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民族文化认同感媒介传播建构过程

2020-06-15 16:06王文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8期
关键词:文化认同纪录片

王文钦

【摘要】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重要指导思想,而文化自信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民族文化认同。当下,人类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带来一定程度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本文基于对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的解读,以民族文化认同感为切入点,探讨纪录片是如何利用美食这一素材建构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并达到何种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纪录片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供思路与范本。

【关键词】文化认同;风味人间;纪录片

1. 为什么要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一种社会心理,它旨在个体在与群体相处的过程中,能够从群体的文化中获取自我认同并能内化成自身文化创新最终拥有归属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的语言、地域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也因此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其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只有认同才能吸纳进而创新本民族文化使其得以生生不息的传承。

1.1 近代以来的民族认同感危机

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曾在历史上滥觞,美国学者列文森认为,中国人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由于西学东渐,在情感上认同过去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但理智上又认可西方的价值体系,让人们处于认知悖论状态。这是一种病态的认知需求心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正常的心理状态应该是自信而平和的,能吸纳其他民族的优势文化又能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而《风味人间》纪录片制作组,在此次的录制中,通过美食的串联,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相连。

1.2 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

1.2.1 民族复兴的需求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凝聚中华民族族群、辨识民族个性的重要依据,目前,我们处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多样性与多元化几乎同时进行,然而命运共同体并不代表同质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放弃自己族群的文化。東西方日益交汇融合,文化认同是其中重要的预设,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就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认同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上,认同是人类行为与动力的持久源泉,它坚定了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又从人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派生出生命的意义;宏观层面,认同是一个更深的个人意义的代码,它将个人与最一般层面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在我国,文化认同感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取其精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的融汇与发展。《风味人间》通过一系列群体对于美食的缔造,传递人间温情,这份温情将人们彼此联系,中国的美食与世界其他民族美食的不约而同,体现了我们的美食文化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民族与国家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

1.2.2 国家发展的必然

截至目前,我们国家早已成为全球重要经济体,每年为国际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日益提高,在这背后离不开每个奋斗的中国人。而让每个中国人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对文化的认同感让华夏儿女紧紧团结在一起。

在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中,导演组利用美食这一人们生活的慰藉,还原了海内外华人对乡土国家的记忆,从而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在政策的引导下,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共同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国家富强的中国梦。

2. 《风味人间》如何建构民族文化认同感

2.1 媒介的民众化转向

格雷姆提出文化精英,政治精英,学术精英以及媒体精英认为普通人接触媒介可以获得文化、创作和参与机会。实际上普通人之所以会入媒体的法眼,有时是因为其个人和职业为媒体节目所认同,有时是因其迸发的能力为媒体节目所认同。在我国,由于近些年来普通人是媒介市场的巨大消费者,导致了媒介由于考虑受众内容开始亲民化,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媒介的信息制作传递过程中,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递者。

《风味人间》延续了陈晓卿团队以往讲故事的风格,将美食与一个个人物故事紧紧串联。以第一集为例,介绍完了徽州的腌制火腿后介绍西班牙的酒窖储藏火腿,介绍完甘肃曼山洋芋搅团后开始介绍法国的阿里高和瀑布土豆泥。食物不仅仅是食物,当它与民众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是促使人们对自身产生认同感的源泉,正是由于这样,民众参与媒介的过程,又使得媒介拉近与受众的感情。

2.2 媒介传播中故事化的表达方式

所谓故事化,就是在描述事物的过程中,更侧重于情节的跌宕起伏,从而阐发道理或者传递价值观。在《风味人间》的叙事结构中,导演建构并维系了一个能够支配和容纳人们行为的有意义有秩序的美食文化世界。通过刻画日常生活中人们与食物的联系挖掘这背后的深刻真实,揭露平常生活背后蕴含的普遍人性。

2.3 独特的视听语言

法国著名哲学家马赛尔·马尔丹说,所谓影片的节奏并不是指各个镜头放映时间的比例,而是指每个镜头的延续时间适应于该镜头所能引起并使观众感到。《风味人间》中导演采用精彩绝伦的视听语言,为观众呈上了一份视听美食盛宴,其最重要的是采取了仪式化的表达方式和暗含隐喻的创作技巧。

