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研究

2020-06-15 06:35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长征价值精神

陈 芳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长征精神内容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到:“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1]大学生作为青年一辈的主力军,需要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己任,用热血和汗水超越自我,追逐梦想。增强对集体情感力量和伟大理性精神相结合的长征精神的认同,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实力量。因而,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是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关键所在。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现状,笔者以西南石油大学在校生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法,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调查研究,以期找到大学生在长征精神价值认同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认同的有效路径。

一、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必要性

“价值认同是人们基于对个人生命和社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和理解,建构而成的有关‘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身份角色归属,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意识、价值追求和价值实践。”[2]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代表,是社会上最有活力、最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群体,是时代进步发展的主力军。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就是把长征精神融会贯通到大学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使长征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外化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长征精神是大学生充实正确价值取向的精神支撑。价值取向是主体处理矛盾、冲突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态度和价值立场。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容易受到外在思想的影响。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全球化的浪潮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这容易使价值取向尚在完善的大学生误入歧途;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自主性日渐显现,这在树立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会引发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扭曲。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树立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长征精神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动力。长征并不是一次为了个人生存或政党生存的转移,而是一次为了民族生存的转移。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从将军到士兵,从老人到小孩,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相信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革命必定会胜利,因而尽管长征过程困难重重,他们仍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同各种艰难险阻做着顽强的斗争,最终经受住重重考验取得长征的胜利。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可以使大学生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自觉地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第三,长征精神是大学生增强集体主义意识的重要抓手。红军长征的胜利与红军队伍中将士的集体主义意识有着重要的联系。长征途中,凭着集体主义的革命精神,个人服从组织安排,部分服从大局情势,各方红军并肩作战,各主力部队之间配合密切,相互支援,形成了巨大的合力,齐心协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集体主义意识不仅在长征时期是非常必要的,在新时代也需要大力坚持和发扬。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只有增强对长征精神的认同感,将长征中的集体主义意识融入平时的工作学习当中,才能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长征精神是大学生培养艰苦奋斗作风的有力武器。长征是在极其危险的革命形势下进行的。在长征途中,红军克服了许多艰难险阻,如:夺险滩、过草地、爬雪山、斩关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最终在艰难险阻中生存下来,中国的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社会竞争压力也更加激烈。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深刻体会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撸起袖子加油干。以长征中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培养新时代大学生艰苦奋斗作风的有力武器具有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现状探析

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实效性的发挥,是推进大学生将理论学习指导与主体行为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关键。为了掌握当前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现状,笔者通过发放“新时代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状况”问卷调查表和一对一访谈的方式,对西南石油大学的在校本科生进行随机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问卷回收率为90%。将回收的问卷进行核实编号并输入计算机,通过社会调查分析软件分析得到调查数据。根据访谈情况以及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多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有较高的价值认同,少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较低。

(一)多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较高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如图1所示,82.5%的大学生认为长征精神具有重大的价值并值得传承弘扬。在对“您认为继承长征精神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有价值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92.5%的大学生都认为继承长征精神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有价值。另外在“是否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这一问题中,有89.19%的大学生表示加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的认同是有必要的。结合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我们认为多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有较高的认同。在个别访谈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回答也印证了他们对长征精神有较高的认同。如:一些同学认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艰苦奋斗的一种体现,中国革命面临的困难是前无古人的,正是长征精神的存在,共产党才能获得最终胜利。一些同学表示长征中红军将领与士兵平等、军队来自人民并且为了人民、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这些理念是先进的,并且对新时代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综上,多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有较高的价值认同,探析其价值认同较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的宣传。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意识形态理论的有效宣传。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采取科学有效的宣传方式能够占领理论宣传高地,从而真正获得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加深大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促进大学生在思想、行动上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国家加强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宣传和灌输。一方面,党和国家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工作话语权,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把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大学生贯彻学习的必修课;另一方面,党和国家严格管控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推进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以提升网络正能量宣传为方向,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积极鼓励和扶持媒体宣传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红色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对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的认同。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民族精神贯穿于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中,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日常思考以及工作学习。一个人是否认同长征精神,自觉弘扬长征精神,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引导有很大的联系。从学校教育的层面看,从幼儿园到大学,长征精神都不同程度地贯穿在学校语文,历史,德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收集了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初中社会课本和高中历史课本中都不同程度选取了红军长征这部分历史,因而大学生对长征的历史并不陌生。另外,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乏体现长征精神的内容,如: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主题黑板报评选以及朗读、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从家庭教育的层面看,家庭生活中,大多数长辈对革命年代有着切实深刻的体验,他们通常会以讲故事的方式向晚辈讲长征中发生的小故事,如爬雪山、过草地等都是长辈们倾向于选择的题材,因为其中体现的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对教育孩子有很大的作用。

3.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效果。“优秀文化作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文化水平的集中反映,对整个精神产品生产有着重要的导向和带动作用,优秀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魅力,因此能够感染人、打动人、启迪人、鼓舞人。”[3]优秀文化作品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好的文化作品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长征胜利至今已有83年,八十多年来,涌现了众多关于长征、饱含长征精神的优秀文化作品。如张绍玺的齐唱《长征》、时乐濛的群众歌曲《长征》、交响曲《长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文学《西行漫记》、话剧《万水千山》、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纪实文学作品《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赵蔚的长篇小说《长征风云》、魏巍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唐国强主演的电视剧《长征》、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我的长征》(My Long March)、李伯钊等创作的歌剧《长征》、二胡协奏曲《雪山魂塑》等,如此形式丰富的长征作品,无一不在感染大学生,鼓舞大学生加强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

