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类院校本科历史学乡土史料教学初探

2020-06-15 06:35崔溶芷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师范类史料乡土

崔溶芷,刘 超

(1.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2.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将乡土史料引入教学的尝试方兴未艾,无论是一线教育工作者,还是教育研究者对此都进行了颇为深入的研究。反观历史学本科生的乡土史料教育,其研究者与研究成果却是寥寥无几。中学历史教师多来自地方师范类院校历史系,如果不深入研究与提倡地方师范类院校本科历史学的乡土史料教学,那么将会由于中学历史教课改的主导者没有乡土史料方面的学习经历、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而导致新课改面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尴尬境地。退一步讲,就算这些学生将来没有走上教育岗位,乡土史料学习经历的缺失也会导致其基础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不强、发展潜力薄弱,以至于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学本科毕业生,不能迅速进入社会承担相应工作,不能以优异成绩与相应能力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针对目前历史学本科教学工作中乡土史料教学异常薄弱的状况,地方师范类院校要开拓眼界,发散思维,主动出击,勤于探索,建立多层次的乡土史料教学体系。

一、史料、乡土史料与史学

何为史料?王尔敏将“所有研究史学撰述史籍所必须根据之种种资料”[1]称为史料,梁启超认为“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2]为史料。虽然各史家表述不同,但大意相同,即史料就是人类所进行的社会的、物质的、文化的、精神的活动遗存的记录和痕迹。而乡土史料,则指存在于某特定地域或与此地相关的各种史料。

史料不等于史学,但没有史料也就没有史学。史料对于史学的重要性为很多史家所论。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中有极其生动的论述:“研究历史要有史料,但是史料不等于历史。如同盖房子要有砖瓦,但是砖瓦不等于房子;做衣服要有布帛,但是布帛不等于衣服。把砖瓦变成房子,把布帛变成衣服,把史料变成历史,要经过加工制造的过程。我们找材料,只是历史研究的准备工作。正像盖房子必须准备砖瓦,做衣服必须准备布帛。哪怕你是最好的工程师,要是没有砖瓦,怎么盖起房子来呢?最好的裁缝,没有布帛,怎么做出衣服来呢?最好的历史家,没有资料,怎么能写出历史来呢?所以资料是重要的。”[3]蔡元培甚至认为“史学本是史料学”[4],极言史料之崇高地位。虽然对史料之于史学的地位学界仍有所争议,但史料与史学的密切关系是无可指摘的。如蒋祖怡所言:“史料实是研究史学者所必须取资的材料”[5],又如梁启超所言:“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6]。可见,史料为历史研究的素材,亦即治史之基。

二、乡土史料的课堂教学使用

课堂教学是本科生最重要的接受教育的形式,所以地方师范类院校建立乡土史料教学体系的第一层次就是课堂教学。乡土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通史或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引用乡土史料做说明材料,以穿插其中的乡土史料作为通史史料的必要补充;另外一种是课程讲解过程中完全使用乡土史料,但由于乡土史料仅仅是某一地区的史料,缺乏以一贯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能系统地反映通史的历史发展过程全貌,所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运用在地方史的教学工作中。下面分别对两种方法做以说明。

(一)通史课堂穿插使用

穿插法指的是在进行通史或者其他课程的教学时将乡土史料穿插其中,用以说明某种历史现象和重大历史事件。通史教学中穿插乡土史料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首先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深刻理解;其次要求教师对广博的乡土史料有相当的认识,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恰当的史料及呈现方式;再次要有分析学情的能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学生安排最能引起学生兴趣、最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乡土史料;最后教师一定要做到紧随学术研究前沿,因为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保障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故步自封、保守落后的教师有可能把过于陈旧甚至是已被证误或证伪的史料介绍给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史料教学的运用能够倒逼授课教师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对一般的课堂教学顺序而言,可以在以下几个步骤中穿插运用乡土史料:第一,课堂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使用乡土史料,可以利用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亲近感在课堂一开始就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接触到乡土史料后,会不自觉地将其与自己日常生活中得到的乡土历史知识进行比较,无论结果是相互印证还是有所出入,都能够引起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如中国古代史宋朝部分的讲授中,首先可展示庆阳市华池县石造像塔的图片(图1),并介绍双塔及其传说,该工作也可由熟悉该塔的当地同学完成。这样的导入环节既利用美丽动人的传说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利用传说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对当时的生活风貌有所了解。

