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图书馆面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

2020-06-13 08:17杨允仙王芮章杨通桅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图书馆政治

●杨允仙 王芮章 杨通桅

(1 贵阳学院 贵阳 550005;2 贵州财经大学 贵阳 550025)

高校图书馆围绕教学和科研不断创新服务设计、优化服务过程、提升服务效果,履行教育职能,应在高校思想政治“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倍受关注,图书馆积极契合这一中心工作履行职能,但在功能定位、服务措施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理清思路,深入开展。

1 地方高校思想政治“育人体系”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

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要求。遵照这一纲要,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拟定检查指标,每年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评估检查。在评估指标中明确了理论武装的思想引领;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组成的体制机制。队伍建设、队伍结构、培训提升体现出的师德师风,最终都需要在育人体系中呈现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的指导思想[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由十个主要板块组成,体现着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根本要求[2]。根据各省市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检查指标体系分析,“育人体系”中各模块权重分值为高峰值是“课程育人”,约占育人体系总分的25%。低峰值是“科研育人”,约占育人体系总分的5%,其余各项指标权重分值在10%左右。

1.2 地方高校十大“育人体系”的责任主体分布

“十大”育人体系体现了高校在党委领导下,所有党政职能部门、教学院系和教辅部门共同实施“教书育人、树人铸魂”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体系中的每个模块,因育人功能实现路径不同,需要明确不同主体责任单位,负责牵头组织和实施相关工作。通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责任分解调查发现,地方高校指定的指标任务“牵头责任部门”,主要涉及学校党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团委、校办、研究生处、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主要协办部门还包括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院部、计财处、人事处(或教师工作处)、后勤处、招生与就业处、学工部等部门(见表1)。在表1中,因所有指标均涉及各教学院,故不纳入表格中赘述。由牵头责任部门直接负责。

1.3 图书馆为“育人体系”提供服务

从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工作任务解读与责任分配来看,图书馆不是牵头责任部门,也不是主要协办部门,因此,图书馆服务“育人体系”的功能体现在对责任部门的服务上。其服务需求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是为牵头责任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工作由党办、校办、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处、科技处、科研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牵头,负责统一布置、管理、协调工作,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在于政策依据及其权威解读。第二是为主要协办部门提供参考服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院部、各教学院、人事处、教师工作处、团委等部门作为主要协办部门承担实施工作,图书馆服务主要在于提供实施过程中可借鉴的案例,并作为第二课堂、第三空间协作开展相关工作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呈现。第三是为读者提供思想政治教育阅读服务,在图书馆日常服务中,吸引读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阅读,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表1 地方高校十大“育人体系”责任部门分布简表

2 图书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和突出问题

2.1 主要服务路径

高校图书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是通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共享环境与虚拟空间建设、文献信息资源阅读服务、学科资源组织推送服务、阅读推广活动组织、用户辅导等体现:为课程育人提供教学课程资源支持服务;为科研育人提供定制的学科检测和分析服务;为教学研究提供全程的定题服务;为实践育人编辑地方信息专题服务;为文化育人提供虚拟和物理空间服务;为网络育人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服务;为心理育人提供主题空间和专题资源相结合的渗透型预防与校正服务;为管理育人开展文明行为规范服务;为服务育人打造就业从业综合能力训练服务;为组织育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主题活动指导和组织服务等。

2.2 服务中的突出问题

(1)专项服务意识不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明确了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和主要任务。各高校履行职能,在综合建设文献信息资源,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方面,突出的主线有服务平台建设、“双一流”学科服务、阅读推广、特色资源建设等。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专项服务意识还不强。主导原因一是高校图书馆的本位思想依然存在,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是党委的中心工作,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应加强以阅读为中心的服务,没有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直接责任;二是图书馆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业务建设重于思想政治建设。因此,普遍呈现出注重服务方式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但对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服务的意识还不强等问题。

(2)服务定位不精准。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战略规划不足,图书馆从业人员中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匮乏,从事学科服务的人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建设情况和重点等情况不清,导致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定位不精准。虽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十大育人体系中,都能看到图书馆的服务痕迹,但这些服务较图书馆日常开展的其他服务没有明显特色,缺少针对性的服务规划、服务组织和服务效果评价。总体上难以体现服务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服务定位。

(3)服务沟通不充分。在图书馆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图书馆员沟通意识不强;文字和口头的语言沟通能力不强;不重视情绪饱满、微笑、温和的非语言沟通;不熟悉情绪渲染、首因效应以及心理暗示等方面的心理沟通技能而导致服务沟通不充分的问题,影响针对性服务的开展和成效。

(4)服务效果导向不明确。从服务评价来讲,服务是否开展了?开展得怎样?应如何改进?都需要服务参与人共同探讨。在操作层面上,图书馆没有细化针对专门服务的评价指标,因此,大多数服务以开展服务频次、参与服务人次、接受服务人次等为评价依据,服务反馈也简单呈现为满意度评价,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效果没有在服务任务中体现,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对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对象及其需求研究不充分,服务针对性不好,效果不尽人意。

3 围绕“育人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地方高校图书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类型大体可归为三种:一是直接面对读者提供相关印刷型读物、数字化资源,开展类阅读推广、阅读体验。二是通过采集整理加工,形成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资源。三是通过线上线下的阅读环境建设,搭建物理或虚拟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图书馆应认真研究教育主管部门针对“育人体系”下达的评估指标,挖掘图书馆的资源,对标联动开展专项服务。

