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精量条播育秧机插漏秧率与均匀度分析

2020-06-12 09:38王亚梁朱德峰向镜陈惠哲张玉屏徐一成张义凯
中国稻米 2020年3期
关键词:撒播条播杂交稻

王亚梁 朱德峰 向镜 陈惠哲 张玉屏 徐一成 张义凯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通讯作者:cnrice@qq.com)

杂交稻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占我国水稻生产面积的一半以上,对我国水稻产业发展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南方稻区,由于杂交稻产量高,是农户进行水稻生产保证效益的重要品种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稻生产从以前的小农户种植向水稻专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生产转变[1]。虽然由于杂交稻种子价格较高,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但是随着杂交稻育种技术的创新,杂交稻品质优、产量高的品种更新换代,杂交稻种植面积仍然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2-5]。

为了适应规模化生产,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最重要的途径,对于杂交稻来说,水稻机插在产量和品质以及种植效益上存在明显的优势[6],是现代水稻生产的重要模式。

杂交稻生长和产量优势基于少本稀植[7],杂交稻机插技术没有突破,农机农艺不配套,杂交稻机插播种基本采用撒播,是一种无序的机插方式,导致机插漏秧率高和机插苗数不均匀[8]。不同季节杂交稻种植育秧要求不同,单季稻育秧时温度相对较低,育秧时间相对较长,高播量下漏秧率有所降低,但秧苗素质弱导致机插返青慢[9]。对于连作晚稻来说,由于生产季节紧张,高密度的播种量导致秧苗素质差,秧苗时间延长导致烂秧,机插时高温导致秧苗死亡[10],而低密度的播种量导致漏秧率高,影响水稻群体构建。杂交稻机插技术关键是解决秧苗素质差、漏秧率高、机插苗数不均匀的问题。为此,创新杂交稻机插播种技术,实现低播量下杂交稻漏秧率低和高机插均匀性,突破杂交稻机插技术瓶颈,对我国新时期杂交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籼型杂交稻中浙优1 号和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

1.2 试验设计

选用30 cm 秧盘(长×宽×高为28 cm×58 cm×3.0 cm)育秧,播种方法为条播,同时以撒播为对照。条播设置横向取秧14 次和16 次,每个秧块取秧次数14 条为476 次(纵向取秧 34 次),16 条为 544 次(纵向取秧 34次)。按每次取秧5 粒、3 粒和2 粒种子计算每盘播种量。中浙优 1 号条播 476 次每次取秧 5 粒、3 粒和 2 粒,每盘播种量分别为 52.4 g、31.4 g 和 20.9 g,条播 544 次播种量分别为59.8 g、35.4 g 和23.9 g。甬优1540 条播476 次每次取秧5 粒、3 粒和2 粒,每盘播种量分别为59.5 g、35.7 g 和 23.8 g,544 次取秧对应播种量分别为68.0 g、40.8 g 和 27.2 g。撒播 476 次和 544 次取秧播种量与条播对应,每处理播种3 盘,3 次重复。

条播采用“赛得林”水稻机插气吸精量播种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博仁工贸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撒播采用水稻机插播种流水线播种。采用基质育秧,播种后叠盘出苗,待种子出苗0.5 cm 高后,将秧盘放置到泥浆秧板上。采用旱育秧,秧板上不建立水层。秧苗生长18 d 后,利用“锦禾”插秧机取秧机插。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秧盘种子分布

表1 杂交稻机插秧盘条播和撒播处理的种子分布均匀度比较

表2 条播和撒播处理机插漏秧率比较

种子播种后,按盘取样次数,每盘选中间5 排,每排按照秧块横向取秧14 次和16 次的秧块面积取70穴和80 穴,数出种子数,3 次重复。

1.3.2 机插漏秧率

播后18 d,利用“锦禾”插秧机进行机插取秧试验,取秧60 次(丛),记录每丛苗数和漏秧率,3 次重复。

1.3.3 均一性分析

分析秧盘种子和机插苗数均匀度,种子分布均匀度和机插苗数均匀度(Ep)的计算公式。如下:

x,观测数值的平均数;xi,观测值;S,标准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6 进行数据统计,用SAS 9.4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Duncan 新复极差法检验处理间差异(n=3),用 Origin 9.1 进行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机插秧盘种子分布

