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参与模式下乡村产业空间营造设计研究

2020-06-15 22:25马晓婷杨小军邵增力
艺术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间营造公众参与

马晓婷 杨小军 邵增力

摘 要:文章在界定乡村产业空间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德清县下塘村产业空间进行分析梳理,从而提出乡村产业空间中的公众参与模式以及产业空间营造设计策略,构建集农耕体验、民居养老、乡村文创以及商业配套于一体的乡村空间结构。通过复合產业空间功能、营造产业文化场景、优化产教互动体验三大策略,以丰富公众参与方式,实现乡村产业空间的活化更新。

关键词:公众参与 乡村产业空间 空间营造

乡村产业空间是乡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产业空间更新设计是公共空间改造中的创新亮点,也是乡村产业模式转变的支撑环节。当前,乡村产业模式单一,村落内生性发展力不足,产业空间中人群参与度低,导致乡村发展可持续力不足,乡村人居环境难以维持的问题。探索公众参与模式下乡村产业空间设计策略,将提高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的前瞻性,为乡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力。

一、乡村产业空间

乡村产业空间是承载乡村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是乡土资源、乡村商品、工商业组织等经济主体聚集、流通的枢纽{1}。乡村产业空间以产业类型区分,细分为第一产业——传统农业空间,第二产业——现代工业空间、特色手工业空间,第三产业——农旅结合下服务业空间三大类。

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村三产融合,促使乡村产业空间界限模糊、功能集聚复合。单一产业空间逐渐消失,产业空间现状存在相互融合的趋势,未来乡村将形成新型产业空间{2}。“1+2”产业空间是指乡村传统农业与手工业联动发展的乡村空间,包括农田空间、家庭手工作坊以及村集体生产空间;“1+3”产业空间是指以乡村自然资源为核心发展农旅产业的空间,包括体验农田、民宿农家乐等空间;“2+3”产业空间是指以乡村原有工业遗址为特色,发展体验旅游、文创产业的空间,包括产业遗址博物馆,文创商铺等空间;“1+2+3”产业空间的是指发展综合性村落,兼有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乡村公共空间。被复合利用的产业空间相互关联,为凸显空间综合效应、发展综合体经济,需要系统性、整体化地看待产业空间发展{3}。

二、下塘村产业空间现状分析

下塘村地处浙江湖州德清县钟管集镇西端,距离钟管镇约5公里,交通便捷。经济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塘村村域内有三条主干道和一条古河道贯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型村落。村内拥有蚕桑文化、缫丝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产业文化。村落产业结构丰富,产业种类繁多,农业以种桑养蚕为主导型产业,手工业以蚕桑纺织、酿糯米酒为特色。乡村产业空间多样,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1.第一产业空间生活化

下塘村自然条件优越,基础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耕属性强且耕地分布集聚。村内生产性景观资源丰富,具有片状农田、点状鱼塘养殖空间以及线状古河道等传统农业空间。宅前院后、村内村外皆有耕地,开门见河,背靠耕地,产业空间近生活化。

2.第二产业空间多元化

下塘村第二产业空间类型丰富,村内民居中许多为手工业空间,村域内外还拥有造纸厂、造船厂等工业厂房基地。形态多样的手工工坊、产业遗址还保留着特色产业文化积淀,且村内近年来注重产业文化建设,着力普及桑蚕和米酒等手工业文化。

3.第三产业空间单一化

下塘村村委会为主的行政中心、开展零售业的小卖部作为村内第三产业服务业空间。第三产业空间相对集聚,沿街分布、可达性强且场域开阔,但公共空间形式功能单一,缺乏可供村民驻足停留的休憩空间,因此服务业空间缺失活力与人气。

综上所述,下塘村具备多种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以及丰富的产业空间类型,有利于将农村产业转型与乡村环境更新设计深度结合,探索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空间营建的相关规律。在第一产业空间中需要关注原住民生活生产规律,以尊重村民固有活动来维育村落人文风情。第二产业空间是村内特色空间,有利于集聚人群,因此空间设计中需着重考虑不同主体的多样性需求。第三产业空间单一固化,需要创新人群参与形式,系统整理参与流程,把各种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综合开发。因此,乡村建设需要整合协调发展乡村内部资源{4},分析不同人群活动模式,构建满足公众参与的乡村公共空间,从本质上实现乡村就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产业空间中的公众参与模式

