读·中旬 2021年4期2021-07-23

  • 《世说新语》中的儒道与柔情
    】《世说新语》;儒道;柔情;新高考【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015-02【本文著录格式】韩守明.《世说新语》中的儒道与柔情[J].课外语文,2021,20(03):15-16.随着传统文化的价值被大家广泛认同的今天,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已然成为了学生追求的新时尚,《普通课程标准》中提到:“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期2021-04-25

  • 嵇康儒道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以及嵇康思想中的儒道冲突等为主。在自然与名教观、音乐美学思想、养生思想的研究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嵇康思想中的儒道关系。本文围绕嵇康思想的总体研究、儒道成分和儒道关系等方面,对已有的嵇康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二、关于嵇康思想的整体研究关于嵇康思想的研究可追溯到鲁迅先生。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剖析了魏晋之际的社会现象,以及药与酒和名士之间的关系。指出“嵇康表面是反礼教的战士,但内心实质是把礼教当宝贝。”这种独特的视角为后来魏

    长江丛刊 2020年9期2020-11-19

  • 浅论儒道互补对于国人文化信仰的培塑
    周韵迪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导作用,且对中国人文化信仰的影响由来已久。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和历史悠久的国家,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国人的文化信仰缺乏共同的社会基础与认知。从古至今,儒道两派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国人的意识观念和艺术世界,对于中国人文化信仰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外在文化与内在信仰信仰是主体对于某种思想的真诚信奉与敬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属性。信仰与文化是分不开的,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对信仰的构建有着重

    人文天下 2020年17期2020-09-29

  • 传古彰今:论朱光潜对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儒道文化的浸润直接相关。在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之后,朱光潜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并对曾接受的桐城派思想进行了转化和激活,使其融入学术思想。探索朱光潜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转折时期对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对当代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 朱光潜;桐城派;儒道;创造性转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8-0024-02学者林毓生在论述对

    今古文创 2020年18期2020-09-10

  • 金庸武侠小说中杨过人物形象分析
    。关键词:杨过;儒道;英雄;至情至性作者简介:智鹏菲(1994-),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2-2139(2020)-24-0-03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塑造英雄人物方面一般都是一身正气、为国为民、义薄云天的人,都是具备了理想的人格成为拥有光环的侠士。他们身上几乎没有一丝缺点,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英雄形象。但金庸在杨过身上淡化了这种一贯的侠士英雄光环,抛去了所谓的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2020-09-06

  • 金庸武侠小说中杨过人物形象分析
    。关键词:杨过;儒道;英雄;至情至性作者简介:智鹏菲(1994-),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002-2139(2020)-24-0-03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塑造英雄人物方面一般都是一身正气、为国为民、义薄云天的人,都是具备了理想的人格成为拥有光环的侠士。他们身上几乎没有一丝缺点,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英雄形象。但金庸在杨过身上淡化了这种一贯的侠士英雄光环,抛去了所谓的伦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2020-09-06

  • 儒与道:心理资本与死亡焦虑探索
    焦虑;心理资本;儒道;自尊一、死亡焦虑及其研究意义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将死亡看作是一切状态的终结,认为人如果一旦死亡,与活着时候的所有状态都将分离。人们相信死亡就是所有一切的停止与消亡,这其中包括痛苦的消失,但更多的是美好事物的不再。死究竟是一種怎样的状态,死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死亡是否真的是一切的终结?这一系列的疑问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人对死亡问题的迷惑,而对死后世界的未知性则应该可以说是产生死亡焦虑的主要原因,这也正好印证了洛夫克拉夫特的名言“恐惧源于未知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期2020-05-08

  • 儒道教育思想比较及现代启示
    个人境界。本文对儒道二家教育思想的比较、教育思想的关系和二者的现代启示三方面进行了诠释,尝试挖掘出其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儒道;教育思想;比较;关系;现代启示一、儒道教育思想之比较(一)儒家和道家的教育目的1.儒家教育的目的(1)培养具备“内圣外王”品格的君子儒家的教育主张是为政治服务的。儒家培养忠君爱国的君子是为了让其更好地为社会政治服务。儒家所追求的君子具备的条件有两点:一方面,君子向内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即“内圣”,要以仁义为根本,摆脱功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2020-05-06

