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从不乱说

2020-06-23 03:23温鑫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慎言颜渊子路

温鑫

一个孩子,当他(她)第一声喊出“妈妈”时,全家人都会惊喜。因为他(她)开始拥有一个重要的技能——语言。

语言是一个人表达意愿感情的工具。但慢慢的,我们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俗话说“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很难收回来。因此,注重品德修养的人,说话都要三思而后言。言为心声,说话关乎修养。

为什么说话关乎品德修养?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曾子是儒家学派中非常重要的学者,著有《大学》和《孝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认为最重要的五种品德分別是“仁”“敬”“慈”“孝”“信”。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其中依然有“信”。

可见“信”是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道德准绳。读过《论语》,你会找到许多孔子关于“信”的言论。孔子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形式阐述一个道理,那就是“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把“信”这个词拆开就是“人言”,一个人道德修养、品味层次的外衣就是他的语言。

怎么说话才恰当?

首先,说话要有分寸。分寸就是适度,说话要符合适当的标准。生活中,难免情绪激动,说了一些过头的话。有的话过于直白容易伤人,有的话过分夸大而丧失了可信度。每说一次不适度的话,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都会降低一分。所以,我们在没有考虑成熟的时候,可以先选择不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三缄其口”。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张(颛孙师)向孔子请教获得官位俸禄的方法。孔子是这样说的: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孔子告诉子张为官要做到两点:“慎言”和“慎行”,谨慎地说,谨慎地做。这两点不仅是做官之道,更是做人之道。我们立于社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遇到难题时,我们先去思考,然后去推断,但不要急于下结论。如果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就选自己有把握的说,这就是“慎言”。

有时候,我们不仅要“慎言”还要“不言”。《论语·乡党》篇记载了这样一句话: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pián)言,唯谨尔。

孔子在父兄宗族之间,表现得是一副温和恭顺的样子,好像不会说话。当孔子到了朝廷时,就像是一个能言善辩之人。为什么孔子在乡党“不言”而到了朝堂却“便便言”呢?朱熹解释说“似不能言”,恰恰是孔子谦虚美德的体现。在家人面前,没必要侃侃而谈以显示自己有多高的学问。孔子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在这里“不言”正是他的美德。

说话注意了分寸,就能准确地把握内容;注意了场合,就能准确地把握时机。有时候,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所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子路是一位性格直率的学生。因为直率,所以说话就不分场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为此,孔子没少批评他。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其实,每次读到这段文字,我们不仅能看到子路的率真,还能看到他可爱的一面。面对老师表扬自己的同学颜渊,子路同学有些不服气,希望老师也能表扬一下自己。论勇武,颜渊肯定没法和子路比。所以在这个时候,子路故意把话题说到行军打仗。“子行三军,则谁与?”言下之意,颜渊是没有力气保护您的,您还得依靠我。

子路的求表扬,换来的是老师更严厉的批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像你这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我是不会和你一起的”。其实,子路有子路的优点,可是他说话选错了时机,故意插话,给当时的孔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说话再艺术一些,那么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

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这里的“文”指的就是文采,语言没有修饰,就不能流传很远。同样,语言没有修饰就缺少了表达的力量。我们在读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言论时,总能透过文字感受到一种磅礴喷涌的气势。入选初中语文课本的《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等文章都是语言艺术的经典范例。

语言是一个人德行思想的外衣,君子首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德行修养很高的人,他的言谈才能得体,才能言传身教,以为世范。

谈到说真话、做真人,国学大师季羡林有句名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这句话中包含着大智慧。

所以君子不乱言!要谨言,更要慎行!

猜你喜欢
慎言颜渊子路
慎思·慎言·慎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慎言
长沙市慎言
慎言
志向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