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培养人才模式构建研究

2020-06-12 11:36丁明清
新丝路(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

摘 要:近些年,随着高职院校不断的扩招,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当前的重要问题。一些院校已经开展了工作室培养人才模式的育人模式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根据相关院校的一些前期研究成果,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进行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传统教学模式和工作室育人模式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构建合理的育人模式。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现状

工作室教学模式比较成熟的国家是德国,尤其是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得到大力发展。早在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发现美国工业品的含金量最高,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这便是德国职业教育的萌芽,如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1919年就提出了“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学理念,学生有相对独立的专业工作室,在教学中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做,强调实践教学。如木工、印刷、陶瓷等教学工作室,专业教师和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以此也可以看出,项目制工作室教学育人模式是一种“教学、实践、项目导向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我国的设计行业和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由于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部分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办学时间较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减缩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部分高职艺术类院校的办学时间长,已经开展了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培养效果,如近几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二级产业学院形成的工作室培养人才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他全国排名靠前的一些高职院校也都开展了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形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传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传统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大多继承了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与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这一些明显的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会阻碍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发展,具体如下

1.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构建有很大的帮助,能够系统的学习一些理论,掌握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但比较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跟企业接轨不足,导致实践操作能力的缺失,比较典型的现象就是毕业生到企业后需较长时间的培训或磨合才能融入到企业。而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项目化的教学模式,直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真实的进行企业项目推进,大大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收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长时间不接触实际项目,不跟企业实际项目接轨,就会跟社会脱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潮流,从而导致其教学实践能力也受到限制。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去,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作之下,教师可通过实践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管理水平,保持教师对社会发展的前瞻性和领先优势。

3.学生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就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来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考核方式大多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考核形式相对单一,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不明确,尤其缺乏过程的考核,不能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操能力。相对于工作室模式来讲,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且学生较多,不利于教师对学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教学的把控可能做不到细致。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艺术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当今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来讲十分重要,尤其是现在国家职业教育大力提倡产教融合的背景之下。下面就构建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强化学生将理论所学转化成设计实践

工作室相当于半个企业,是学习与企业沟通的桥梁,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其教学的重点是保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项目研发课题等工作内容。学生在工作室从事的应该是实际项目的设计实践创作,要与企业生产沟通,保持与社会不脱节,真正做到产教融合。整个工作室是一个小型的教学团队,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工作室负责人,跟学生一起完成实践项目。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可以保持很好的互动,教师不再局限于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而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2.制定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工作室管理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正确合理的利用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就要把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镶嵌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去,详细规定各工作室进出的时间和条件,学生和教师的双向选择规定,完善各工作室的学习规章制度,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计划。实行专任教师负责制的工作室,具体事宜管理办法等,做到有明确的规定,做事有章可循。

有条件的院校充分发挥大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利用大师工作室,带动普通的工作室,起到树立标杆和模范作用,各工作室之间形成互补和协作的关系,从整体上贯通人才培养方案的一致性。学生的阶段考核与工作室的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让教师和学生知道应该做什么和往什么方向努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因材施教

工作室实践教学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比,有自己的规律,其更偏重设计的实践性。高职院校需更好的把握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展开项目化教学,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方面,启发性、趣味性的训练将成为工作室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工作室教学能够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增强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经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另一方面,它依据相应的工作室管理制度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通过探讨交流和项目合作,增强实践操作研究氛围,促进产、学、研进一步结合,真正做到产教融合。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深入,可以对学生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任务或培养发展方向。

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让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实践能力,而且对于教师来讲也加强了其“双师型”教师的身份地位。工作室模式下的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好的课堂授课水平,还要具备很强的实践项目操作能力,这也是“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其教师的“双师型”身份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这对于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5.深化校企合作

工作室教學模式离不开项目教学,项目的来源离不开企业,学校和企业之间无形之中就建立起紧密的练习,通过不断的深化校企合作,教师和学生能够不断的学习到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跟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把产教融合落到实处,为学生将来的工作进行无缝对接,可以尽快融入企业和社会。

四、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存在的难点

1.教学管理难度变大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师大部分时间待在工作室,根据项目进度制定合理的工作和学习计划,这变相增加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同时由于学生具有较多的自主性,教师需投入更多的精力,制定更细致的工作计划和评价标准等,这种情况下,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把控比起传统教学模式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需要教师正确处理对待。

2.对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要求更高

由于项目制教学是工作室人才培养最常见的一种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专业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要跟的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果专业教师课程任务重,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久而久之,专业教师就会跟社会产生脱节,对项目的前瞻性和实践性造成影响。

3.补充知识体系的系统完整性

工作室模式的教学体制下,学生根据实践项目完成工作任务,对于项目中用到的知识体系会有深入的了解,但对于项目实践中不常用的知识点会产生一些盲区,不容易兼顾到。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项目化教学的同时,对项目化教学做一些合理的补充,让学生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加以学习。

五、结语

工作室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许多的优势,也是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但具体实施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院校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产教融合背景、学校师资情况制定合适的项目制工作室教学模式,使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教育更上一层楼。目前以大师工作室为依托,进行深度产教融合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将成为今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奠定良好的职业发展基础,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高水平人才,助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制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4):96-97

[2]王迪、甘露.基于产教融合“工作室制”环境设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住宅与房地产,2019(11):228

[3]张翼展.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教育,2019(4):156-167

[4]王力强.产教融合视角下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19(5):30-31

[5]张可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构建研究——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20(4):87-88

[6]王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9(11):40-41

[7]郜红合、张巍、葛文彬、张勇.艺术类专业方向工作室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9(6):151-153

作者简介:

丁明清(1980--)男,讲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书封与现代艺术
以工作室为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与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