  • 东岳文化与巫傩和儒道
    ”的内容,或谓“儒道互补”,或曰道与儒释“三家”为支柱的多种文化形式。这其中东岳文化与巫傩、道家、道教以及儒家思想是很重要的内容。文章通过论述东岳文化和泰山封禅,阐明东岳文化是由“泰山”封禅生发出来的种种文化事项;通过“巫”的文化形态及信仰方式同“傩”的文献记载、“傩”活动的方式、“巫傩”信仰和文化起源及现状、傩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地考察,表述“巫傩”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儒道”是本土传统固有的文化种类,“儒道互补”是过去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2期2020-04-17

  • 曹操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
    其人格精神构建中儒道思想互补的表现,亦是曹操受所处时代社会思潮涤荡的产物。曹操的游仙诗中表现的生命意识揭示了当时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一个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关键词:曹操;游仙诗;儒道;生命意识作者简介:杨丽琼(1996-),女,白族,云南省临沧市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宋元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1-0-02游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2019-09-17

  • 儒道”并用,标本兼治
    王东利引言:予尝读唐人柳子厚的《种树郭橐驼传》,感慨良多。原文如下: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2期2019-09-10

  •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
    00字。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深圳某考生(祈使句标题,呼吁号召,颇具儒士风范)这位同学,你好。身为高中生的你,能够了解并认同儒家文化,这让人很欣慰,但你同时怀疑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此处用语稍显拖沓,建议改为“你也提到了践行儒家文化的现实困境”)在这里,我想打消你的疑虑,请你放心地在生活中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言简意赅,入手擒题,对象感强)为什么要在生活中行儒道呢?(析原因)首先,我们无须质疑儒家文化深厚的底蕴及其正确性。悠悠千年传承,无数人、事考验

    求学·素材版 2019年5期2019-06-12

  • 法不独行德相随
    道御之,“道”乃儒道,即以德服人。其实行的是内儒外法之策。本文主要从曹操的诗文集以及相关史料深入地剖析其以“儒”为宗的治国理念。关键词:曹操 儒道 智力 以德服人“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 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情感行于言便为诗。“诗言志,歌永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曹操的诗歌蕴含的不仅仅是人生哲理,更是对天下苍生的怜悯,对天下贤才的渴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希望自己能成为贤者们栖息的树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参花(下) 2019年3期2019-06-11

  • 浅析《古船》里的“儒道”思想
    人公身上体现的“儒道”思想。关键词:古船;儒道;隋抱樸;隋见素儒家与道家两派,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旧的奴隶制周代这个大帝国分崩离析,战争频繁,社会处于大动荡中,社会异化现象严重,矛盾极其尖锐。面对着这样的社会和人生的现实,儒、道两家采取完全不同的态度。道家对社会斗争与矛盾采取逃避的态度,即“出世”;儒家则截然相反,积极参与社会的变化,采取“入世”态度。这两种思想在《古船》里两位主要人物隋抱朴和隋见素兄弟身上非常深刻地体现出来。小说的主人公隋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0期2018-12-28

  • 儒家文化,与我共进
    能温恭有礼,敬守儒道,自己养性、立德,以正直的心意去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传达出与人为善的正能量。“守往日之礼道,立今日之君子”,儒家文化的内涵精髓由此也可得到真正的贯彻吧。今时今日,世界各地都在兴办孔子学院。那我们身处儒家文化的发源国的新一代,为何不能成为一位行儒道的少年呢?学儒而行之,不亦说乎?儒以为己任,不亦乐乎?行儒道以感他人,不亦君子乎?这样,和谐社会,未来可期!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2018-10-27

