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数字信源码流溢出常见故障检修

2020-06-11 14:28
视听 2020年3期
关键词:复用器码流码率

(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玉林分中心)

一、引言

随着广播电视模数转换的逐步推进,地面数字电视信号传输系统借助网络运营商的IP承载网,运用新技术,通过不断完善,已搭建成一个架构庞大,幅辽广阔,节点众多的IP传输网络。数字信源传输系统具有传输稳定,传输内容丰富,运用灵活等优点,但新技术的运用和新故障的出现给维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在传输系统中交换机、复用器等设备与运营商IP承载网的配合使用,以及出现故障时快速准确处理方面存在能力尚有不足,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基础知识和总结检修经验。

二、数字信源系统介绍

(一)传输方案

广西无线传播枢纽台将中央和广西广播电视64M节目源包上传至网络运营商的10G SDH干线网,市县级广播电视节目经过编码后也上传10G SDH干线网做汇聚。95个高山台站和4个CDR台站数字信源的传送方式为直连网络公司10G SDH设备端口。乡镇台站数字信源传输方式为县前端IP复用器从10G SDH网取节目信号,复用后网口3将节目包输出至市县端S7606交换机,通过乡镇交换机网将信号发送到乡镇台站,如图1所示。

(二)维护现状

图1 全区数字信源传输方案

图2 组播数据反传示意图

广西数字信源传输系统整体运行稳定,调试初期故障率较高,正式运行后偶尔也会出现故障,其中台站端IP复用器码流溢出故障较为常见。导致码流异常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设备接线错误,前端信源组播重复输入;二是前端编码器码流输出超过规定值;三是设备配置出错,码流反传。处理此类故障时因可疑因素众多、传输环节复杂、跨地域广等问题排查起来较为困难。

三、码流溢出常见故障及检修

(一)故障一:信源组播重复输入导致码流溢出

故障现象:在实施无线发射台信源IP化改造项目信源调试过程中,某县的所有乡镇台站出现数字电视播出画面全屏马赛克现象,登录台站端IP复用器发现输入码流溢出告警。依次排查县前端、台站端三层交换机和IP复用器,均无异常。

故障排查及处理:登录台站端IP复用器,发现网口1各接收组播中市县广播接收组播码率正常,其他接收组播码率翻倍。根据信源传输方案原理,断开前端IP复用器网口3输出,台站端的复用器网口1的所有光纤信源组播的码率应均为0,但断开后台站端只有市县广播节目码率变为0,其他组播码率正常。因为10G SGH网内有中央省级广播电视和市县电视节目组播,没有市县广播节目的组播,由此判断不明信源可能从10G SDH网传过来的。联系网络运营商网管远程查看县前端S7606交换机,发现信源入端口7流量正常,信源输出端口21流量翻倍。在县前端进一步排查发现网络运营商在调试中,没有按方案施工,在完成将IP网口3信号输入S7606交换机信源输入主用端口7后,还从10G SDH取一路信号输入信源输入备份端口8。将备份端口上的光纤断开后,输入码率和播出画面都恢复正常,故障解决。

检修总结:这是一起没有按方案要求施工,重复输入导致的码流溢出故障。网络运营商在端口充足的情况下会配置一主一备接口方便应急使用,但只能一个端口接入信号,由于运营商技术员对方案理解有误,两个端口同时接入信号,相当于两个源主机向目标主机发送相同的数据,这时目标端口就会收到两份同样的数据,导致接收组播的码流成倍增加。例如正常情况下8套中央电视节目组播码流正常值为20M左右,前端重复发送后台站端IP复用器该组播码流就变成了40M。

(二)故障二:台站端码流反传导致码流溢出

故障现象:信源系统调试后运行阶段一次巡检发现某乡镇台站数字电视播出画面出现全屏马赛克,进入IP复用器查看发现光纤输入和本地卫星接收机各组播码率均翻倍,检查本台站信源交换机和IP复用器配置,以及卫星接收机网络接线均无错误。

图3 组播系统码率规划表

故障排查及处理:断开本台所有卫星接收机的IP推送,观察IP复用器主千兆卡网口1的各个卫星信源组播还有大小正常的码流,而正常情况下断开本台卫星接收机的IP推送,IP复用器网口1接收的卫星信源组播码率应该全部为0,而前端没有卫星信源,只有台站端才有,由此判断该不正常码流为台站的数据反传。深入排查发现同一个信源前端(县中心机房)下的所有乡镇台站均出现同样问题,而高山台站和其他县的乡镇台站均正常。该县有四个乡镇台站,检查每个台站信源交换机脚本配置、IP复用器设置及接线情况,发现其中一个台站的信源交换机未运行脚本。进一步检查发现该起故障是由于技术员调试过程中加载脚本后未保存成功,断电重启后脚本丢失,交换机内的IP组播信号又通过26口传送至乡镇IP网,造成网内组播码流成倍增加。重新加载脚本后故障解决。

检修总结:这是一起信源交换机运行脚本丢失,台站端数据反传导致的码流溢出故障,信源交换机加载或修改运行脚本后要保存配置,并通过软重启或断电重启的方式检查配置是否保存成功。因为当信源交换机的三层脚本失效后就工作在二层状态,此时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只负责对数据进行转发,交换机内的所有组播数据失去了VLAN、QOS和ACL等流量控制命令的限制就会通过光纤信源接口反向透传到网内(如图2所示),导致同一个县的其他台站的接收组播成倍增加,影响其他台站的正常运行。

(三)故障三:前端编码器输出超过规定值导致码流溢出

故障现象:数字信源传输网络运行中某县突然出现高山及所有乡镇发射台站数字电视播出画面有马赛克的现象,IP复用器显示输入码流溢出告警,检查信源线路光功率正常,重启设备后故障依旧。

故障排查及处理:将调试电脑接在台站信源交换机本台信源VLAN中任意一口,使用码流分析软件添加光纤传送的信源组播IP,查看数据错误情况,字符显示丢包错误,误码率高。登录IP复用器,查看网口1各组播接收情况发现其他组播码率正常,但县级电视节目组播的系统码率有10M,超过了规划设定的值。后了解是县台AVS+编码器返修重新安装时,技术员没有按数字信源传输方案的要求将输出组播系统码率设为3M而是保留出厂默认的10M,导致码流过高,将编码器输出组播系统码率改为3M后故障消失。

检修总结:这是一起由于前端调制器输出组播系统码率过高导致的码流溢出故障。广西数字信源传输方案规划前端到台站的网络带宽为70M,资源有限,规划时对各级电视广播节目源输出组播系统码率做了严格的要求(如图3所示),如果其中一个节目源系统码率超高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码率超过70M,而导致数据丢包,误码率超过正常值,导致播出画面出现马赛克。工作中我们对设备配置参数时要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不得随意更改参数。

四、结束语

在数字信源维护工作中,我们要了解数字信源基本原理,掌握方案要点,熟悉各传输环节,善于协调网络提供商远程操作,才能在出现故障后更准确快速处理故障。另外,关键节点设备调试正常后,要导出配置文件分类保存,对后期排查故障会起到帮助作用。

猜你喜欢
复用器码流码率
移动视频源m3u8多码率节目源终端自动适配技术
数字电视TS码流协议简要分析
一种基于HEVC 和AVC 改进的码率控制算法
高清网络摄像机图像延迟分析及解决方案
基于状态机的视频码率自适应算法
基于分束器与双向型的光分插复用器分析研究
基于SDH 网络的数字电视平台架构分析
复用器与遥控设备兼容问题探讨及解决方案
多光谱图像压缩的联合码率分配—码率控制方法
一种比较ASN.1码流差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