图1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石造像塔

第二,课堂讲授环节。在课堂讲授常规知识时,也要尽可能使用乡土史料。如前述课程在课堂讲授时,可展示双塔寺出图文物“千岁香包”(图2)。香包的形制、图案等以及石造像塔身上的浮雕图案可配合讲解宋朝佛教的发展及教派间的争端。香包的做工可佐证当时手工业的发达,香包的材料和珠链等可说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等。将这样生动有趣的乡土史料与学生熟悉的家乡结合起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具象的历史。相比抽象的概念、知识,这种具象的历史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且以本科生的心智发育程度、知识储备、眼界等很难从全国这样一个整体的层面上去把握重大的历史现象和事件,如果运用乡土史料来做说明,以学生自己的故乡或者学校所在地为突破口,有利于学生由小到大、由点及面地去理解历史。

图2 “千岁香包”

第三,课后复习及考试。在课后复习及检验课堂成果,即考试时,可以使用各种形式的乡土史料设计复习题和考题。如用“千岁香包”的图片做题干,让学生结合该香包谈谈宋朝的社会经济、手工业水平、对外交往、佛教发展等问题。这样的题目一方面能够回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设专门的乡土史课程

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类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在本地从事中小学教师的工作。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7],为了实现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改革提出的这一目标,如今很多地方中学都相应地开设了《乡土史》校本课程,很难想象在大学里没有系统学习过乡土史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将《乡土史》校本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师范类院校,可以利用乡土史料开设专门讲解本地区乡土历史的课程。一种是根据自身需求把乡土史的学习列入教学大纲,如陇东学院2015版教学大纲将《甘肃地方史》列为必修课[8]。另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是可以将乡土史作为专业选修课来开设。目前很多地方师范类院校为了改进课程设置,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拓宽就业渠道,都在大学高年级开设了不同的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乡土史即可作为其中一种。乡土史的很多知识、概念都是从大量乡土史料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它的目标群体:一是对乡土史有浓厚兴趣和对乡土史料有一定程度积累的学生,二是准备毕业后走上本地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的学生。乡土史的学习和对乡土史料的大量分析为学生将来的深造及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除了专业选修课,乡土史还可开设为学校通识选修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无论是理、工、商、农、医还是文、法、政、史、地,每一个学科的大学本科生都要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在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涵养历史思维。

三、乡土史料的课外运用

本科教育是全天候、多方位的,不仅包括课堂教育,还包括课堂之外的学习与思考,乡土史料教育体系的第二个层次即为课外教育。

(一)参观历史博物馆

各地的历史博物馆藏有众多当地实物乡土史料(如甘肃省庆阳市博物馆珍藏的商代“乍册吾”玉戈、汉代“彭阳”铜鼎和宋代玉壶春瓶等);而且现在的博物馆对展品的展示都是多手段、全方位的,有仿制的历史时期街市场景(如庆阳市南梁革命纪念馆),有逼真的革命战斗场面复原(如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还配备有电子显示屏、语音讲解系统及各种互动展示手法。这些实物乡土史料具有抽象的文字、平面的图片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这些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具象史料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抽象知识。而且参观博物馆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力,从中提炼出历史真实样貌,体会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极好方法。身高4米,体长8米,门齿长3.4米的黄河古象化石1973年1月发现于甘肃省庆阳市,因其挖掘于黄河流域,故取名“黄河古象”。个体保存如此完整的剑齿象化石在我国仅此一例,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古象化石原件标本现在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展出。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庆阳市博物馆中展出的复制品时,可以通过下面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挖掘出剑齿象的化石说明250万年前本地生活的动物群落是怎样的?这些动物生活的地方一般气候和地形如何?现在本地的气候和地形怎样?综上说明什么问题?经过比较可以发现250万年前本地的气候更加湿润温暖,而且这里是森林地带。这就说明了气候、地形地貌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是无迹可寻的,只要用心,一定能找到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

(二)学生自行搜集乡土史料

本科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历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史料之于史学就像砖瓦之于高厦、布帛之于华服,“离开史料,不能讲历史……离开史料固不能有历史”[9],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素材,是历史学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在未来可持续发展,历史学本科生必须掌握搜集史料的能力。大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用来完成教学大纲中的任务已经捉襟见肘,那么只能在课外去培养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试举一例:教师限制一个固定的主题,学生自行收集相关史料。可以是县志、当地名人回忆录等文字材料,可以是老照片、历史时期的地形图,可以是采访当地历史亲历者取得的口述史材料,也可以是自家珍藏或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得来的实物史料等。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对其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总结出其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等,指导学生就反映同一问题的史料做成展板,进行展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己搜集史料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请当地历史亲历者为学生做报告会、座谈会