公众参与是指村域范围内的村民与相关人群参与到乡村设计、决策的过程。提高公众参与度即关注村落内部的需求,遵循人的需求与意愿,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实践规划。在规划中梳理人群共性需求,鼓励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多元决策的“全方位”公众参与{5};在营建过程中关注村民利益,保持客观、中立的视角,力求在各个群体中寻求最优的利益平衡{6};在空间设计中满足不同人群的共性需求,创新公众参与模式,真正提高空间活力,从而促进村民积极参与到规划的实践维护之中。

围绕产业空间中主要社群的交往模式,结合人群诉求与行为特征,构思公众参与模式。具体为:农业空间内由村民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村集体整合开发,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手工业空间中利用分时活动、复合功能等手法实现村民生产生活一体化;工业遗存空间中植入乡村文创,形成村民员工反馈、企业宣传管理的参与模式,促进产业转型;服务业空间中构建接待服务体系,拉近党群、政群关系,推进社会协同治理模式构建。综上所述,乡村产业空间中公众参与模式由内部原生性利益制衡与外部适应性发展模式两部分构成,田园综合体、民宿居住、乡村文创以及商业服务四大功能区块相互关联。结合下塘村村域现状,开展公众参与模式下乡村产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四、乡村产业空间营造设计策略

结合下塘村产业空间现状分析,笔者设想通过产业转型重构乡村产业空间。在乡村规划设计过程中,采用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理论{7},由产业重组的产业转型策略推导出空间重构的设计定位,以形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力空间。从乡村产业空间现状出发,重组乡村产业模式,重构乡村产业空间,依次划分农耕体验——农业食趣区、民居养老——民宿住宅区、乡村文创——创意制造区以及服务配套——商业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块。

1.复合产业空间功能

(1)遵循村民生活习惯

生产、生活空间重叠是乡村民居独有的空间特征。在保护乡村原有风貌,保留老宅原始结构的基础上,设定多层次的空间功能{8}。进行产住一体化空间改造,提出时间、垂直、水平三种混合模式以提高公众参与度。时间混合是指住房之间通过设置廊桥打通串联空间,以提高产业、人群沟通效率,廊桥围绕中庭置入庭院或生产空间,廊桥下形成围合空间,在不同时间段可交替生产、住宿等功能;垂直混合是遵循“上住下产”的典型村落生产居住模式,增加框架结构形成室内外过度的灰空间,便于生产晾晒与庭院休憩活动;水平混合是在庭院空间中保留自留地功能,形成开敞空间,在民宿空间中增加农事体验活动。遵循第一产业空间近生活化特征,尊重本地村民生活习惯,以促进人群生活、生产等活动交流。

(2)增加人群互动机会

在规划设计定位上,通过产业空间功能的叠加,将乡村造纸工业园区打造为特色文创产业园。实现造纸产业文化展示、创客办公场地短租、游客体验观光等多重功能。在公共空间设计中,依据不同人群参与需求,设计复合广场集会、运动健身以及休憩观光等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演绎出运动场、竞技场、大会场、晾晒场、小剧场等多种场景。在规划路线上注意人群分流,公众对空间路径的选择很大程度影响了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间中的互动机会{9}。结合原有厂房布局路线,强化厂房区块结构,设计支状路线,合理区分游客、村民路线。通过支路连接,增添人群选择路线选项,增加不同人群的互动交流机会。

2.营造产业文化场景

(1)融入民俗文化

设计基于乡村特色民俗文化的参与性活动,农田空间上依据农事八节,设定相应季节特色农事体验活动,满足认养、垂钓、采摘、种植、驯养等多种参与性活动。开辟出特色浏览路线“田园回廊”贯穿于各个节点,以回廊的形式唤起人群对农耕产业文化的共鸣。农田空间在满足村民活动的基础上,设置游客集散区、商品交易所等第三产业空间。构建农旅产业链的同时用民俗文化连接人群,促进村民与游客的互动,实现游居活动的联系。

保留乡村原有手工艺生产空间,结合乡村非遗文化开展民俗体验活动。通过疏解道路、整合宅院空间、更新建筑个体,来升级建筑功能,创新产商空间{10}。关注民居建筑间零散的公共院落,化零为整并重点塑造单元片区内核心景观空间,增添具有民俗元素的基础设施。结合下塘村特有民俗活动,设置竹林茶馆、民俗书社、老幼咸集园,由特色民俗文化来连接人群,从心理上培育人群归属感。

