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2020-06-13 08:42冯晓瑜
关键词:预见性心绞痛发作

冯晓瑜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常见的器质性疾病之一,以胸闷、胸痛、心悸为主要症状表现,病情严重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危险,易引起室颤、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等,增加猝死的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运动量的减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本病属于慢性病之一,且心绞痛发作过程中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在进行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1]。本文收集本院收治的5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样本,现汇总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的5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样本,以随机原则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为27例、28例。对照组男为16例,女为11例,患者年龄46~81(64.7±2.5)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4.2±1.5)年;研究组为18例,女为10例,患者年龄47-82(65.2±2.6)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病程(4.1±1.4)年。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的内容为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疾病指导和用药指导,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定期复查等。研究组预见性护理内容:①疾病诱因护理:饮食刺激、情绪波动、运动睡眠障碍、突然性体位改变等都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告知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诱因,叮嘱其尽量避免各种诱因出现,实施护理方案是要保证积极配合,尽可能的将容易引起诱因的高危因素消除,合理控制日常饮食和情绪,做好保暖措施,②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容易反复发作的突发性病症,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担忧、恐惧、压抑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保持良好交流,倾听患者主诉,对其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积极解答各种疑问,给予其理解和关怀,将情绪变化和疾病发展间的关系告诉患者,鼓励患者勇敢面对和接受病情,树立长久对抗疾病的信念;③加强病情观察:对患者病情变化要进行严密监测,明确疾病类型、疼痛性质、具体位置、持续时间,合理选择适宜的缓解疼痛的方案。增加病房巡视次数,高度警惕原因不明的血压骤降、恶心呕吐等情况,及时予以适量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禁止进行幅度过大的活动或屏气动作,保持原地静坐休息。纠正既往错误的饮食习惯,选择蛋白质、纤维丰富、低脂、低钠的饮食,并保证所选饮食符合容易消化的标准,新鲜蔬菜、水果要增加摄入量,以确保排便通畅,禁止用力排便,避免增加心脏负担;④用药干预:严格遵医嘱选择药物种类,交代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禁忌症,叮嘱患者外出时要携带急救药物;⑤运动干预:介绍加强身体锻炼的重要意义,让患者对各种基本训练方法熟练掌握,做好配合,以身体状况对静坐或平躺进行选择,促使全身肌肉放松;病情严重者由护理人员或家属负责按摩四肢、头部等,达到增加机体运动量的目的。可自主下床活动者允许其进行下床活动,对训练内容、强度要严格界定。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运用SF-36量表评定两组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评分越高则越可以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2]。

1.4 疗效评价标准

心绞痛发作次数比护理前大幅度减少,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段压低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比护理前减少,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段回升明显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护理前相比无变化或明显增多,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是显效百分比+有效百分比[3]。

1.5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以SPSS 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以(±s)、(%)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进行描述,对比上各行t检验、x2检验,P<0.05表明的是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18/27),其中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9例;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4%(27/28),其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组间展开对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8.1845,P=0.0042)。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对照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研究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

组别 情感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对照组(n=27) 42.6±11.4 45.3±11.7 60.4±10.0 50.4±10.7研究组(n=28) 54.2±12.1 55.2±12.4 67.2±11.2 57.6±11.4 t 3.6564 3.0430 2.3720 2.4130 P 0.0006 0.0036 0.0214 0.0193

3 讨 论

冠心病主要指的是冠状动脉硬化引起血管腔严重堵塞,心肌处于缺氧缺血甚至坏死状态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心绞痛症状随之发生。虽然目前临床对冠心病心绞痛提出了诸多新型治疗方案,但整体临床疗效依然不理想,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鉴于此,临床护理工作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4]。

预见性护理通过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情况,制定防范措施,从而达到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合并症发作频率的目的。通过心理预见性护理可帮助患者有效调整负面情绪,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通过疾病诱因预见性护理可使心绞痛发作危险显著减少;通过病情观察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通过运动、用药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5-6]。

根据本次试验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可见预见性护理对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预见性心绞痛发作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