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看司马迁对儒道思想的认识

2018-08-10 02:23班小舒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儒道世家司马迁

■班小舒/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思想和文化,司马迁对于这两家思想都有认可的态度,同时在认可当中也存在一定理性批判的成分。司马迁本人在儒道思想方面的倾向一直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从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相应的倾向进行探查,具有研究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一、儒道思想在《史记》中的篇幅和位置

在《史记》当中,司马迁把儒家创始人孔子列入到了世家当中,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则在列传里面,从这样的布局当中可以发现,在司马迁的眼中,儒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这样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孔子弟子众多,同时有着世代相续特点的影响,因此把孔子放在世家里面,体现了对于事实的遵循,并非是出于对孔子的尊重。实际上通过这样的理论分析得出结论是不科学的,因为从东周到西汉初期,思想领域当中有着世代相续的,并非只有儒家,道家也是世代相续的特点。《孟子》中有言:“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从这句话当中,人们就可以发现道家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对社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到了汉朝初期,道家思想更是非常盛行,黄老思想甚至成了国家的统治思想,即使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在儿子执政之后,依然不断的对黄老思想进行推崇,由此可以发现,道家思想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同时还有着传承的特点。到了战国后期,开始形成韩非子所认为的“世之显学,儒、墨也”的局面。通过这些资料,都可以发现,在整个战国时期,墨家的发展是非常兴盛的。司马迁并没有把墨子列入到世家当中,反之,会把孔子放入到世家当中,因此所支持的依据并不会是儒家传承的时间比较久,而是司马迁对于儒家长期以来所传承的思想给予了认同的态度,因此会在叙述的位置上有所差别。

在《史记》里面,除了孔子之外有29个世家,这些世家一般都是以王侯作为主线进行撰写的,因此《孔子世家》在其中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因为当时的孔子既没有称王,也没有封侯,而司马迁这样的操作能够体现出来他本人对于孔子的敬仰,并且认为孔子的影响超越了一些君王和贤人,思想上呈现出世代传承的特点,成为了天下人学习的一个榜样,同时也对我国的文化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司马迁认为孔子是至圣之人,因此会把孔子放入到世家当中,以此彰显出对于孔子的钦敬之情。司马迁把老子放在列传当中进行书写,一方面是因为列传是对我国纪传体史书当中的连续历史人物事迹进行记载的传记,在70个列传当中,与老子相关的列传排在了第三位,从诸子百家的分布来说,他的排位是比较靠前的,由此可以发现,司马迁本人对于老子有着比较认可的特点,同时也认可他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

从描述的篇幅角度出发,表述孔子的篇幅有43页,对老子进行描述的篇幅不足4页,二者之间的差别是比较大的,这次一定程度上受到孔子和老子两人留世史料的数量影响,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司马迁本人对于二人的敬仰程度不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因。司马迁对于孔子和老子的态度呈现出非常强的参与,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二者的位置安排方面,同时在“重言”上也有所体现。在《史记》里面司马迁多次引用了先秦诸子百家的言论,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从引用的数量方面,引用孔子的言论也比引用老子的言论多。

二、司马迁对儒道两家的评价

司马迁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体现出本人对于儒道思想的认可,同时也体现出对儒道两家创始人的评价。司马迁认为孔子虽然出自布衣,但是他本人所获得的成就以及作出的贡献,是君王贤人没有办法所比拟的。司马迁甚至认为,在周公之后只有孔子能够做到绍明世,正易传。此外司马迁对于孔子所编著的《春秋》行为也是给予高度推崇的,并且把自己的文学创作行为认为是对孔子事业的继承。司马迁本人把老子比作龙,把这个比喻主要是引用孔子对于老子的一个评论。在一个独尊儒术的时代,司马迁使用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话对老子进行赞扬所能产生的说服力会更强,并且也能够证明老子的智慧像龙一样在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司马迁曾经称孔子是圣人,同时又借用孔子的话比喻老子是龙。在中国的古代,龙和圣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非常强大的。司马迁本人对于圣人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在他的观点当中,有史以来只有周公和孔子这两位圣人,因为圣人需要熟知所掌控万物存在的可能性,通过高山仰止等一些词汇,可以让人们深刻的感受到,司马迁对于孔子的仰慕之情。

