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的“新生”之路

2020-06-22 04:26魏董华
传媒评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共产党首歌密码

文_魏董华

新华社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微纪录片《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被评为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特别奖。作品在海内外总播放量达7.28亿次,收获点赞4036万,成为全网爆款。全媒时代下,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一次生动实践。从2019年5月9日第一次脚本策划会到9月27日片子上线,140多天的孕育,经历过焦灼和豁然、困顿和明朗,最终万流归海,成片一部,再回首,感慨万千。

寻找故事的“密码”

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回望新中国70年风雨历程,面对无数荡气回肠的故事、令人动容的英雄,到底该从哪里开始,又该如何描绘,为何而讲述?

新华社社长何平的一句话为我们点明了方向——要通过70年的宏大主题,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几个问题。

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我们的答案,是解题的“密码”。

我们以这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作为全篇故事结构、视觉呈现、音乐效果乃至最终推广宣发的主线,进一步突出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

确定主题后,如何讲好故事,是主创团队聚焦的重点。在前期数十万字的案头资料准备完成后,主创团队分成多路人马组织境内外数十家分社进行采访和拍摄。

一路赴辽宁采访老红军余新元和在北京的曹红雯,一路联系四川、西藏采访扶贫、汶川、桥墩烈士等故事,一路赴原子能院采访钱三强相关工作人员……随着采访深入,更多有血有肉的故事进入视野,也让我们为作品注入了更多“真实”的力量。

在采访老红军余新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老爷子简直就是“宝藏老人”。

余新元并不是他的本名,他13岁从地主家里跑出来,响应毛主席号召,参加了革命队伍,从此改名“新元”。7次重伤,子弹多次穿过身体,半个脚掌都打没了,每一次他都能重新站起来回到战场,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其中一次负伤是白求恩给他做的手术。也是在狼牙山上,他的小队也是五人小组,当时的情况可以说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同样惨烈,他本人也在重伤后从狼牙山摔下来,被一位老妈妈在山洞里照顾了80多天才活下来。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微纪录片《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宣传海报

拍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为了解钱三强与中国科技发展的故事,我们利用新华社遍布全球的几百家海外分社独家资源,采访身在奥克兰的钱三强之女钱民协以及在巴黎居住的九十多岁高龄的埃莱娜·朗之万-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外孙女)。主创团队克服时差和各种突发状况,与前方反复沟通,终于完成这场跨国制作。有网民评价片中两位老人亲身讲述的镜头说,“仿佛触摸到了当年那位爱国科学家滚烫的心”。

可以说,片中每一帧镜头都是团队耗费大量精力完成,比如桥墩无名烈士的采访,我们跨越西藏、四川、北京多地追踪调查;在映秀拍摄期间,我们遭遇暴雨引发的山洪,当地的通信基站被冲毁,高速公路也受到了影响,部分道路塌方;福建连家船民的拍摄需要有船在海上的画面,但我们遇上了台风……

一曲老歌的“新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是该片的主线,也是点题之笔。因此,这首歌成为整片的恒定元素。我们从这首歌入手,从主人公故事、视觉展示以及音乐效果等多个层面让这首歌更加丰满、立体,进一步突出该片的主题。

脚本创作和拍摄期间,我们始终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年仅19岁的曹火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为了探求力量与情感的源头,在纪录片拍摄制作期间,主创先后几次采访了曹火星的女儿曹红雯女士。

“读懂父亲,要从这首歌开始。”这是纪录片开头第一句,也是我们第一次去拜访曹红雯女士时,她有感而发的至情箴言。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不仅挖掘出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还将曲谱设计成为贯通全片的视觉线索。通过对这首歌的剖析和演绎,主创人员都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这首歌所表达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多种乐器和人声的演绎,令整首旋律不再是一个“标签”,而是让这首歌穿越时代,成为大家心中的“不老的歌”。