从表1 可见,在撒播方式下,随播种量降低种子分布均匀度明显降低,而播种量高低对条播方式种子分布均匀度的影响小于撒播,476 次取秧14 条条播的均匀度比撒播平均高45.3%(中浙优1 号)和43.3%(甬优1540),544 次取秧16 条条播均匀度比撒播平均高47.1%(中浙优 1 号)和 44.2%(甬优 1540),差异达显著水平。

2.2 机插漏秧率

如表2 所示,随着播种量的降低,秧苗机插漏秧率提高。与撒播相比,条播能够显著降低漏秧率,中浙优1 号 476 次取秧 14 条条播每秧块播 5 粒、3 粒和 2 粒的处理漏秧率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的处理显著降低90.9%、88.5%和53.6%,544 次取秧16 条条播每秧块播5 粒、3 粒和2 粒的处理漏秧率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的处理显著降低97.6%、90.8%和64.7%。甬优1540 476 次取秧14 条条播每秧块播5 粒、3 粒和2 粒的处理漏秧率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处理显著降低96.1%、94.2%和71.2%,544 次取秧16 条条播每秧块播5 粒、3 粒和2 粒的处理漏秧率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处理显著降低97.2%、89.8%和75.5%。说明在播种量相同的情况下,精量条播能够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

2.3 机插苗均匀性

如表3 所示,随着播种量减少,机插苗数均匀度降低,其中撒播机插苗数均匀度随着播种量降低下降幅度大于条播。条播的机插苗数均匀度要显著高于撒播,中浙优1 号476 次取秧14 条条播每秧块播5 粒、3 粒和2 粒的处理机插苗数均匀度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处理显著增加43.1%、44.7%和48.3%,544 次取秧16条条播每秧块播5 粒、3 粒和2 粒的处理机插苗数均匀度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处理显著增加30.2%、42.7%和 42.4%。甬优1540 476 次取秧14 条条播每秧块播5 粒、3 粒和2 粒的处理机插苗数均匀度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方式显著增加43.9%、31.4%和45.1%,544 次取秧16 条条播每秧块播5 粒、3 粒和2 粒的处理机插苗数均匀度分别比相同播种量撒播处理显著增加55.4%、54.6%和50.0%。说明低播种量条件下,精量条播能够显著提高机插苗数的均匀度。

3 讨论

试验说明条播在预计每次取秧3 苗的播种量时能够显著降低漏秧率,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机插苗数的均匀度,由于横向14 次和16 次取秧实现了大钵机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返青速率,试验进行两个取样方式设置,针对于不同季节水稻,横向16 次取秧适用于连做晚稻机插,提高密度的同时可以减少机插秧盘使用数量。目前,常规30 cm 标准秧盘平均用种量为每盘70~90 g,常规取秧方式为横向18 次取秧,取秧方式的主要问题是漏秧率高,同时撒播导致机插苗数分布不均匀。与18 次取秧相比,本试验中横向14 次和16 次取秧密度已经显著降低,但漏秧率仍然较高,机插苗数还是分布不均匀,采用条播很好的克服了这个问题,有利于水稻群体的构建。

表3 杂交稻机插秧盘条播和撒播处理的机插苗数均匀度

水稻机插要求水稻秧苗能够有效成毯,便于运输。在低播量条件下进行条播,一方面秧苗较强壮,另一方面由于种子条播使秧苗连成条状,克服了低播量条件下成毯性差的问题[11]。本研究采用气吸式的播种器,每个吸种孔吸1 粒种子,通过播种轮转动周数实现播种量的控制,达到精量播种的目的[12]。

实际生产中,精量条播播种的秧盘用量增加5~8个,但种子用量降低30%~50%。精量播种的另一方式为定位定点穴播,其播种精度比条播高,然而在低播量条件下,秧苗成毯和机插受到种子成苗率的影响,在穴播条件下,杂交稻种子成苗率差会对机插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条播种子呈条状均匀分布,因此受种子成苗率的影响比穴播要小,特别适合于种子成苗率不确定条件下的杂交稻低播量播种机插。

猜你喜欢
撒播条播杂交稻
绿马车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潜江市2020年播种机装备结构分析报告
水稻不同播种方式直播应用技术研究
机械插秧与条播对盐粳15号生育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沿黄稻田撒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两个杂交稻新品种米质达国标一等
关于轻简化油菜种植技术和几点思考
水稻水条播旱管应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