司马迁在对孔子和老子进行描述的时候,都会使用衬托的修辞手法,以此来体现自己对于二人的观点,并且对儒道两家进行相应的评价。司马迁使用君王贤人等和孔子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圣人孔子思想影响之大得到衬托。司马迁在对韩非子和庄子进行评论的时候,认为他们的理论虽然源于道德,但是却没有老子对这方面的内容考虑得更加深远,因此也通过对韩非子和司马迁的评论,衬托出老子在道德方面的论述重要性,呈现出老子的大智慧。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因此自身的思想也会体现出儒家思想的精华。司马迁如果要对儒家的思想进行接受,那么就会从领悟孔子的思想角度出发。在《史记》里面,司马迁对于孔子的学术思想是比较注重的,并且也流露出对于孔子的羡慕和崇敬之情,对于孔子的弟子也进行立传,这些行为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司马迁对于孔子的尊崇之情。在进行《史记》撰写的时候,把太婆伯的事迹放在30个世家的首位当中。司马迁在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评价的时候,也会对孔子对于这些人物的看法进行采纳。当然,司马迁本人对儒家思想也不是一味的接受,从理性思维的角度作出了一些合理的批判。司马迁本人认为孔子并没有能够做到客观公正的对历史进行记录,而自己也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超越了孔子,做到不虚美和不隐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当中,司马迁也表露出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怀疑,对于当政汉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司马迁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否定和嘲讽态度。同样的司马迁对于道家的思想也没有给予全部的肯定,司马迁认为,按照老子的理论学说发展下去,民众之间会产生隔绝和闭塞的状态,最终会导致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三、儒道互补共存

(一)儒道交流

虽然司马迁都有儒道创始人和相应代表人物的定位和评价,出现不一致的态度,但是司马迁本人也认为,儒道思想并不会出现矛盾,甚至应该作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进行相互之间的学习。从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当中,比较多的内容可以呈现出司马迁本人推崇的是儒道相互结合的思想。在儒道的交流方面,孔子入周问礼,一直都是学术界当中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实际上,这样的一个事件也是文化双向交流背景下所产生的典型特点。司马迁在自己的作品《史记》当中,多次对这件事进行了记载,详细的记述了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整个世界,并且也体现出了孔子的弟子在过后所获得的成长和提高。孔子在归来之后,曾经向自己的弟子称赞老子是龙。

(二)相互学习

孔子在向老子学习周礼的同时,老子也向孔子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学问之道和鲁地的文化,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司马迁的作品当中也有所记载,但是主要记录在与荀子相关的记录当中。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之下,人们意识到单纯依靠儒家思想,并不能够对社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解决,因此在晚年的时候,开始对儒家、墨家和道家等文化进行整理,希望从中能够找到相应的出路。司马迁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明确的表明了,道家也有向儒家学习的必要性,因为他认为,人们不仅要懂得治理天下的知识,在经术和法礼方面也要精通,更要懂得道家的自然和定神方面的思想。

(三)儒道结合

司马迁最主要的儒道思想就是提倡二者之间的结合,首先在自己的作品当中,支持儒家国家大统一的相应言论,对于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是比较反对的。在司马迁的观点当中,他认为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和现实的社会之间出现脱节,因此这种思想在实行方面的可行性是比较差的。司马迁本人是比较推崇道家无为治民的思想的,他认为儒家的治国思想呈现出一定的繁琐性,而政府在开展统治的时候,又离不开道家的无为思想。这些理论在作品当中是有着相应的史料记载和内涵证明的,例如萧何无为的内政理念就受到了司马迁的高度赞扬。对于一些儒法两家所不能够解决的民政问题,在吸收了大家的思想之后,可以把相应的问题治理得更好。此外,司马迁本人认为道德是致治清浊的根源,同时也能够对酷吏的政策产生反对的作用。

实际上,司马迁等人提倡的儒道结合的思想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形成,司马迁父亲在临终之前就曾经对司马迁谆谆教导,希望他能够像孔子写《春秋》一样去写一部史书。从这样的一个行为当中,可以发现,司马迁的父亲对于儒家的一些思想也是认可的,但是很多人却会忽略一点,司马迁的父亲本人就是一个出身道家的人物。司马迁受到自己父亲所带来的熏陶和影响,并且也曾经是从汉代的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等人,这些多重因素影响的存在,使得司马迁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为更多的提倡儒道融合的思想。对于司马迁的儒道结合观念,还会在他本人对于两家代表人物的评价上有所体现,为通过具体的人物评论呈现出对于儒道结合的赞成。

四、结语

儒道思想是我国文化的灿烂组成部分,司马迁本人对于这两家思想都有肯定的态度,同时在肯定当中也会存在着部分批判性。从《史记》这部作品当中,可以发现司马迁在儒道思想方面的具体态度,并且能够呈现出非常强烈的儒道结合提倡理念。

猜你喜欢
儒道世家司马迁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SAGA世家表:跨界演绎,链“饰”潮流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钗黛合一”与“儒道互补”
司马迁拒受玉璧
萧相国世家1
皮影世家
不可鄙薄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