口述史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五十余年来迅速发展。口述史最先出现在西方国家,用以研究环境史、性别史、劳工史等细分程度相当高的史学课题,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学界对口述史的承认度也越来越高,并建立起一些专门的口述史研究组织,如“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中国体育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等。口述史用个人的经历、感受等折射出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全貌,与近年来历史学从关注帝王将相的历史到关注普通百姓历史的学术下移趋势不谋而合。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地请当地历史亲历者来为同学们做报告、座谈。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配合重大纪念活动来进行,如2019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可在国庆节前后邀请与共和国同岁的老人分享70年国家变化;也可以与其他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如在外出参观、调查时与当地历史亲历者座谈,收集口述乡土史料。这种报告会、座谈会的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对口述史的研究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四)组织学生对周边历史遗址遗迹进行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是历史学从人类学中借鉴过来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指在实地从事的历史调查与研究。这种方法强调历史文献的发掘、整理和辨析,同时注重口述史料的采集、编纂和分析,并且将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史学研究方法,要求实施者有一定的史学素养。过去的大学教育重在“学教材”,而现在重在“学课程”。在“教材观”下,课堂封闭、保守,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够达到培养目标,忽视了对学生自我能力的训练。而“课程观”指导下的课堂相对比较开放,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资料之一,知识也仅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之一。现在的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正因为田野调查综合性强,所以成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不二法宝。学生在田野调查中,经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个人努力搜集、分析史料,总结、归纳问题,将会得出自我的认识。这一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自学、实践的能力。现在有很多大专院校都会积极组织“三下乡”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考察活动,教师可以将乡土史料教学中的田野调查与这些活动结合起来。如学校组织寒暑假边远地区支教活动时,选派一个史学研究小组,一边支教,一边进行田野调查,回校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调查结果撰写成文。在这方面,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曾做过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2017年5月7日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组织本学院170余名师生于赴“甘肃十大美丽乡村”之一的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开展为期一日的社会服务活动,其中就有村史村志编写服务组、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服务组、农村现状及问题调查服务组等。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在田间地头观察村民的生活,与村民进行访谈,接触了很多乡土史料,得到了一些平时很难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当地的社会历史发展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这次活动得到参与其中的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利用乡土史料进行历史学教育的方式。

四、地方师范类院校本科历史学乡土史料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乡土史料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对本地乡土史料有全面的了解,而且也是一项极为精细和高要求的工作。要使乡土史料教学的开展顺利、有成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处理好统编教材与乡土史料的关系。大专院校所采用的统编教材是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为主干的,基本上体现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乡土史料的运用则是为了充实教学内容,让课堂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在教学中处于次要地位。所以在通史或其他课程中使用乡土史料时一定要注意与所用教材相配合,不能舍本逐末,脱离教材重点;更不能牵强附会,脱离使用乡土史料的初衷;还要注意选择那些典型的、有意义的材料,不加选择的堆砌史料将造成史料臃肿、冲淡主题的后果。

第二,对乡土史要进行鉴别。史料是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痕迹,由于年代久远,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或捕风捉影,或以讹传讹,或经过再加工,我们今天看到的、得到的乡土史料的真实性,或者说其真实程度一定要认真加以考察。比如很多学生熟悉的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故事,教师一定要结合掌握的材料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分清传说中反映史实的部分和艺术加工的部分,了解史实与传说的区别和差异。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运用乡土史料,切忌为了课堂的生动性用传说、演义来代替史实,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树立明辨真假的史学态度。

第三,在使用乡土史料时要注意其阶级性。乡土史料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地方史志,这些史志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由地主阶级编纂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些史志对史实的叙述和评论带有很强的阶级烙印。教师在使用这些乡土史料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外,中国自古以来有“成王败寇”的说法,并且基本上地方史志都是后人记叙前人之事,所以这些史志编纂者难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引用地方史料时分清是非曲直,以真实之史料讲授真实之历史,既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史料。

综上,为了发挥乡土史料对学生天然的亲近感、真实感和独特的地缘优势,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认知活动中来,地方师范类院校在历史学本科教育中应该尽快建立起适合本校的乡土史料教学体系。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第二课堂,乡土史料的运用都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对某一特定学校而言,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运用乡土史料进行教学绝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之事,这就要求教师对本地的乡土史料相当熟悉,能够信手拈来,所以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乡土史料、运用恰当的呈现方式将历史学日常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猜你喜欢
师范类史料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史料二则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