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在我国图书馆学硕士教育中的课程建设分析与对策*

2020-06-13 08:17曾湘琼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实践性硕士

●曾湘琼 徐 哪

(湘潭大学 湖南湘潭 411105)

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不仅可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随着MOOC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在图书馆学领域MOOC课程建设也取得较好的成果。

1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硕士MOOC总体情况

1.1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硕士主要课程设置

笔者通过检索我国设有图书馆学硕士点的高校官方网站以及登录我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研到我国开设图书馆学硕士点的高校,目前还在招生的共有40所。其中,华北地区11所,占比27.5%,东北地区4所,占比10%,华东地区10所,占比25%,华南地区2所,占比5%,华中地区7所,占比17.5%,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都只有3所,占比均为7.5%。可以看出,我国开设图书馆学硕士的高校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进入这些开设了图书馆学硕士点的高校所属院系官方网站查看图书馆学硕士培养方案(部分院校没有在官网上公布)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详见表1)。

1.2 我国主要MOOC平台简介

国内主要有七大MOOC平台(详见2),其中,中国大学MOOC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通过进入中国大学MOOC网站发现,截至2018年11月30日,入驻中国大学MOOC的高校一共有270所。通过进入爱课程网站发现,截至2018年11月30日,与爱课程合作的高校一共有276所。

1.3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硕士开设MOOC简况

笔者利用网络调研法对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国内主要 MOOC 平台上相关MOOC 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调研,截至2018年12月2日,我国共有12所开设图书馆学硕士的高校在国内知名的MOOC平台上开设了22门MOOC相关课程(详见表3)。这些课程的发布使得图书馆学专业课程得到了多元化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高校,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仍然是开设图书馆学专业课程MOOC 的主体; 双一流大学提供的优质图书馆学专业课程MOOC 明显多于普通院校。

2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硕士MOOC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学相关MOOC课程实践性教学缺失

目前,在我国各学科开展的MOOC课程中,大部分MOOC课程采用的是线上学习—单元测试—课程讨论—期末考试评分的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如2018年10月10日—2018年12月26日,武汉大学的司莉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第一次开课的《信息组织原理与利用》其主要的课程模式有:线上学习—单元测试—课堂交流—期末考试四个线上考核环节,但没有体现出信息组织原理与利用实践性教学方面的内容。因为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还能体验生活以及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图书馆学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显得至关重要。

表1 我国开设图书馆学硕士点的高校主要课程开设总体情况

表2 我国七大MOOC平台整体情况

2.2 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全面保证

在各种MOOC平台,报名图书馆学相关课程的人数虽然比较乐观,但最后能顺利拿到证书的却寥寥无几。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MOOC平台注册条件没有限制,可以通过QQ、微信、手机号码、邮箱等方式注册;报名课程人数也没有限制。第二,MOOC的学习平台是开放式的,教师隔着屏幕教学,学生的学习完全靠自律,最后能够完成学习的学生很少。第三,考核方式简单,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对参与MOOC学习的学生的考核方式不是很严谨,学生只要完成单元测试、播放完了教学视频、以及通过了期末考试就能获得合格证书或者优秀证书。而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比较少。第四,MOOC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者都适合MOOC的学习模式[1]。

表3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硕士MOOC课程开设简况

2.3 专业核心课程占比较少,教学内容较基础

通过调研发现,我国图书馆学相关MOOC课程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信息素养、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而图书馆学专业核心课程却比较少,例如,《图书馆管理》《信息用户研究》《文献编目》等核心课程尚未在MOOC平台发现。笔者认为,对于那些对图书馆学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这些专业核心课程更能提高他们学习图书馆学的积极性。此外,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相关MOOC课程对知识点讲解得还不够深入。

2.4 MOOC课程缺乏宣传与推广

在上述调研的课程中有部分课程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授课教师都是图书馆学领域内知名的专家,但是这些课程的利用率并不高,报名学习的人数远不及一些普通课程的人数。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馆学领域的学生较少参加;另一方面则因为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了不少图书馆学领域的学生都不知晓这些专业资源,更不用说利用这些资源了。

2.5 MOOC建设资金问题

MOOC视频制作包括制作人、录制团队、后期处理等,涉及多个步骤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投入。据悉,目前网络上的MOOC视频不管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制作,还是编辑过程都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才能完成,才能保证课程的质量。但地方普通学校既没有知名学校的知名度,也没有大量的经济支持,这样高昂的制作成本使得地方普通学校很难引入高质量的图书馆学相关MOOC课程[2]。

3 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硕士MOOC建设策略

3.1 线上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实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校园实践等。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并提高大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的能力。只有让线上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实实践性教学相结合,才能促进图书馆学理论课MOOC模式优化发展[3]。

3.2 完善MOOC教学评价体系

一方面加强对MOOC教学资源的评价,主要从网络学习环境、课程设计、任课教师等角度展开评价,从而促进MOOC平台建设以及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另一方面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每一门课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从而改善MOOC教学质量[4]。

3.3 加强与其他院校、社会机构的合作,走联盟式发展的道路

2017年1月9日,图书馆(学)在线课程联盟成立大会暨首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此联盟旨在集聚业界、学界优势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提升图书馆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力。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单位均可自愿申请加入。联盟之间可以共同开发并共享课程资源,可以共同组织“慕课”教学,共同研究“慕课”教育的规律,这对我国“慕课”的发展意义重大[5]。

3.4 加大MOOC的宣传与推广力度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个双向交流活动。“慕课”在图书馆学专业中的应用不仅需要专业教师具备“慕课”教学理念以及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慕课”认知和使用方法。可从依靠专业教师向学生推广“慕课”、依靠讲座的形式向学生推广“慕课”、利用网络媒体向学生推广“慕课”三个方面进行宣传与推广。

3.5 加强社会层面的资金协助力度

国外MOOC平台在制作过程中的经费大多来自非营利机构,极少部分是与风险投资公司进行商业合作。而国内的MOOC平台建设主要依托于高校,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基金。我国图书馆学MOOC教学模式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单独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促进MOOC教学模式商业化。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实践性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