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的智慧

2020-06-12 11:38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马尔克斯蒲松龄流浪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由广受关注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出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并用含有“化”字的成语“化险为夷”“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来阐释“化”的神奇,启发考生对作文主旨进行思考。

考生可以顺着题目的引导,从正面来突出“化”,论证“化”的智慧的重要性。可以着眼于宏观,写一个集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如何化解危机;也可以着眼于微观,写一个人怎样化解矛盾走出困境,或化解内心的郁闷而积极处事。就学习而言,也需要“化”才有成效,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蚕食桑,而所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也,非花也。”学习不仅要消化、吸收,还要进行加工,使其转化,才能最终生成有价值的东西。莫言学习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学习蒲松龄《聊斋志异》讲故事的方法,但又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化为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果没有对学习內容进行转化,即便成为马尔克斯第二或蒲松龄第二,也绝不可能赢得这样的殊荣。

要注意的是,不是凡“化”皆好。把糟糕的诗文改好,这样的“化”可谓“点石成金”,但有人却把“鸟鸣山更幽”改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这样的“化”被人讥之为“点金成石”。我们推崇“化”的智慧,就是要智慧地“化”,防止愚蠢地“化”。

猜你喜欢
马尔克斯蒲松龄流浪
流浪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流浪的歌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叙事研究
遇见一只流浪猫
蒲松龄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中译本首次面世
陈忠实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