  • 儒家文化,与我共进
    能温恭有礼,敬守儒道,自己养性、立德,以正直的心意去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传达出与人为善的正能量。“守往日之礼道,立今日之君子”,儒家文化的内涵精髓由此也可得到真正的贯彻吧。今时今日,世界各地都在兴办孔子学院。那我们身处儒家文化的发源国的新一代,为何不能成为一位行儒道的少年呢?学儒而行之,不亦说乎?儒以为己任,不亦乐乎?行儒道以感他人,不亦君子乎?这样,和谐社会,未来可期!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2018-10-27

  • 从《史记》看司马迁对儒道思想的认识
    分。司马迁本人在儒道思想方面的倾向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从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相应的倾向进行探查,具有研究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一、儒道思想在《史记》中的篇幅和位置在《史记》当中,司马迁把儒家创始人孔子列入到了世家当中,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在列传里面,从这样的布局当中可以发现,在司马迁的眼中,儒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这样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孔子弟子众多,同时有着世代相续特点的影响,因此把孔子放在世家里面,体现了对于事实的遵循,并非是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2018-08-10

  • 《国学要义》
    为国学义理聚集于儒道两家的学说之中,学习国学最好的办法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学好 《老子》《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五本经典,读懂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十个概念,本书通过解读、品评这五本书和十个概念,引领读者达到善修身、明义理、懂国学的目的。相关链接国学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的文化识别符号。只有人们准确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学,进而认同国学、尊重国学,文化自信才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国学要义》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作者秉持严谨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8年2期2018-05-02

  • 先秦儒道哲学的方法论探析
    根本方法的理论。儒道两家自先秦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方法论,奠定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基,在人类认识史上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关键词】儒道 方法论 思维方式【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36-0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即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中国哲学史上对求知的方法有过许多论述,从不同角度表述了有关认识方法的各种见解,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认识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6期2017-12-27

  • 君子之道
    固囚情意。然怀此儒道者,诚如乔布斯、马云之辈,拼搏进取,开创布新,成其生命大价值。微雨初霁,润物深深,前浪方起,后辈矫雄。又自乔达摩悉达多创佛教圆满,诚如本土道陵,齐物逍遥,养生求知。无论佛家因果轮回抑或道教得道飞升,皆求无欲无愿,修行本世,无争方可圆满,少行才能始终。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当勤勤恳恳怀儒道而求生命价值未果时,释道思想恰似良药或出路,得其余生。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云环雾缭,静心定性,红尘紫陌,繁华笙歌,无欲无求,方自脱俗。《红楼梦》中,妙玉常

    高中时代 2017年9期2017-12-26

  • 论梭罗生态观中的中国哲学文化
    。关键词:生态 儒道 自然 哲学文化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不可估量,在多种领域、多个层面展示出其不凡魅力。梭罗倡导简单生活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整体观,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其中也深深烙印了大量儒家与道家的中国古典哲学文化思想的印记。同时,他以走向荒野为契机,倡导诗意栖居、回归精神家园的生态理想,为世界生态文化的视野提供了哲学奠基和丰富视角。一、融入中国儒家思想,倡导简单生活与精神富足的生态哲学观儒家向来推崇安贫乐道。孔子曾云“何陋之有”

    参花(上) 2017年11期2017-11-07

  • 浅谈儒家中和美与黑格尔和谐美
    和 和谐 音乐 儒道 黑格尔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023-02中国古代认为星体、神话具有浓厚的神秘感,然而随着人们逐渐进入理性自觉的时代,儒家注意到“和观念”的存在,并进行了论述,于是就形成了作为中国很重要的一个审美范畴——和,从而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典审美意识与文学创作。在古希腊罗马社会之中,人们总是热衷于通过音乐,用数量、音调、节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神话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感悟。

    艺术评鉴 2017年12期2017-07-29

  • 活动变人形中的儒道分歧
    )活动变人形中的儒道分歧刘 畅 (内蒙古民族大学 028000)在漫长的文化长河中,儒家思想久居正统地位不容挑战。然而,五四运动爆发的强烈震感,动摇了“孔家店”的独宠根基,也催生了道家思想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复归。本文旨在通过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的多重矛盾碰撞,浅析儒道两家的差异与分歧。道家;儒家;儒道分歧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刻画了一个旧式家庭中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倪吾诚,他对西方文明的狂热追求,对现实人生的强烈控诉,贯穿着他苦闷彷徨又一事无成的一生

