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及对策

2020-06-21 15:31李珍珍丁庆伟
锋绘 2020年3期
关键词:重大疫情对策大学生

李珍珍 丁庆伟

摘 要: 重大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态,产生五种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重大疫情的现实影响、对重大疫情缺乏科学认知以及自身心理适应能力不足分别是重大疫情中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客观起因、主观动因和内在成因。高校可以采取知疫防疫、识谣辟谣,心理自助、身心调试,搭建平台、精准帮扶,系统推进、整体发力,帮助大学生建设积极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 重大疫情;大学生;典型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对策

1 前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蔓延成为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冲击。要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除了要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还要维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为抗击疫情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研究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因此,分析和探讨大学生在重大疫情事件中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原因并提出针对性举措,对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筑牢高校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具有重要意义。

2 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

2.1 认知问题

认知困惑,如: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过度关注疫情内容,异常敏感身体变化。

2.2 情绪问题

情绪波动较大,以负性情绪为主,如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愤怒、绝望、歧视等。

2.3 行为问题

行为异常,如反复消毒、洗手、量體温等强迫行为或者过量烟酒、孤僻疏离、过分依恋网络等不良适应行为。

2.4 躯体问题

身体不适,出现如失眠、胸闷、心慌、肠胃不适、肌肉紧张等躯体反应。

2.5 交往问题

人际冲突,比如因观念冲突导致亲子关系疏离,或者不愿意与他人进行线上或者线下交流。

3 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典型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客观起因:重大疫情的现实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实实在在又无法确定的巨大威胁和潜在隐患,大学生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引发了心理异常。

3.2 主观动因:对重大疫情缺乏科学认知

从心理学角度看,担忧和恐慌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对引起担忧和恐惧的突发事件了解不完整。一方面,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出现贫瘠;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认知角度可能出现偏颇。由于对医学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对疫情防控的了解不深入,大学生极易出现心理波动甚至过激行为。

3.3 内在成因:自身心理适应能力不足

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大、家庭和学校对心理教育的忽视以及自身缺乏相关锻炼,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弱。在重大疫情中,他们的日常外部环境秩序被打破,心理素质受到挑战,导致认知特性、社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受到影响,不能适应社会大环境而引起心理波动,最终产生心理问题。

4 重大疫情中大学生典型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4.1 知疫防疫,识谣辟谣

做到“知疫防疫”,要加强大学生对疫情相关医学知识的普及和防控力度,做到“识谣辟谣”,要引导大学生全面了解信息和做出理性科学决策。辅导员等老师要充分发挥“传声筒”作用,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通过线上发布信息和线上交流的方式,加强教育管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疫情防控意识,澄清在疫情知识上的模糊错误认识,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提升网络媒介素养。

4.2 心理自助,身心调试

辅导员等老师要充分发挥“中央空调”作用,与大学生畅通沟通渠道,通过点对点线上方式,提供人文关怀。引导他们调整认知接纳不良情绪,要让其认识到疫情环境下产生焦虑、恐慌等情绪是正常心理反应。劝诫他们形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充分保证饮食、睡眠和上网课,与“关注疫情”建立适宜边界。指导他们理性正视疫情信息,减少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建议他们适度开展身心活动,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或者身心自助放松练习,合理宣泄负性情绪。鼓励他们保持人际交往,与家人面对面沟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借助沟通工具电话、QQ、微信等和老师朋友线上交流,或者手写书信进行释放和倾诉。

4.3 搭建平台,精准帮扶

高校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大学生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线下要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测评室等平台,线上要依托网络媒体如官方公众号等,开展系列培训讲座、开通专业心理热线、搭建网络心理辅导平台等。心理老师和辅导员等要充分发挥“靶向药物”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筛选与甄别,注重分类引导,及时收集并强化跟踪管理,精准把握学生心理状况,实现一对一疏导。

4.4 系统推进,整体发力

要将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放在一个包括社会、政府、高校、家庭、医院的大系统联盟中,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系统推进构建心理服务体系,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整体发力。

5 结束语

重大疫情中梳理大学生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症下药提供策略,这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免疫力”,筑牢心理健康“防护墙”,确保高校疫情防控有效开展以及提升国家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04.

[2]陈虹.论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心理育人的社会心态疏导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20,(03).

猜你喜欢
重大疫情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总体安全观下的中国重大疫情安全治理战略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重大疫情防控中的作用研究
重大疫情背景下农村地区应急管理研究
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任务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