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与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慢性肾衰疗效对比分析

2020-06-13 08:41童若宇
关键词:尿激酶肾衰竭病患

童若宇

(南部战区总医院,广东 广州 510010)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物质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大家因压力较大的工作与不规律的生活习性等致使临床糖尿病的病发率呈直线上升状态,并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糖尿病在当前来说属于一类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疾病,如果在平常生活中未能控制好血糖浓度则会引发相应的并发症,而肾衰竭即为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衰竭是微血管并发症,对于此疾病若不给予有效及时的治疗还会引发病患出现十分严重的心脑血管性疾病。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方式方法较多,比如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法在临床中的推广率大,它能帮助延长病患的生存期。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对近一年收治的100例患有糖尿病肾衰竭病患加以分析,探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有效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挑选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衰竭病患展开分析,全部入选病患被分成两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即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小组中有病患50例,对照组男病患36例,女病患14,病患年龄为39-73岁,平均年龄(60.42±2.47)岁;研究组男病患35例,女病患15,病患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60.81±2.06)岁。所有病患均已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导致的慢性肾衰竭,无严重传染性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病患其它重要器官功能均显示正常且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对比入选100例糖尿病肾衰竭病患临床资料,差异较小P>0.05,有一定的临床比对价值。

1.2 方法

两组病患在进入医院后全部实施常规治疗,具体包含纠正酸性中度、改善水电解质紊乱、血液冲洗、抗过敏与抗溶血反应、血糖控制治疗等,干预病患的饮食情况,为其实施低糖、低盐饮食,并为其给予优质蛋白质。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将8ug前列地尔混合150ml氯化钠,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研究组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将4万单位尿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给药一次,连续治疗14天。

1.3 评定方法

对两组病患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肾功能,并观察病患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9.0处理软件加以统计分析,“±s”代表数据的计量资料,同时采用x2对数据差进行检验。结果呈现P<0.05时,说明结果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患在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病患各项肾功能指标变化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病患的各项指标差异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肌酐为(306.87±78.01)μmol/L,对照组为(360.45±80.09)mmol/L,研究组尿素氮为(10.04±2.94)mmol/L,对照组为(16.61±3.65)mmol/L,数据对比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患的并发症产生情况,对照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有4例,占本组总例数的8.00%,分别为2例高血压、1例低血压以及1例心力衰竭,研究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有12例,占本组总例数的24.00%,分别为5例高血压、4例低血压以及3例心力衰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有对比性,见表2。

表1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患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患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s)

指标 时间 研究组(n=50) 对照组(n=50)肌酐(μmol/L) 治疗前 436.04±79.95 435.45±77.88治疗后 306.87±78.01 360.45±80.09尿素氮(mmol/L) 治疗前 17.29±3.04 17.40±3.07治疗后 10.04±2.94 16.61±3.65尿蛋白(g/d) 治疗前 13.76±7.54 13.64±8.02治疗后 10.43±5.89 13.41±8.00

表2 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患的并发症产生情况[n(%)]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类内分泌系统性疾病,同时也属于慢性疾病,治疗糖尿病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可以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然而,随着疾病的进展,病患机体代谢能力也会有所降低,同时,药物耐受力的减低等均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比如肾衰竭、肢体坏疽、失明等,对病患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我国老龄化问题在不断加剧,致使糖尿病肾病的病发率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呈现出来,糖尿病肾衰竭病例数的增加逐渐成为病例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衰竭初期所呈现出的症状不显著,不会造成严重的体征变化情况,病情相对隐匿,然而,随着疾病的不断加剧,病患机体功能在不断降低,如此一来,病患的日常生活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病患的心理情绪,所以,糖尿病肾衰竭在医学中获得了较高的重视度。药物是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重要方式,据相关研究调查可知,药物疗法可以清除病患血液中的毒素,降低内源性毒素,以此抑制毒性因子对病患机体造成的损害,所以,治疗效果相对显著。

前列地尔属于一类血管活性药物,它有着极佳的扩血管效果,对血小板的聚集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对栓素A2的生成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使微循环得以改善过来。而尿激酶对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则起到最为直接的作用,通过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凝块得以降解,与此同时,还可改善血管ADP的酶活性,使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作用得以抑制,最终预防血栓的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同治疗方式中,对照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有4例,占本组总例数的8.00%,分别为2例高血压、1例低血压以及1例心力衰竭,研究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有12例,占本组总例数的24.00%,分别为5例高血压、4例低血压以及3例心力衰竭,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有对比性。同时,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为96.00%,对照组为84.00%,差异有一定的可比价值。

由上可见,糖尿病肾衰竭病患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尿激酶治疗法的效果明显,可缓解其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尿激酶肾衰竭病患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Cys C、β2-MG、MCP-1及ANG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肾衰宁胶囊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和mate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