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村电商发展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0-06-15 06:34施莉高永全李春艳
高教学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生教育

施莉 高永全 李春艳

摘  要:互联网创新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发展,亟需培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强化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文章在分析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培养的基础上,探索该方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定核心能力、纳入地区差异、创建平台协同培养、优化导师队伍结构等策略,以提升该方向专业硕士响应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生教育;农业现代化;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032-04

Abstract: The deepl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urgently needs to cultivate advance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who are adapted to this development tre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to resolve this problem to further move up in develop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Master program in rural e-commerce, this paper explores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Furthermore,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be more adaptiv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strategies, such as determining core competence, incorporat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creating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ve cultiv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utors.

Keywords: rural e-commerc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y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处于精准脱贫、构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整体农业经济系统向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技术环境迁移的巨大挑战。农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村经济深度融合基础上,衍生出的农村新经济形态,其应用和发展亟需系统掌握农业农村基础知识,熟悉电子商务战略设计、流程架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农业管理硕士是面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而培养的专业硕士,促进互联网创新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领域中的应用,是农业管理硕士培养的重要方向。在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培养中,面向互联网创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融合趋势,培养具有系统农业农村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电子商务运行管理人才,是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专业硕士区域学术型硕士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的培养,呈现出行业需求大、培养规模持续增加、培养方式完善等特点。

(一)行业环境

近年來,农业农村与互联网创新技术的融合不断深化,产业环境持续完善。在基础设施方面,截止2018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22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38.4%,全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96%,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4%,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游率达到了92.4%①。产业规模方面,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达1016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737个;全国农村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②。农村电商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亟需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以创新思维架构农村电商战略、开展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农村电商方向专硕培养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培养规模

农业硕士原名农业推广硕士,1999年批准设立,2014年更为现名,包括农业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渔业发展等8个研究领域。与农村电商相关的学科方向主要分布在农业管理领域下的农业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农产品营销等学科方向,部分培养单位的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下的农业信息化、农业大数据方向也涉及农村电商。与农村电商巨大的人才需求相比,研究农村电商专硕的规模极小。以2019年农业专硕招生为例,全国招收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的单位共57个,招生人数多在20人左右,研究农村电商方向的专硕极少。全国招收农业工程和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单位有61所,部分培养点涉及电子商务技术,但由于学科基础和培养目标不同,极少涉及商业运营。据此,全国一年农村电商方向专硕招生人数不超过300③,难以支撑正在快速扩张的农村电商市场需求。

(三)培养方式

目前,各培养单位以国家农业教指委农业管理硕士培养方案为指导,围绕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农业管理硕士培养。与其他领域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相似,农业管理专硕培养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毕业论文三个环节。其中,实践环节是锻炼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大多数据培养单位将此环节设置为6学分。在课程环节,包括公共课、领域主干课及选修课三个部分,涉及公共基础、农业基础、经济管理、电子商务四大理论知识模块。为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多数培养单位在课程环节加强了案例分析讨论。从搜集整理的部分培养方案看,各单位培养方案相似度高,实践环节占比偏低(表1,未计算毕业设计学分)。如何运用好有限的实践训练环节,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当前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一直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专业硕士适用行业产业需求、区别学术硕士的主要特征。就目前农村电子商务方向专业硕士培养而言,存在以下问题:

(一)核心能力培养定位模糊

专业硕士核心能力是专业硕士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农村电商是互联网创新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兴经济形态,熟悉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方式,掌握基于互联网的商业运行方式,是农村电子商务高层次应用型人员的基本要求。但受行业产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方面,缺少清晰的定位。各单位的培养方案清楚地列出了农村电商专业硕士的知识模块,但通过该知识模块应达到的核心能力表述比较模糊,极可能导致培养的针对性偏弱,与学术硕士、与农业管理其他方向专业硕士在知识能力结构方向难以区分,进而难以保障农村电商专硕培养质量。

(二)能力培养体系区分度小

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专业硕士区别学术型硕士最大的特征,因而除需要清晰定义农村电商专业硕士核心能力外,还需要在培养体系中清晰地设计创新实践能力的达成途径。在“互联网+”国家战略及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引领和推动下,农村电商迅速在全国铺开,呈现出发展时间短、模式更迭快、形态变化复杂等多种特征。作为响应农村电商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由于专业设置时间短,农村电商发展快、新模式新形态涌现多等因素,其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更趋向于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响应农村电商发展需求的能力较弱。

