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究

2020-06-23 07:42梁正荣
中华建设 2020年4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城市公园绿地

梁正荣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球温室效应愈加显著,使得空气温湿度随之改变,环境污染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公园绿地占据关键地位,能够有效推进城市发展。因公园绿地相对于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强的保护功能,且可以全面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所以其在城市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将公园绿地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其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希望有所帮助。

城市集聚了人口与资源,伴随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平衡性丧失会诱发城市生态危机。目前阶段,城市生态环境变化明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城市公园绿地具备综合性功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功能明显,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可观的生活与工作条件,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公园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十分有必要。

一、公园绿地在生物多样性中的保护作用

城市公园绿地是面向公众开放,能够为游人游憩提供必要场所,所以会设置服务以及游憩的设施。而在基础设施以外,城市公园绿地同样也兼具景观美化与生态健全等多种功能和作用,与城市居民需求相适应,逐渐发展成城市环境保护建设用地。为此,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具体状况也是城市环境整体水平的体现形式,能够将城市内部居民生活质量真实地反映出来。而且,城市公园绿地规模大小并没有具体规定。

1.城市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

在长期实践调查中发现,公园绿地的覆盖率较之于其他区域高很多,通常都在80-90%之间。而在城市环境中,除公园之外很难找到面积更大的绿地。所以说,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公园绿地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城市绿地主要的内容,城市公园绿地覆盖率也将直接影响城市内部的整体环境。

2.乡土植物比例不断加大

城市公园绿地内会种植诸多类型植物,且以乡土植物为主,均能够在公园绿地中健康生长,且种植比例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绿地,乡土植物公园绿地在很多城市公园内也保留了半自然绿地,增强了城市公园绿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使得更多生物获得了必要的生存环境,为搜集花卉资源以及保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为野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

众所周知,城市公园绿地内的植物群落机构十分丰富,与禽类生存食物链需求相适应。在城市公园绿地环境中,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特别是候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关键地位,为城市园林病虫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帮助。

4.有效保护古树与珍稀物种

在全面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以及濒危的物种。城市公园绿地为古树名木的生长提供了所需环境,所以建设工作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公园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保护作用

1.对城市温度加以调节

在长期实践调查中了解到,城市公园内部存在较多的绿地植被,特别是部分树木可以对温度进行调节。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大范围延伸,夏天温度明显提高。为此,大部分城市居民会选择公园乘凉,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园绿地内绿色植被的温度远远低于城市内部其他的建筑物。另外,公园绿地温度下降也会伴随空气向周边的建筑物循环流动,进而使得城市整体温度得以下降。在此基础上,即便空气流动性不强且无风,也会因为绿地温度低而使得空气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进而形成微风,使得周边环境的温度下降。需要注意的是,公园的规模越大,其绿地面积在调节气温方面的作用就越显著。

2.对城市湿度加以调节

树木是组成公园绿地的重要部分,而且树木本身具备蒸腾作用,可有效调整公园周边温湿度。因公园内绿地面积占比较大,所以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环境较之于周边也更具稳定性,具备更强大的调节能力。在具体数据研究中发现,较之于其他建筑物,城市公园湿度要高出25-30%,使其内部空气湿度明显提高,在城市居民生存生活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也显著提高。

3.吸收二氧化碳

众所周知,呼吸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伴随城市工业化快速发展,对氧气消耗量的需求明显增加,以确保燃料持续燃烧。长此以往,二氧化碳含量也显著增多,氧气量减少,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超过特定数值,必然会出现致命危害。为此,在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等相关气体排放的控制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并非仅为城市问题,同样也属于国际性难题,一旦温室效应不断延伸,必然会对世界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冲击。

而植物能够有效调节二氧化碳,尤其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后释放出新鲜的氧气。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属于重要的原料,其浓度越高,光合作用就越明显,能够释放更多氧气。在研究中证实,地球中超过60%的氧气均为植物释放,所以植物也被称作绿色加工厂。为此,城市公园绿地也逐渐发展成城市绿肺,内部的绿色植物为城市居民生存提供了必要帮助。

城市公园内部植物生长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可始终维持生态平衡,尤其是氧气供应。一般情况下,每公顷的公园绿地每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达到900 千克,而释放出的氧气量为600 千克。所以,在城市环境中,即便公园绿地的人均面积不大,同样能够对空气含氧量进行自动调节,确保空气的新鲜度。

现阶段,城市空气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引起了温室效应。而城市居民和绿地互相依存,如果不具备公园绿地调节的功能,必然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城市公园绿地能够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吸收并且大量释放氧气,使得城市内部碳氧处于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城市绿色公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4.吸收有害气体

工业化是现代城市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然而大气内工业排放物含量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人类与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特别是有害气体,像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与氟化氢等,使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威胁。而城市公园绿地则能够对有害气体以及物质进行吸收,对于光化学烟雾进行必要抵抗。

当前,对有害气体污染加以防止的方式有很多:(1)污染源的减少;(2)规划城市布局的时候,保证污染源厂家与市区距离更远;(3)环保产品推广应用;(4)充分利用植物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在以上方法中,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能够使其浓度下降,大气负担得到缓解,空气也得到净化,既经济又简单,而且绝大多数绿色植物都能够在吸收有害气体的同时不受侵害,尤其是公园绿地内部植物,吸收有害气体的效果十分理想。

通过公园绿地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一般可选用具有较强吸氯、吸氟和抗氯功能的植物,同样要注重植物养护的重要性。通常,植物吸收有害气体的功能与其叶片质地以及年龄等多种因素存在一定关联。春季与夏季植物吸收能力较强,而伴随其叶片的衰老与掉落,有害物质吸收量也会随之下降。为此,应在有害气体污染源周边栽种吸收与抗性较强的树种,进而更好地净化空气,有效规避污染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公园绿地在评价检测环境质量方面的价值也十分突出,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度远远超过人体,所以通过植物反常现象也能够准确判断环境污染程度。为此,可借助公园绿地对环境污染实施必要监控,并作为测评污染程度的指示区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公园绿地的优势十分明显。公园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观赏与休闲活动场所,同样具备较强的生态保护功能。为此,必须强调绿地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活动空间的同时彰显自身的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城市公园绿地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经历中断行为探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