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地道”的假借字

2020-06-23 03:23孙竹安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造字鼻子小草

孙竹安

课文分析:

五下第三单元介绍了有趣的汉字。这个章节很有趣,没有一篇完整的课文,但是知识点很多,信息量很大,对于孩子们理解汉字的来历,学习汉字的构成十分有用。

作文设计:

这样灵活复杂的写作方法,孩子们不太容易驾驭,所以,小草老师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小题目:专门去找一找关于汉字造字法中的假借字的资料。从这个相对小一点的角度切入,就好多了。当然,老师也没闲着,给大家找了许多假借字,顺便让同学们学学这些字也是好的呀。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汉字更是推动文明发展最重要的一步,它是我们老祖先智慧的结晶。但是在造字时,有一种很不“友好”的方式——假借字。这是一种借用同音字表示新义的造字方式,说是借,其实没有一个会还的,被借的字只有一条出路——另造一个字。

最开始时汉字有限,用这种方法也是迫不得已。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些典型“案例”吧!

“反”和“扳”就是一对。“反”在甲骨文是这样写的:它表示攀岩,就是现代汉语中“扳”的意思。可当它被表示“相反”的意思占据之后,“扳”就被“反”踢出去了,可怜的“扳”只好在外“流浪”。最终,只能在成为形声字,才让“扳”住进了新家。可恶的“反”却反客为主,把别人的家变成了自己的家,它唱着歌跳着舞来庆祝这一场胜利。

还有“自”与“鼻”。“自”是“鼻”的本字,它被写成一看就是“鼻子”,画得还真像。但是由于后来“自”变为“我自己”的意思,不再表示“鼻子”这个本义了,“鼻子”只好远走他乡,在外面的世界四处碰壁。看着别的五官都有“家”住,唯独自己没有,他越想越生氣,越想越难受。不过万幸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也总算找到了,“鼻”字当成自己的“家”,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虽然汉字中的这种只借不还的方法很“不地道”,但也让中国汉字越来越发扬光大,让中国文明越来越声名远扬!

小草老师小点评:

举例证这种说明方法,我们在大多数说明文中都能看见,它有点类似写人写事作文中讲故事的方法,只不过故事讲得更精练罢了。这篇作文就是典型一例,它举了“反——扳”“自——鼻”这两对假借字演变的过程,很形象、很生动、很通俗。在修辞上,还用了拟人的手法,显得文字活泼有趣。

猜你喜欢
造字鼻子小草
小草的烦恼
逃跑的鼻子
小草受伤了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牛小草的牛
你的鼻子超级棒
小草也会疼
隋文帝造字
鼻子和嘴
造字・造词・造句——论网络语言的要素及其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