(2)融合文创理念

传承特色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文创理念,保留并改造乡村产业遗址。村域现存十余栋生产厂房,厂房结构完整、室内空间开阔,便于开展陈列展示、生产体验、休憩游览等活动。根据厂房结构特征置入相应文创定位的功能,内廊式结构厂房相对独立,设定为创客工作坊;内向式结构厂房集聚空间,设定为入驻管理中心;开敞式结构厂房便于人群视线互望、增加开展交流的機会,设定为活动体验工坊。在建筑立面改造上,协调周边风貌,呼应钟管镇上公共建筑,融入下塘村建筑风貌特色,采用红砖、木饰面为主的乡土材料,以唤醒乡村社区集体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在景观空间上,营造凸显传统产业文化的场景,围绕工业文化特色设置轨道花园,游客乘坐小火车进入工业区,沿轨道植草本植物用于手工造纸体验活动。从传统古法造纸的流程中提炼元素,运用于景观小品的内部材料组合与外部造型设计。变化形态演变出造纸园景观节点,景观设施既服务于游客认知体验与休憩观光,又服务于文创生产与办公休闲。整体以文化创新的理念,推动空间新型表现形式,以到达吸引人群、促进交往的目的。

3.优化产教互动体验

(1)创新体验形式

结合服务接待流程,针对体验时序进行设计排布。整合乡村入口与村委空间,重构接待服务体系,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村民广场、游客接待中心、茶馆驿站、红色广场以及村委空间,引导人群慢慢融入乡村环境。村民广场是入村第一空间,开敞的空间界面兼有村民迎接展示、游客停车集会的功能,是乡村空间的第一形象;游客接待中心由村内民居改建而成,作为入村大门连接村域内外,是办理事务进入乡村的过渡空间;茶馆驿站沿袭下塘村接待风俗,营造本土风情促进人群交往;红色广场是村委空间的外延,主要用于党建宣传,设计置入可移动、收纳的摊位装置,亦作为流动市场从而增加空间活力。

(2)丰富体验内容

根据空间性质、人群活动划分出滨河自然空间、农田半自然空间、村民公园人工空间三大片区,依次从村域边缘向居民区过渡丰富体验内容。在空间营造上,整合乡村边界资源,植入漫步交通网络以及休憩设施,形成用于村民健身、游客观光的滨河带状空间;在景观设计上,细分农田景观,根据空间性质种植属性多样的可食地景,促使农田空间植被层次丰富、景观趣味提升;在活动路径上,连接村域内外民居区与农田区,开展蔬菜学堂、农事体验、耕读研学等认知教育活动。围绕农副产品,生产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衍生商品,打造系统化的农业观光产业。

结语

从公众参与的视角重构乡村产业空间,是从未来乡村社区产业发展趋势、乡村社群对立平衡的需求出发进行研究。将传统农业空间升级成农业体验基地,特色工业场地塑造成乡村文创聚落,完善居住环境设施,打造产住一体空间,配以活力市场,构建公众参与视角下多元业态协同发展的乡村社区模式。乡村产业空间营造需要具体分析人群共性需求,重组、复合产业空间功能,注入具有认同感的乡村文化要素,实现乡村空间人群参与度最大化,以此打造出活态、可持续的新型乡村人居环境蓝图。

注释:

{1}卞广萌,程文.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产业空间的多维优化研究[J].农业经济,2017(6).

{2}岳芙.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苏南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王雨村,屠黄桔,岳芙.产业融合视角下苏南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10).

{4}郭艳军,刘彦随,李裕瑞.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2(9).

{5}李开猛,王锋,李晓军.村庄规划中全方位村民参与方法研究——来自广州市美丽乡村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4(12).

{6}许世光,魏建平,曹轶,魏立华.珠江三角洲村庄规划公众参与的形式选择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2(2).

{7}陈潇玮,王竹.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形态模式研究——以杭州华联村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6(3).

{8}杨小军,宋建明,叶湄.基于情境需求的乡村养老空间环境包容性营造策略——以湖州荻港村为例[J].艺术教育,2019(3).

{9}吴维凌.旅游村落居游互动型公共空间营造实——以何家村为例[J].装饰,2018(6).

{10}王竹,孙佩文,钱振澜,徐丹华.乡村土地利用的多元主体“利益制衡”机制及实践[J].规划师,2019(11).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村落动态保护机制及活化路径研究》(18BGL277);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基于公众参与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景观营造研究》(Y201942603)。

猜你喜欢
空间营造公众参与
装饰雕塑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镜与境
人文主义影响下的丢勒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关于现代绿色办公——空间营造与环境优化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