2.3.1 仪式分享

在凯瑞的“仪式观”中,人们借助对事实经验与意义的分享、传承以及强化,整个社会、民族、国家得以维系与发展。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对地缘与血缘关系的日益淡薄,使得民族国家作为“想象的共同体”,其凝聚力往往来自共同的文化观念,亦即民族文化认同感。比如说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这仪式化背后的深情厚谊让我们联结成一个团结的整体,获得对民族群体国家的归属感。

《风味人间》进一步放大这种归属感,导演通过优雅慢镜头的拍摄、诗意的旁白、光影交错的摄影,关于食材、择菜、烹饪、饮食、配菜背后的故事,将这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创造出仪式感。这些画面的呈现,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便能感受到食物背后的故事,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感,实现人与食物的联结与人们对生活的认同。

2.3.2 价值隐喻

《风味人间》第一集开始旁白就是“从平原到荒漠,从山地到海洋,穿越四季越过山海,寻找风味之旅”画面呈现的是中国多种多样的地貌山形,这里说明了导演的倾向,即寻求自然真实而客观的呈现。无独有偶,从第一集开始,就出现国外食物的镜头,比如从太湖螃蟹到艾瑟尔湖大闸蟹,体现了食物融贯中西,传递出中国不是孤岛的信念。一方面说明美食是文化相融的良好通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专业性的价值隐喻,它让中国食物再一次掀起美食热潮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家庭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的思考并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美食文化。

3. 民族认同感建构效果如何

3.1 好评如潮,也不乏批评声音

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书影音评价平台豆瓣,截至2019年2月22日,《风味人间》评分为9.1分。《风味人间》官方微博拥有8万粉丝,基本上日阅读数量超过十万。这些数字客观体现了《风味人间》在受众心中的地位。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里面没有批评的声音,在豆瓣评论中,其中一条获赞111的评论说,就直接批评导演是又想说美食又想拍文化又想讲故事,结果都是泛泛而谈,素材组合不完美摆拍痕迹严重。大多数持批评意见的豆友都是从太重剪辑和视觉效果,内涵挖掘不够深三个方面进行批判。

3.2 国内引发热潮,国际知名度有待提高

诚如上文所说,在国内《风味人间》由于受众基础好,一经播出就引发人们关注热潮,媒体也对此进行纷纷报道,在评分网站问答社区都取得不俗成绩。但在国外知名影音打分网站烂番茄上没有风味人间,在IMDb上《风味人间》有8.2分。很显然,这说明国内纪录片国际化仍然有一段路程要走。

综上,可以说《风味人间》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建构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最初的历经两年的制作到微博问答选取网友心中最能代表家乡味道的食物,以及200:1素材精选的剪辑到最后播出平台的选择,《风味人间》体现了国人最朴素的家国情怀,利用美食这一元素,穿越山海融汇中西途径滚滚红尘让受众在万家灯火中感受岁月变迁分享食物的慰藉以及唤醒自身归属感。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而外网没有打分甚至打分人很少,这也给我们的主创团队就如何更好地让我们的文化走出去提出思路。

4. 有何改进的地方

4.1 内容讲述故事深度缺乏

人们从来都不会放弃自己对于故事的渴盼,《风味人间》延续了舌尖系列将美食融入平凡人物故事的风格。相较于《舌尖上的中国3》,《风味人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战,让观众对陈晓卿总导演系列的美食再次产生信心。但和七年前豆瓣9.4分的《舌尖上的中国1》相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东西方的连接,仅仅流于食物的制作与食材得来方面,对文化和人居的部分介绍有限;使用了众多“黑科技”诸如高速摄像机、超微观摄影、显微摄影,在进行视频录制的过程中创造了精美的画面却陷入了过于注重画面,场面过度调度摆拍明显的痕迹,使整部片子灵魂不深。

4.2 介紹的美食区域比较集中

在陈晓卿心目中,美食是有根的。在其著作《至味在人间》中写道:味觉里包含着乡愁、记忆。所以,在《风味人间》中,江南和中部的菜品出现的次数更多。作为一部立足全国的美食纪录片,各地美食应尽可能相等,让受众获得心理平衡。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建构不单单是针对哪一个区域而是大河山下所有的群体,人们在对自身文化产生极深归属感的同时相亲相爱。

参考文献:

[1]韩星,杨永亮.孔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01):89-91.

[2]成尚荣.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J].教育研究,2007(02):22-25+32.

[3]格雷姆·特纳.许静译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D]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11,5

[4]马赛尔·马尔丹.何振淦译电影语言[D]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文化认同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