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一线一课一得”的教学实践策略

2020-06-22 07:47杨鸿燕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杨鸿燕

摘要:“一点一线一课一得”是一种教学方法,更准确说是一种教育理念,抓住学科教学的重点,了解贯穿于各个年段和整本书、整个单元的学习主线,借助每一课的内容,不同年段学生都会有认知的提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内必须聚焦学科的核心进行质精量少的深度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学会使用教材,把教材当成教学的例子和凭借,延伸、超越、创新教材。教师需要做到:了解整本书和书中单元的语文要素,确定恰当的核心目标,合理使用教材进行课时调整,规划学习步骤设计教学策略。

关键词:使用教材;核心目标;教学策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4.003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4—0009—04

“一点一线”的教学法,以整组审视的视角去解读教材,对一个单元中零散的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在主题、体裁、题材及语言表达特点上寻找连接点,即训练点。以训练点为主线,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以有导向的阅读积累活动和有指向的生活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而进行的阶段性、系列性的教学活动。把一个单元的课程整合后分解,课时重组,以读写结合训练为落腳点,在单元目标的统领下,以达到集中力量、精准出击做到“一课一得”。下面以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为例,展示备课和授课的部分内容,对主题加以说明。

一、了解本单元题材类型和单元内容组织特点,明确单元语文要素

本单元编排的《桥》《穷人》《在柏林》是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桥》和《穷人》是精读课文,《桥》是一篇微型小说。为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和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作用,课后题先引导学生感受一波三折的情节中老支书的形象,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的作用。《穷人》一课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从对话和心理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再启发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在柏林》则是引导学生从思考战争灾难这一主题入手,反思结尾环境描写的深意。习作创编故事,与单元阅读要素有一定联系。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二、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本单元核心目标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但是学生们对于“小说”并不陌生。在教材没有改版前我们一直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名著阅读,第七单元人物描写单元,多是著名小说片段节选,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这次专门编排小说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依据学情和本单元的语文元素确定核心目标如下:通过整理人物关系梳理情节;通过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三、依据核心目标,进行课时调整

依据学生的认知发现特点和学力基础,围绕单元核心目标,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做如下调整。

表2

[课题 教学类型 核心目标 《穷人》 范例性文本 第一课时 学习字词,初读课文,通过整理人物关系梳理情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体会环境描写映照人物内心,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第三课时 环境描写练笔 。 第四课时 通过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桥》 自主性文本 第一课时 通过整理人物关系梳理情节, 体会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第二课时 抓矛盾冲突体会人物形象。 《在柏林》 检测性文本 1.通过整理人物关系梳理情节。

2.关注情节和环境,了解小说主题,感受小说构思。

《笔尖流出的故事》

习    作

第一课时 1.能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

2.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

第二课时 交流、修改、汇报。 ]

原精读课文《穷人》作为范例性文本,原精读课文《桥》因为人教版五年下册学过,所以定位为自主性文本,略读课文《在柏林》作为检测性文本,习作练习《笔尖的故事》。《穷人》一课之所以安排为四课时,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整理人物关系梳理情节”,学生把握小说内容的方法;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这样写的好处,进而指导写作。

四、规划学习步骤,巧用学习策略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中的传统课文,在部编版教材中如何使用?就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纵观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设计。奥苏伯尔曾经提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带着探究主题走向文本,老师要帮助学生去阅读,去比较,去分析,去理解文本,以加深对主题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真正实践这“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

(一)教学步骤规划。单元教学计划将内容重新划分成若干课时后,每个课时中的内容如何推进也要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为基本原则。将一个课时的主要内容转变成若干个学习任务,同时辅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提示,学生便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自定速度、自选方法、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学习任务的设计,一定要立足学生现有的基础,并具有可选择性。同时,学习任务不易过大或过小,应是学生独立或合作能够完成的。另外,每课时的学习任务不宜过多,应留有学生个体对任务本身、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的时间。

以《穷人》一课第二课时教学为例,因本课核心旨在在实践体验中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这样写的好处,进而指导写作。所以教师设计本课时重心放在文中“环境描写”部分。设计教学步骤如下:第一步,圈画环境填写表格;第二步,纵横观察梳理发现;第三步,朗读体会总结方法;第四步,拓展训练深化作用。

(二)教学策略使用

1.圈画环境填写表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场景的设置等都要围绕并服务于特定学科的特点和需要,并体现特定学科的精气神。”余文森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也指出:“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其次应该是形象的、具体的,它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空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本课时设计的圈画填表就是让学生在读小说的过程中有所关注,明确语文学习目的,在随着情节发展浮想联翩、情感起伏的同时关注作者的写作方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圈画后进行表格的填写为后续对情节的体会做铺垫,使学生由感性的认知转化和升华为理性的思考,以便于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验。

2.纵横观察梳理发现。平日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思维的浅层化:一是学生思维的依赖性,依葫芦画瓢;二是单一性,不善于全面地从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现象与本质、前因与后果、偶然与必然等诸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对材料进行分析发现单向性和片面性,缺乏辩证思维和立体思维能力;三是无序性,缺少自己的认知结构,建立不起来自己的知识系统;四是思维表面化,缺乏深度等。基于此,本课教学策略中设计让学生总结观察图表,在纵横观察中学生阅读材料、对比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有所发现,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表象中探寻本质、探寻前因与后果、探寻偶然与必然,多角度认识事物。

