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

2020-06-13 08:41张红霞刘福兴张学艳
关键词:肠溶片溶栓阿司匹林

张红霞,刘福兴,张学艳,张 丽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北 保定 071000)

急性脑梗死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占脑卒中患者的60%~80%左右,发病较急,病情发展快,将在较短时间内导致患者大量脑细胞死亡或损伤,引起神经功能损伤,该疾病具有预后不良、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1]。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更差。故,在该疾病的治疗中,需注意控制预后[2]。文章对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并对2018年6月~2020年1月我院的66例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讨论,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6月~2020年1月我院的66例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讨论,入组的患者均在溶栓时间窗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年龄:60~85岁,平均值(73.2±1.4)岁,男/女:18例、15例;观察组年龄:60~84岁,平均值(72.9±1.8)岁,男/女:19例、14例。统计学检验两组的一般资料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为在溶栓时间窗内,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抗栓治疗,即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每天一次,每次100毫克;观察组为在溶栓时间窗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予rtPA 0.9毫克/千克,最大剂量为90毫克,10%静脉注射,90%静脉输液,1小时输完,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发生,静脉溶栓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如无出血,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并根据患者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及出血分型评估适时启动抗凝治疗。

1.3 观察指标

参照以下标准评估患者疗效:治疗后2周(即出院时)患者NIHSS评分降低50%以上为预后良好;治疗后2周(即出院时)患者NIHSS降低20%以上为预后一般;与以上标准不符合为预后差,有效率=(预后良好+预后一般)/33*100%。

1.4 统计学观察

此次试验数据使用SPSS2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以x2和t值检验,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数据93.94%(31例)较之于对照组的72.73%(24例)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患者预后较差,可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导致患者活动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治疗较为棘手[3]。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

静脉溶栓治疗是临床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急性脑梗死治疗方式,经静脉应用溶栓药物,可以较为快速的发挥溶栓作用,药物利用度较高,能快速疏通血管,维持血液循环。此外,溶栓类药物一般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调节血脂作用,能够维持较好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抑制血栓形成[4]。单纯给予对症支持和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于伴有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改善效果不理想。故,本文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了rtPA进行溶栓治疗,rtPA-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降解,血块溶解,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预后显然更好,神经功能损伤更小。

综上所述:伴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预后效果更好,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效。

猜你喜欢
肠溶片溶栓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阿司匹林怎么吃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