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空间营造的广州化学试剂厂更新研究

2020-06-22 08:00周可斌刘垚
中华建设 2020年4期
关键词:化学试剂广州园区

周可斌 刘垚

一、引言

广州作为传统的区域中心城市与改革开放的先驱城市,其空间发展已经由传统的增量构建转变为存量优化,城市更新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据统计,广州可更新的存量用地约598.32平方公里,其中大量分布的旧厂与村级工业园等既有城市工业区为209.68平方公里,占35.1%,其发展遇到了土地低效、产业低质等发展瓶颈,以加快构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与经济转型发展为契机,各类创新空间可满足产业高效升级与区域物质和内容的双重置换需求,也是释放产业空间供给、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强化创新基因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概况

1.更新背景

广州化学试剂厂成立于1965年,以化学试剂、精细化工品生产为主要产业。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不管是企业发展还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厂均已不适宜在原地发展。2006年,试剂厂被列入广州第二批“退二进三”企业名单。同年7月,试剂厂通过了“现有厂址作总部经济,并转型第三产业,生产基地迁出”的转型方案。《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明确提出鼓励对现状用地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的低效旧厂房采取微改造的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增加创新创业空间。

2.区位范围

广州化学试剂厂地块位于海珠区西南部,北临工业大道南、南临广州环城高速公路、西至金碧花园小区三期、东侧为瑞宝路,地处海珠区南部品质生活圈与规划的海珠创新湾中段,用地700米范围内分布有地铁二号线南洲站、东晓南站与广佛线石溪站,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为更新用地面积为41343m2。

3.场地环境

地块内现状共有46栋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7380m2,为上世纪60至80年代初建成,多为框架结构,层数大多在3层以内,最高为7层,整体质量较差。因试剂厂整体搬迁,现状建筑均已闲置。

三、产业发展与功能布局

1.广州产业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

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顶层战略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全力推进广州三大战略性枢纽建设的背景下,广州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IAB”计划,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形成数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实现人才智力、高端技术、金融资本等要素的汇聚。

2.海珠区深化产业功能布局的需求

《海珠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5 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海珠区未来打造以新型技术研发与应用转化为主要核心的国际科创枢纽,以“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大湾区产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的产业远景发展目标。并以数字经济为引领,构建面向未来的“5+3+4”产业体系,在空间布局上,重点打造“一区、一谷、一湾”,即琶洲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区、中大国际创新谷、海珠创新湾三大功能片区。

厂区所在的海珠创新湾定位为广州智能应用创新中心与广佛体验消费商圈,中段将充分盘活环岛路两侧大量工业存量用地,瞄准未来创新人才、创新总部的全方位发展要素进行配置,打造复合型与生态型创新价值园区。

3.基于科学研判的业态策划与功能提质

经市场调研,海珠区现有的创新发展空间容量有限,租金已与写字楼无异。为进一步降低创新产业的创业成本,促进创新空间的壮大发展,利用存量物业更新建设的低成本创新园区逐步成为了主要方式。2017年,广州化学试剂厂协同广州市番海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更新与运营主体,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策划与实施。

项目定位为O2park 创客公园,围绕“整治、改善、活化、提升”,以“双创”为指导思想,打造一个由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科技型企业集聚发展,高标准配套产业服务功能的综合性新兴产业园,承载跨境产业合作、创业孵化等产业功能(见下图)。

广州化学试剂厂更新后效果图资料来源:作者自摄于项目现场展板

在前期市场评估阶段,项目运营方建立了明确的企业筛选机制,由各专业机构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对合作企业的产业门类进行筛选,通过租金优惠等方式促进新型产业入驻,严控园区的产业定位。在把握区域发展趋势、地区产业需求,结合意向企业类型的基础上,确定以创新研发领头,形成生物医药、移动互联网、创新产业与数字传媒四大主导产业,高标准配置服务设施,辐射周边社区。以中央共享景观廊道为轴带,串联运营管理区、产业配套区、创新孵化区、总部经济区四大产业功能区,共建园区创新产业链条。

四、空间设计与环境更新

1.分类施策、新旧协同的建筑改造

秉承尊重现状、有机更新的微改造原则,规划在对每栋建筑进行功能与质量摸查的基础上,逐一制定建筑微改造措施,分为危房修建、保留修缮、局部改建三大类型。建筑微改造力求实现园区整体风貌统一,对改建程度较高的新建筑提升空间使用的复合性与灵活性,设置二层步道、平台与各建筑相连,强化多层次空间体验。保留与改造园区内的管道、瓶罐、水塔等部分工业构件,营造工业文化气息,增加园区的趣味性与场所精神。

2.人车分流、因地制宜的交通优化

基于原有厂区空间格局、空间条件,考虑创新产业的车流与人流通行特征,规划保留原有中央道路,改为承载形象展示、公共交流功能的步行长廊,在园区西侧利用外围空间新规划内部车行道路,采取“交通截留”的管控方式,实现人车分流。因园区空间有限,难以布置大规模停车场,则通过在园区环城高速立交桥下与金碧花园内分别设置共享停车场,既满足需求又提高了用地效率。

3.化整为零、美学引导的景观提升

项目保留现存树木,整理现状绿地,增强活动性。设计中央景观廊道、小型集散广场、景观绿地、都市农庄等多重开敞空间。沿中央景观廊道布置多个连续的,外观与老厂房管道类似的构架,可举行不同的主题活动,并体现工业遗迹的文化特征。构架装配的降温喷雾系统可提升夏天的舒适度,使其成为一处人性化、可停留的场所。对建筑外立面、停车场围墙与附属设施进行涂鸦创作,以艺术美化公共空间从而塑造特色。

五、结语

本文通过创新空间营造的视角,以广州化学试剂厂的更新实践作为实证案例,对既有城市旧工业区改造方式做了初步探索,提出四大重点策略:区位选址应临近城市中心,产业规划应承接区域发展规划与地区产业基础,用地功能应强调复合共享,空间设计应迎合创新群体需求,并注重场所特色营造。

以创新空间为媒的既有城市工业区改造是一种城市有机更新的路径,还需要对更新政策、开发模式、运作机制等层面作深入研究,并在总结案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为既有城市工业区的更新模式提供借鉴。

资助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9年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9ZB12;广东省现代建筑创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度自主课题,项目编号:2016AZ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0704800

猜你喜欢
化学试剂广州园区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化学试剂与耗材的管理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在学校误服化学试剂,究竟谁的错?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常用化学试剂的安全存放及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