    大众文艺 2017年12期2017-07-13

  • “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
    态度,恰恰体现了儒道两种不同文化在其思想体系中的交融渗透。關键词:幻笔 钗黛 儒道 贾宝玉引言曹雪芹先生对普天之下的女儿们都秉承着一种怜惜与尊重之情,更以其生花妙笔塑造出了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个寄寓着复杂文化内涵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孩儿,钟灵毓秀,或天真活波,或爽朗阔大,或娇憨痴顽,或温柔内敛,个个生动异常。关于薛林两位,历来争议颇多。读者中的“拥薛派”与“拥林派”各执一词,有的甚至到了“几挥老拳”的地步。但在红楼梦一书中,作者并未明确表示出对两人的喜恶态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2期2017-03-10

  • 古琴的象征意义探究
    音色、传说以及在儒道思想中的象征意义。【关键词】古琴;构造;音色;传说;儒道;象征意义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古琴的起源,有伏羲斫琴一说。伏羲见凤来仪,息于梧桐,于是伐桐为琴,故琴也被认为是依凤形而制(也可以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额,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由于人们对古琴十分喜爱,所以将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2016-10-21

  • 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家与道家之“道”儒道两家都讲究“道”,都是以“道”为核心范畴。“孔子所主张的系人伦之道,而老子所主张的是天之道。” 不同的是儒家不直接言道,道家通篇论道。这里说的道是绝对的普遍意义上的,是无法对其作出明确界定的。道之观念对其各自的思想体系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儒家先圣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的道更多的是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道德和礼教,因而主张“为政以德”和“克己复礼”,提出了社会的伦理制度。汉代的时候,董仲舒对汉武帝的建议是以儒术为尊。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5期2016-07-30

  • 中国“诗画分界”观念综述
    ;原因;诗画观;儒道一 “诗画分界”的原因(一)艺术表现方式不同诗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作用于人们的想象,以此表现出来的意境,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绘画善于描写事物空间的静态,欣赏者一眼望去,就对画面的整体构图有了视觉直观的把握。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关于诗与画之间艺术差别的评论早已有之,如西晋陆机《文赋》:“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陆机不仅说明了诗画均有“美大业”的功能特点,同时又指出诗之“宣物”和画之“存形”的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2016-05-30

  • 论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思想
    论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互补思想朱 哿(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自从我国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就体现出了两大主流文化,即儒与道两家思想。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两家思想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并不断发展。虽然两者的思想有一些不同,但在精神本质和深层结构上却有着相同之处。而且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一直体现着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即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儒道互补;文学;绘画;建筑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2016-03-16

  • 中国古典舞教学理念中儒道文化的培养
    古典舞教学理念中儒道文化的培养尚 珂(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本文以探寻如何改进中国古典舞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为目的,研究如何运用传统文化之根的儒道文化渗入到古典舞教育的实践当中。将儒道文化及精神理念与古典舞所蕴含的哲理、运动的根源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习惯,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古典舞离不开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道哲学思想。要想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古典舞就必须立足民族精神,传承古典舞艺术的传统思想,这样才能把握住中国古典舞的内核,全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6期2016-02-04

  • 浅析儒道“内圣外王”思想关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儒道“内圣外王”思想的异同。二、“内圣外王”思想的渊源历史上,先秦儒家虽然有“内圣外王”的观念,但并没有“内圣外王”这一术语。而“内圣外王”最早却是由道家的代表作之一的《庄子·天下》提出来,后被后世儒家袭用而成为儒家的主流思想。“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第二段)大概意思是:由于诸子百家的大部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2015-12-06

  •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天人合一”看梭罗与儒道思想之异同
    人合一”看梭罗与儒道思想之异同苗琴(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四川 汶川 623000)梭罗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儒道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以及人性的本真等几个方面,探索梭罗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儒道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异同,从而寻找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以促进世界的和平共处,人与环境的相生共长,追溯中国梦的源头。梭罗观点;儒道思想;人与自然在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1