通过综合观察同学们自然能体会到作者把环境这样交替着、对比着写。桑娜的内心也是如此,看到微暖舒适的小屋—平和安静;看到屋外大海上寒风呼啸、波涛汹涌—忐忑不安;回到温暖舒适的小屋—感到安慰;听到大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心惊肉跳。她的内心随着环境的变化也在不停地起伏变换。由表及里,观察图表的目的是关注环境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探寻表象中的本质。

3.朗读体会总结方法。“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反复吟咏体会,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毛泽东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本段的学习在观察、发现后适时引导朗读,既水到渠成又在学生感情适切的情况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写作方法的理解—“环境描写就像一条线,串联并渲染着故事情节,把小说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推到读者面前”。

4.拓展训练深化作用。根据学生对知识的作用程度,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一般涉及感知活动、操作活动、认知活动、实践活动、欣赏活动、评价活动和创造活动等层次。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和水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一般又会经历感性水平、知性水平和理性水平层次。其中感性是一种表面的、模糊的、没有理由的初级认识能力,知性是一种初步把握事物联系及其规律的认识能力,理性是一种把握事物本质、能够做出适当判断和决定的认识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正是外部活动内化与内部活动外化两个双向转化过程,教学中设计拓展训练正是教学的完整性和层次性的体现,让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形成和情意发展得以实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孩子们一起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如同剥洋葱皮一样的学习也就是教學完整性和层次性的体现,然而他也只是在感性和知性层次徘徊,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让学生做出判断和决定增长学生的认知能力则需要深度学习——外部活动向内部活动的内化和内部活动向外部活动的外化,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形成和情意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本环节中教师出示了一则报道:汉口台北一路街头,凌晨一名的哥无意中用手机摄录下这感人的一幕:在凄厉的寒风中,一位年约50岁的环卫女工,沿着台北路打扫地上的落叶,她身边站着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女工扫到哪里孩子便跟到哪里。而女工扫一阵还要停下来抱抱孩子,给孩子取暖,并帮他擦去鼻涕。第二天记者了解到这位女工的身份——江岸区城管局西马环卫所清扫队汪先梅。她的丈夫也是该环卫所负责清扫垃圾的清洁工,汪先梅每天带着一起扫地的那个孩子是他们的小孙子,今年才3岁。随后教师让孩子们观察图,看人物、看背景、看环境,联想发生的故事,填写学习卡片中缺少的部分。并出示学习指南和学习卡片二,进行片段练习(图2)。

观察画面写片段练习,就是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到实处,进行有的放矢的读写训练过程。趁热打铁,孩子们运用本课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老师也可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学生们分享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这个教学策略的运用正是教育学生要关注社会现实,这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效落实的载体。李召存在《走向意义关照的课程知识观》中写道:“知识所具有的能够对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给予关照、护持、滋养的本性。”知识及其学习绝不仅仅只关涉儿童的认知活动,它与儿童的整个生活、整个生命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对儿童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都具有实质性的作用。“转识成智”就是要把知识及其理解转化为智慧和方法;挖掘和展现知识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道德、态度、品行,让知识升华为精神,凭借知识的意义而深化生命的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一点一线一课一得”就是紧紧围绕单元目标展开教学,首先需要教师细读、深读教材,读出教材的深意和内涵,读出自己的个性和智慧,这是深度学习的“物质基础”,教师这样做不是要讲得深、讲得透,而是要引导学生学得深、学得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方法。学科知识与思维方法和学科方法本来就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每一个概念与规律的得出,都自始至终贯穿着思维方法与学科方法的操作。因此,只有通过结合思维方法与学科方法的概念、规律教学,使学生在每一个概念、规律得出过程中真切体会思维方法与学科方法的作用,学科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掌握,思维教学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材解读的边界[J].新教师,2016(04).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熊梅,王艳玲.个性化教学单元设计: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探索[J].中小学管理,2013(12).

[4]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实践着力点:兼论推进课堂教学纵深改革的实质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1).

[5]邢红军.中小学思维教学的深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6(07).

.

Examples of Featured Less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ep Learning One point, One Line, One Lesson, One Gain

——An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Poor" in the Sixth Grade Book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YANG Hongyan

(Changchun First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Changchun  Jilin 130000,China)

Abstract: "One point, one line, one lesson, one gain" is a teaching method, more precisely, an educational concept,Grasping the focus of subject teaching,Understand the main learning lines throughout the years and throughout the book and unit,With the help of each lessonStudents of different ages will have cognitive improvement. In the limited classroom teaching time and space,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core of the subject and conduct deep learning with low quality and precision.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learn to use textbooks, use textbooks as examples of teaching and rely on them to extend, transcend, and innovate textbooks.Need to do:1.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elements of the entire book and units in the book;2. Determine appropriate core goals;3. Reasonable use of teaching materials to adjust class hours;4. Plan learning steps and design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rational use of textbooks; core goals; teaching strategies

[責任编辑:王 辰]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