3.1 调研课程要求,服务教学教改

首先,图书馆要积极服务新时代“三巡六创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为学校打造思想政治“金课”提供服务。一是要为思想政治教学储备自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提供可远程共享的丰富网络资源。二是要整合数据库资源,挖掘优质的课件、案例等,进一步建设主题课程资源。三是要依托各类考试数据库中以试题训练方式提炼的各类核心知识点,配合课程提供相关教学参考、习题、典型案例等资源服务。此外,还要为“金课”建设线上讲堂、专题课程库等共享条件。

其次,要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提供支撑和佐证。图书馆通过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人员的教学研究成果查收、查引和主题分布分析,用量化工具和可视化方法呈现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优化、研究成效和学术影响,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研究等,助推思想政治教学教法研究。

3.2 跟踪学术活动,服务学术规范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是高校科研的重要领域,图书馆可为其提供科研服务。一是通过定题服务,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科研成果统计、研究点聚类分析和研究层次结构分析,帮助科研用户追踪学术前沿,抓住学术热点,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向。二是跟踪科研进程,开展前期选题阶段的查新、查收和研究基础查证服务,研究阶段的动态跟踪服务和结题所需成果查证、影响力分析服务;在后期开展成果鉴定等服务。三是通过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学术诚信检测和专题成果检索比对方式服务科研,倡导诚信科研精神。

3.3 配合社会实践,提供支持服务

社会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在地方高校常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三下乡”“志愿者”等方式呈现,图书馆应加强社会实践主题服务,为社会实践提供主题资源服务,提供学生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的综合性服务及社会实践记录交流展示平台等服务。

3.4 筑建文化品牌, 做强阵地服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图书馆是校园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读书会、学术沙龙等活动的重要聚集地,图书馆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和引导组织,是治理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图书馆通过实体空间美化和数字化服务虚拟空间打造,强抓阅读推广,创建出许多文化品牌,在做强文化阵地服务方面卓见成效。图书馆仍需努力构建“纸本阅读+新技术体验+文化空间熏陶”的新型服务体系,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用户审美情趣、遴选读物能力,营造“书香”文化主旋律。

3.5 扣紧信息服务,开展素质教育

以优质数据库资源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信息服务的重要抓手。图书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提供各类服务一直走在校园各类服务的前列,除了网站服务,近年博图、微图服务、有声阅读、多媒体阅读、朗读厅体验也普遍受到关注,仅以微信群来说,除了图书馆官方微信号外,学生馆员、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读书会、阅读分享会等不同用户群体组建的微信群,粉丝数量可观,图书馆馆员承担着相关的网络管理、网络评论、新闻稿件发布、工作简报等建设和运行监测,是高校网络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化的不断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图书馆需对各类信息素养课程进行新内容的拓展,跟随新技术发展的脚步,充实和更新数字道德教育、电信资源选择评价、合法利用和传播资源、舆情监测防控等知识和技能。

3.6 推广阅读疗法,服务心理育人

当今高校大学生面临诸多压力,在多元因素影响下,发生心理问题的机率较高[3]。图书馆要以购置文献信息资源、构造养心阅读环境的方式,为学校心理教育提供支撑。通过开办心理健康读物宣传、建设温馨阅读沟通区等,发挥缓解心理困惑,提升心理品质的育心功能。例如,阅读疗法是图书馆心理育人服务的重要方式,并且具有心理、情绪治疗的功用,能帮助读者通过阅读满足心理需求、解决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助其在遭遇的问题中成长、发展[4]。

3.7 管理育人,介入服务

管理育人一方面是根据育人目标,应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动作,使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意识产生影响力的硬管理过程。首先是通过言行介入管理,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使之趋向于学校德育目标[5]。其次是养成文明阅读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情感教育、和谐共处的软管理。

3.8 服务为本,务求实用

在高校的服务育人全方位体现中,图书馆除了提供传统的自主学习和一般性阅读服务外,还需要围绕“服务育人”要关注“民生”类需求提供对应服务。例如,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提供就业从业信息服务,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从业信息,提供各类就业考试模拟训练,帮助学生适应入职考试。还可以通过地方行业机构名录和行业发展动态信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发现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动态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分析国家就业新政策和新形势及各行各业用人机制类的专项服务[6]。

3.9 资助育人服务

帮困是资助育人的最基础方式,扶志是资助育人的目标。高校资助育人主要考察高校资助管理机构制度建设,国家助学贷款、社会资助等资金专款专用,足额发放,资助到位等管理。从图书馆提供的学生馆员勤工助学岗位来看,图书馆岗位在整个勤工助学岗位体系中占比稳定,岗位持续性保障度高。图书馆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不仅包括图书上架、书库整理这些简单劳动,还有文献数字化加工、活动策划组织、视频制作等知识性、技能性要求较高的岗位,在有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图书馆里,为研究生提供的助管、助教、助研岗位更多,客观上实现了帮困与扶志并举的资助育人作用。其它途径的资助方式,如:馆员对大学生的一对一帮扶、单项捐赠帮扶等,也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发挥作用。

3.10 组织育人社团活动服务

组织育人对党、团组织的要求是强调活动要有计划、有制度保证,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活动效果好。图书馆在承办党委宣传部牵头的各类读书活动、信息素养竞赛、海报设计大赛、视频制作竞赛等活动中,在主题遴选、制作技能培训和素材提供等方面,能为组织育人丰富内涵,增强凝聚力。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根本要求,图书馆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要科学设计、主动作为,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在阅读资源建设和信息获取服务的每个环节中,发挥好思想大课堂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育人图书馆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图书馆
去图书馆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