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06-13 08:41
关键词:瑞舒伐低剂量血脂

白 焱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是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本研究中,针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笔者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现将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时间:2018年1月~2018年12月;研究对象:56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高剂量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48~55岁,平均年龄(51.5±1.3)岁;低剂量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50~57岁,平均年龄(53.5±1.6)岁。从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上比较,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积药物等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生产企业: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0008;产品规格:10mg*7片),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高剂量组为每次20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1)测定两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肌肉疼痛、头痛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n/%),检验方法用x2检验;计量数据表现形式为(±s),行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血脂指标

两组治疗后,TC和LDC-C指标均有所下降,但是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G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表1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s,mmol/L)

组别 TC TG 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高剂量组 6.03±0.71 3.06±0.49 2.81±0.47 1.55±0.29 5.23±0.62 3.61±0.41低剂量组 6.07±0.75 3.98±0.62 2.87±0.49 1.65±0.33 5.28±0.59 4.42±0.47 t 0.2049 6.1603 0.4676 1.2045 0.3091 6.8721 P 0.8384 0.0000 0.6419 0.2337 0.7584 0.0000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高剂量组不良反应率为21.43%,低剂量组为14.29%,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上所述,给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早发冠心病属于比较特殊的一种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相比,患者的发病年龄早(男性小于55岁,女性小于65岁),且具有较强的遗传背景和脂质代谢紊乱等易感基础。

瑞舒伐他汀是一款他汀类降脂药。它可以提高肝细胞表达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调节胆固醇水平,保护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有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是目前他汀类中降低LDL-C最为强效的药物,且患者5~20mg治疗剂量范围内有很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率不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高剂量组TC和LDL-C指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率为21.43%,低剂量组为14.29%,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猜你喜欢
瑞舒伐低剂量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瑞舒伐他汀抑制miR-122-5p减轻LPS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