  • 竹林名士儒道会通思想探析
    241)竹林名士儒道会通思想探析阎 秋 凤(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241)儒道两家从创始之初就建立在同一个文本《易》基础之上,魏晋时期,儒道会通成为思想领域的主要课题。魏晋禅代之际,以嵇康和阮籍为代表的竹林名士“越名任心”“任情越礼”,表面言行彰显出“崇道反儒”的特性,但内在思想却潜在着儒道会通的本质,尤其是向秀的“儒道为一”,则更加丰富了魏晋玄学儒道会通的思想体系。竹林名士;儒道会通;思想受袁宏《名士传》的影响,魏晋玄学多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4-12

  • 论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
    79)论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涂阳军1,郭永玉2(1.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长沙410082;2.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武汉430079)儒家互补的文化特征“积淀”在中国人的心理层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格形态——儒道互补人格。儒家在人生价值选择及情绪情感调节等方面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儒道两家在人性论等方面的互补,导致了儒道互补人格的形成。儒道两家对“道”的看法及面临乱世时解决方式的不同,导致两者在人生观及心理行为层面出现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有合二为一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8-15

  • 儒道传统文化与公民信仰
    200234)论儒道传统文化与公民信仰付文科(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234)在全球化的浪潮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中国文化主体性能够建构,迫切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内容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扬弃。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道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出路就是把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落实到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层面,即把儒道互补的思想文化价值信仰资源与建构公民社会之公民信仰相结合。信仰的指向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儒道互补而衍生出“天道”、“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2012-08-15

  • 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
    082)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涂阳军(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82)新近不断上演的许多社会冲突事件,折射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沉淀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哪些与中国传统儒道互补文化紧密相关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儒道互补人格的形式、内容及其特征受限于儒道互补文化的整体特征,形成了一个二而为一的有机体系。人物心理传记法及心理测量法的研究结果均表明: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显现出了道中有儒、儒中有道的儒道互补的格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王安石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1-03

  •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儒道关系解析*
    国艺术精神》中的儒道关系解析*汪频高(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徐复观对孔门艺术精神和庄子艺术精神这两个典型的阐释是并列平铺、各成系统的。中国艺术精神虽由庄子来彰显,但孔门毕竟也不是全无此义。所以,徐复观在全书之首特意安排一章写孔门艺术精神,实为其“儒道会通”做好铺垫。在徐复观看来,生命的艺术境界实为儒道两家共同推崇的最高人生境界,为人生而艺术实为儒道两家艺术精神的共同本质,而庄子虚静之心,也是儒家仁义道德可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7期2011-08-15

  • “秩序与自由:儒道功能互补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向度”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秩序与自由:儒道功能互补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向度”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河南财经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就儒道互补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鲁庆中副教授指出:就秩序与自由问题而言,魏晋玄学的思路是通过哲学思辨解决政治问题。河南财经学院李培才副教授谈及隋唐时期的秩序重建问题。浙江大学的赵玉强博士就秩序与自由与宋明理学中的儒道关系问题作了发言。河南省社

    中州学刊 2009年3期2009-06-20

  • 从“水”意象看儒道思想的相通性
    摘 要:儒道两家思想本质上都崇尚进取,一个温文尔雅,一个柔顺飘渺;一个正面突击,一个顺势前行,他们有相通和互补的可能性。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揉儒道思想精髓于胸,相机行事,进退自如。本文就儒道两家对“水”的感悟,试图探讨两家从“水”这个意象衍生出来的哲学思想的相通性。关键词:“水” 儒 道 相通性在中国知识分子心里,进则儒学退近道家,其实早已成为人生的潜规则。从“自有居常乐,谁知身世忧”的王绩、“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的李白到“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0期2009-06-13

  • 刍议陶渊明平淡淳美的自然诗风
    明的思想很复杂,儒道佛都对他的思想取舍调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用自然作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与虚伪,主张返回自然的人性。融合儒道的”自然”思想,返朴归真的“自然”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平淡淳美的自然诗风。关键词自然 儒道 平淡淳美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祖,千古隐逸之宗”。梁启超曾说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200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