出乎我们意料的是,70年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在大江南北传唱不衰,可曹火星却从未在曹红雯面前演奏过这首歌。“他就是觉得,这是党交给他的工作的一部分,是他一个文艺战士应该做的事情。这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值得在孩子们面前夸耀。”

拍摄期间,当我们邀请曹红雯再一次坐在钢琴前,翻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曲谱,弹奏这段来自父亲与人民的旋律时,她深情说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与其说是父亲写的,不如说是人民写的”。

早在上世纪末,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先生就曾经为这首曲子创作过一版钢琴伴奏谱,其手稿一直收藏在曹红雯家中,与曹火星的手稿共同陈列在书架上,相伴彼此,互为时代的见证。

于是,曹红雯将杜鸣心先生版本的钢琴伴奏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手写版曲谱交给了记者。记者与曹红雯共同将这份沉淀着热血与时光的手写谱制作成电子版五线谱,成为这部微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让这首“老歌”有了新生。

当年过七旬的她,用沉淀着岁月沧桑的手抚摸着“新生代”曲谱,再一次奏响父亲的这首歌后,悠悠说道:“虽然我从未听过父亲演奏这首歌,可每当我弹奏这段旋律,总会想起他。”

一串神秘数字call出的宣发爆款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更好地完成作品,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而精心完成微纪录片制作的同时,主创团队对推广宣发也投入了巨大精力。在融媒时代,没有好的包装推广,再好的内容也极有可能被埋没。在否掉多个推广方案之后,我们回到了整个作品的主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句最广为传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除去歌词外,它的简谱是一串数字,像是一组“密码”,这不正是中国焕发新生的“密码”!

如何能通过这个“密码”与受众进行更有趣的互动,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

细数发现,这组数字正好11位,和手机号码一样!我们就此查找,通过分社联络沟通,将这个号码暂时收归,并且制作了一段联通作品的彩铃。

“哆嗦啦啦嗦啦哆哆啦哆唻……聪明的你,是否已经解开这段数字的秘密?这段熟悉的旋律,有没有带给你惊喜和感动?让我们一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送上祝福吧!”

一切就绪,一篇标题为《15665611612》的猜谜式微信从新华社官方账号推送后,受众的互动热情超乎想象,刚刚发送完毕,阅读量就突破60万,点赞留言近万。电话、短信等潮水般涌入这个号码……一个原本平平无奇的电话号码,成了全国人民疯狂打call的对象。

据保管该号码所属手机的同志即时反馈,从文章发出,手机振动就没停下来过,还收到了很多打不进电话的网友发来的短信,留言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正片上线,一篇似曾相识的《15665,611612!》出现了。乍看之下,还是那串数字,但多出来的逗号和感叹号其实对应并强调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承载核心主题的歌词,也就是对预告进行了完全解密。

谜底揭晓,后台网友或恍然大悟,或得意“炫耀”,微信端口顺利带起第一波互动热潮。与此同时,我们与各大兄弟媒体、多家经纪公司提前沟通的联合推广也在微博端口上线,迅速推起又一轮高潮。

一盆“好菜”借着有效的包装推广,走到了更多的“食客”面前。我们的作品成为当时网络最热话题之一,不少“90后”“00后”纷纷发来深受感动的留言;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也给我们发来思念祖国、为祖国祝福的话语。

从情感高度、思想高度、政治高度上寻找契合点和突破点,怀一颗赤诚之心精益求精地把故事讲好,讲到人们的心里去,是我们的初心。既坚持唱响主旋律,体现责任担当,又力图突破创新,牢抓受众目光,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正是这样的初心和追求,使我们不畏艰难,用情创作,最终获得受众认可,完成了一次“重大题材的全新探索”。

猜你喜欢
共产党首歌密码
共产党是好琴手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共产党一心为中国
密码里的爱
与毛泽东携手创建湖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湘籍英烈
就是这首歌
十谢共产党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密码抗倭立奇功
密码藏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