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补骨方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术后骨质代谢的影响

2020-06-17 05:48崔小东广东省开平市沙冈张立群医院开平529300
北方药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股骨骨质中药

崔小东(广东省开平市沙冈张立群医院 开平 529300)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大多是受突然的不可控制的间接外力影响,导致出现跌倒、下肢突然扭转以及受外力撞击而引起,加之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的骨质疏松,常导致发生粉碎性骨折[1]。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进步,外固定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上获得广泛的应用[2],但如何有效确保术后骨质代谢恢复正常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在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术后给予中药补骨方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骨质代谢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病史询问、临床表现、体征检查以及影像学诊断确诊;②均符合外固定术手术指征;③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肺肾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②严重糖尿病;③严重血液系统疾病;④参与本研究前6个月服用过影响本研究指标的药物;⑤拒绝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4.85±5.97)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4.85±5.9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入院诊断明确后均进行择期外固定手术治疗,如期正常完成手术。术后对照组给予钙尔奇碳酸钙D3咀嚼片(II)(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50029)治疗,2 片/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补骨方治疗,组方如下:龟甲、补骨脂、骨碎补、续断、桑寄生、熟地黄、怀牛膝、当归、白术、白芍和甘草各10 g,人参、川芎各5 g、大枣15 g。所有药材先冷水(500 mL)浸泡30 min,慢火煎至250 mL,倒出200 mL后加入冷水300 mL,继续煎至200 mL。分早晚2次服用,200 mL/次。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抽取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3ml,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日本HITACHI-7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骨质代谢指标检测,包括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血清钙素(BGP)。所有操作严格按照临床标准以及产品使用说明和试剂使用步骤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5.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 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骨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GH、IGF-1和BGP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趋势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骨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比较(μg/L,±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骨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比较(μg/L,±s)

注:a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表示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G H I G F-1 B G P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 3 3 3 3 3 3 3 1.2 7±0.3 3 1.3 8±0.3 5 a 1.3 1±0.3 1 1.5 1±0.2 9 ab 9 0.3 5±1 6.9 4 1 2 1.2 6±2 9.7 8 a 9 1.0 4±1 7.1 5 1 4 3.5 2±3 0.4 1 ab 1 3.1 4±3.2 1 1 6.2 7±3.4 6 a 1 2.8 9±3.0 6 1 8.5 3±4.9 5 ab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主要原因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群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在受力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位于股骨颈基底和股骨粗隆之间的骨折;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后不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而且若处理不当,受应激反应、感染等多重危险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致死率[3]。目前西医在临床上虽然通过外固定术能够有效改善骨折情况,但在骨折术后大多是借助功能锻炼和饮食指导以及服用钙剂等方式促进恢复,然而由于老年人体弱多病、新陈代谢能力较差,术后恢复效果并不理想[4]。

本研究通过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术后应用中药补骨方,方中龟甲能够益肾健骨、养血补心、补骨脂能够补肾助阳、暖脾止泻,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续断强筋骨、疗伤续折,桑寄生益肝肾、强筋骨,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怀牛膝补肝益肾、强壮筋骨、通经络,当归补血养血、活血散瘀、止痛,辅以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和抗菌消炎,再以大枣和甘草温和药性[5]。结果显示观察组骨质代谢指标GH水平、IGF-1和BGP水平均较治疗前和同期治疗后的对照组显著提高,BGP反映了骨更新率的速率,其水平越高则意味新形成的成骨细胞越活跃;GH水平的提高会刺激肝脏合成和分泌IGF-1,而后者具有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以及组织生长的效果,同时IGF-1分泌的增加还会刺激GH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促进骨密度的升高[6]。

综上所述,中药补骨方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术后骨质代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骨质中药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