(三)创新实践平台协同性弱

创新实践平台是推动专业硕士理论知识体系向应用能力转化的重要载体。培养过程中,需要在学生掌握农业和互联网运营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连接社会、行业和企业等各类资源的创新实践平台,以场景化、项目制的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向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和转化。但目前训练培养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的创新实践平台,主要依赖高校的实验室,训练的场景化和针对性不足。与校外企业共建的创新实践基地,缺少规范管理和有效运行机制,学生在基地获得的创新实践训练不足,难以有力提升学生能力。

(四)导师团队结构有待优化

具有深厚学科理论知识和丰富行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专业硕士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农村电商具有明显的多学科跨界性和高度的创新实践融合性,需要师资团队一方面指导学生把握学科前沿,掌握农业和电商的理论知识体系;一方面引导学生运用跨界的知识和多维度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农村电商运营发展中遇到问题。但是,目前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培养,主要依靠高校导师团队,侧重理论研究和前沿探索,实践性偏弱。各培养单位虽建有兼职导师团队,但与专职导师团队的协同差,挂名现象严重,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少,尚未形成有效的导师团队协同管理体制。

三、农村电商方向专业硕士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严重缺少复合型、实践型高层次人才,是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加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为更好服务农村电商发展,可考虑从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实践平台、导师团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培养农村电商专硕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面向产业发展明确核心能力目标

农村电商多年来高速增长,增速保持在30%以上。地区分布上,东部农村集中度高,2018年东部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占比达78.63%,西部农村占比仅为6.84%②;发展形态上,阿里、京东的社交电商平台,抖音、快手、微博的三农扶持计划,拼多多的“山村直连小区”农货上行模式等社交电商、内容电商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上,除“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外,电商已应用于乡村景区推介、文化遗产展示、农家乐食宿预定等农村经济形态,成为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媒介。为适应农村电商发展速度快、地区差异大、形态多样化、单一电商向农村综合服务发展等特点,可将该方向专业硕士核心能力定义为: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解决农业农村运营管理问题的能力。该定义一方面顺应电商发展趋势,可以此统筹整体培养体系设计、导师团队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纳入农村电商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二)立足地区需求确定培养体系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电商,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差异较大,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具体需求不同。在成熟地区,电商基础好,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电商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研究新形态新模式,促进创新发展。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电商基础薄弱等问题突出,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流程设计、运行管理等,包括田间集货、分级包装、渠道建设、服务体系、市场基因培育等更为基础的“破冰”问题。为更好地服务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应考虑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根据核心能力要求,依托公共基础、农业基础、经济管理、农村电商等四大知识模块,差异化设置培养体系。具体而言,在农村电商成熟地区,应在熟练掌握农村电商知识技能基础上,侧重训练学生应用新技术创新运营农村电商的能力;在农村电商起步地区,应在电商整体架构能力的基础上,侧重训练学生部署和运营管理农村电商的能力。

(三)整合资源共建创新实践平台

由于农村电商的学科跨界性和创新实践融合性,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围绕协调联动,建立农村电商创新实践平台,共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发展。在学校实验室方面,考虑将学校实验室扩展为实践基地的一部分,即采用项目制,由教师引导,通过学生自主管理的方式,把课程实践环节、课程实验扩展为实践训练和研究,引导学生“思中学”“做中学”,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在联动行业产业资源方面,需整合大型农业企业、专业种养殖户、农村电商协会、农业产业园区、社区生鲜电商等多种资源,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平台。在服务地方方面,可联合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农村电商示范项目等实施区域,建立可实现“远程技术支持”“实地运营协助”的线上线下资源融合的创新实践平台。

(四)强化导师团队建设

实施双导师制,是专业硕士培养的必然选择。但当前农村电商所建兼职导师团队,整体知识结构和实战经验与农业农村更近,在互联网创新技术融合农业农村方面相对较弱。缺少量化性指标和运营管理制度,兼职导师团队在培养学生创新實践能力方面的支持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可以采用导师为主,导师团队在创新实践平台协同管理的方式,以适应农村电商的多学科跨界性。二是可以采用创新实践平台与兼职导师同步建立的方式,在创新实践平台参与各方聘请人员组成导师团队,一方面有利于导师团队的规范化运管理,一方面有助于协同力量深化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双导师制能发挥更高效能。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②数据来源:商务部信息化司,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③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9年专业硕士目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生教育
在小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妙招”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发现内化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