(二)少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较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如图1所示,12.5%的大学生对传承长征精神抱有无所谓的态度,5%的大学生不认为长征精神具有重大价值并值得传承弘扬。同时在对“您认为传承长征精神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有价值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7.5%的大学生认为传承长征精神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没有价值。并且在对“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加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10.8%的人认为加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的认同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在个别访谈中,有几位同学表示:新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先进的、时髦的理论和精神引领,而长征精神已经是一种过时的精神,对我们当今的指导价值不大。他们的想法代表了这少部分大学生的想法。如图2所示,通过对这少部分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仅有5%的大学生表示对长征历史非常了解,有50%的大学生对长征历史比较了解,有42.5%的大学生对长征历史不太了解,还有2.5%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长征这段历史。这些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了解仅局限于“长征”的二字上,虽然他们对长征二字耳熟能详,但却不了解长征精神的真正内涵。结合问卷中三个问题的分析以及学生访谈情况,我们发现少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较低。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少数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较低呢?

1.外来文化的冲击。当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西方发达国家在向外输出商品和资本的同时,也在不断输出自己的文化。这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一方面推动了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本民族的文化造成了冲击和侵蚀。一是在西方个人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会发生偏差。如国外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无疑是对长征精神中团结协作精神的巨大冲击,不少大学生在观看了国外的大制作电影后开始崇拜个人英雄主义,对长征精神中团结协作精神的价值认同度降低。二是文化多样性的背后承载着意识形态,外来文化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当今国际社会,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国际话语主动权,而且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4]在西方文化典籍不断涌入的同时,长期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去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营养成分,这就为外来文化扎根中国本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的时候,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自然会降低。

2.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即:“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5]这个判断充分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由于互联网世界的平等自由,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过渡阶段,思想意识逐渐成熟,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当今这样一个和平的互联网时代,战争已经远离了大学生的生活,能吸引大学生兴趣的新鲜事物太多。并且同娱乐文化相比,经典文化稍显无趣,不少大学生倾向于轻松的娱乐文化,对严肃的经典文化接受程度不高。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长征精神是革命年代的事,只适用于战争,新时代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应该追求高品位、高档次的生活,长征精神已经过时了,当今时代不需要过时的东西。由此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度降低。

三、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路径

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需要将主渠道建设与多种信息传播途径相结合、有序引导与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相结合,将理论学习指导与主体行为实践相结合。

(一)主渠道建设与多种信息传播途径相结合

通过大众传媒,课堂教学以及各类培训实践活动等主渠道无疑是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主要传播路径。但面对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在不放弃主要传播路径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好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认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尽可能通过大众传播途径,最大程度借助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传媒介质,无疑是当前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6]因此,新时代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需要借鉴西方社会思潮传播的经验。一方面开发和完善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主渠道功能。运用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大众传媒、文艺作品,运用长征故事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运用各类红军长征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历史遗迹等进行广泛、深入地开发和完善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主渠道功能。另一方面,全面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人文主义的理念去感召人,从不同的角度打动人,尽可能做到多种信息传播途径的全覆盖。一是不断深入挖掘多种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通过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加强宣传攻势,如:相关报纸杂志设立有关长征的专题宣传版面,制作和推出长征相关的专题网页。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在节假日、纪念日等重要时点对红军长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深度报道,紧抓新时代大学生的兴奋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做出迅速反应。

(二)有序引导与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相结合

发挥主体能动性是大学生增强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重要路径,与大学生自身的诉求和心理倾向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的多样化是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客观实际,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只是一味地机械灌输长征精神就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从而出现负面效果。因而,在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过程中要把有序引导与发挥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将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的主导,并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用长征精神引领外来文化,使外来文化符合中国特色。在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过程中,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整合多样性的文化,正确甄别各种思想文化,让大学生了解正确精神文化的实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恩格斯讲到:“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7]因此,在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认同的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大学生自主思考和判断的时间,让其感受到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价值和力量,从而对长征精神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理论学习指导与主体行为实践相结合

理论只有当它与实践相结合,服从于实践并以实践为基础的时候,才能变成物质力量。“深入开展有关长征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践行长征精神。”[8]因而,为了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需要推进知行合一,将理论学习指导与主体行为实践相结合。一是积极申报并参加于与长征相关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深刻体会长征精神的内涵,积极弘扬长征精神,亲身体验老一辈人走过的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不仅可以提高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9]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活动,重温长征这段历史,真切感受长征路上的苦难与辉煌,真切体会军民鱼水情深、风雨同舟,增加对长征精神的认同。通过对红军长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的对话交流,提高大学生对长征的认知,使长征精神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到大学生心中。二是积极投身基层实习岗位。基层实习岗位大多条件艰苦,对大学生践行长征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基层实习的过程中,大学生要积极践行人民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精神、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顾全大局和集体主义精神。三是组建宣讲团队,宣传长征精神。大学生深入社区和广大基层区域,通过长征系列专题讲座、长征故事交流会、长征相关文艺演出、社区宣传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讲长征和长征精神的相关内容,营造健康文明的乡村新风尚。

四、结语

作为优秀的革命精神,长征精神在历经数十年之后依然熠熠生辉,不会式微。新时代,长征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奋进的力量。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的价值认同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前学者关于长征精神价值认同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在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实际调查方面还存在着欠缺。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在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大学生对长征精神价值认同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长征价值精神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