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种植中主要病虫害防治与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探讨

2020-06-23 03:28覃豪升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

覃豪升

摘 要 提升水稻产量及其品质需要科学有效地进行优质稻种植,实现水稻产业的更好发展。优质稻种植过程中,极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进行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以保证优质稻的健康生长及其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要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性,使产品品质更加理想,符合现代人们的需求,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优质稻种植;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

优质水稻相比于普通水稻而言,不但能够得到更高的产量,水稻品质也会更理想,因而需要有效进行优质稻的种植,以实现水稻生产的更好发展。在优质稻种植方面,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提升水稻产量及品质十分关键。因此,在优质稻种植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和种植农户需要对优质稻种植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加强重视,并系统掌握相关技术,加强对农药的安全使用,这样才能确保优质稻种植得到满意的效果。

1 优质水稻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现状

在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为能够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有效防治,需要对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加强认识。因此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1 优质水稻生长环境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其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致使水稻生长过程中所出现的病虫害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而优质水稻与其他作物混种,会导致水稻生长环境表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环境的影响会改变水稻结构。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病虫害也会产生相互作用,最终会导致新型病虫害出现,造成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影响其防治效果。

1.2 优质水稻品种对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优质水稻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与品种多样化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目前市场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稻市场的需求也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因而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传统的防治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且优质水稻育种也有一定问题存在,从而导致水稻生长中有各种病虫害发生,需要对这一点加强注意。

1.3 优质水稻用药对病虫害防治的影响

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有用药不合理情况存在。在目前优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很多种植技术人员只追求水稻的产量而忽略其品质,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及农药,而农药的滥用会导致水稻内存在药物残留,致使水稻品质受到严重影响[1]。

2 优质水稻种植中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优质水稻种植过程中有很多病虫害发生,在整个生育期里都要加强田间管理,在配方施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逆性。

2.1 优质水稻种植中的主要病害防治

2.1.1 纹枯病防治

在优质水稻种植中,纹枯病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这一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的秧苗期至抽穗期。纹枯病发生初期,水稻的叶片中会有椭圆形病斑出现,在病害感染程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病斑范围会不断扩展。水稻纹枯病一旦发生,要想得到理想的控制相对比较困难,因而需要从根本上避免这一疾病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可选择浓度为15%的井冈·戊唑醇750 mL对水稻植株进行喷洒,持续作业7 d。喷洒过程中要确保喷洒的均匀性。

2.1.2 稻瘟病防治

稻瘟病在水稻种植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其症状主要有穗颈瘟、叶瘟以及谷粒瘟等,通常情况下都是发生于叶片上。水稻生长过程中若感染稻瘟病,则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导致减产情况的发生,严重者会导致颗粒无收,因而需要对稻瘟病加强预防及控制,以防止水稻产量降低。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依靠日常田间管理。在水稻种植管理中,应当依据其实际生长情况,对于施肥量、品种及追肥时间充分明确。在开始进行水稻种植前,要选择抗病品种或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生长期间要有效开展晒田作业,并保证稻田能够具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在化学防治中选择的药物主要为胯菌·戊唑醇,将该药物以适当剂量进行喷洒,需要喷洒2次,时间间隔为7 d。在稻瘟病情况比较严重时,需要将药物喷洒间隔的时间缩短,一般情况下喷洒3次便能够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

2.1.3 恶苗病防治

水稻种植中,恶苗病通常是在秧苗期到抽穗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在水稻出现恶苗病后,水稻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明显较高,具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同时,恶苗病还会导致在根部有粉红色霉层出现。播种之前选择抗病品种或无病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可用25%施宝克4 500~5 000倍药液进行浸种消毒2~3 d,在浸泡时应当尽量选择比较阴凉的场所,换水3~5次。对于已经出现恶苗病的植株,可选择25%咪鲜胺乳油1 000~1 500倍药液进行喷洒,从而进行有效控制。但需要注意使用的及时性,在疾病出现早期便需要进行控制,因为恶苗病一旦加重,利用药物防治也很难得到满意效果。

2.2 优质水稻种植中常见虫害防治

2.2.1 稻飞虱

在优质水稻种植中的各种虫害中,稻飞虱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迁飞性虫害。这种虫害的为害发生在分蘖后期至收割期,以刺吸水稻汁液为主,还能传播黑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影响水稻生长和结籽,严重时会造成“落窝”,引起减产、绝收并降低品质。因而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应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就是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科学水肥管理并利用生物天敌防治;化学防治就是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在低龄幼虫阶段进行防治,每667 m2可用大功臣10 g和25%扑虱灵25~30 g,兑水60 kg进行药液喷洒。在喷洒时应注意其均匀性,并保证药液喷洒足量,确保禾苗中基部有一定药液,提高防效。

2.2.2 水稻卷叶螟

水稻卷叶螟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飞性虫害,这种虫害的为害发生在分蘖期至抽穗期,主要为害水稻功能叶,尤其是水稻的剑叶,造成减产,降低品质。在实际防治中选择的方法主要是以浓度为35%的氯虫苯甲酰胺兑水之后喷洒,从而对虫害进行有效控制[2-3]。

2.2.3 水稻螟虫(钻心虫)

水稻螟虫(钻心虫)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虫害,这种虫害的为害发生在分蘖期至孕穗期,在分蘖期发生为害引起枯心,孕穗期发生为害引起白穗,造成减产。在实际防治中应按发生程度进行防治,可用阿维菌素、毒死蜱、甲维盐和锐劲特等药液喷杀。

3 优质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使用安全

在优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除选择有效的防治技术及方法之外,还需要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既要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又要注意农药使用安全,这样才能够使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均得到理想的保障,从而使优质水稻种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具体而言,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3点。1)要注意农药的类型。在选择农药时应当注意在防治效果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对水稻影响比较小的药物,这样才能够使农药的使用安全得到保障。2)应当注意控制农药的使用剂量及次数。这就要求及时发现病虫害,保证低剂量及较少次数的农药喷洒就能发挥作用,减少农药残留。3)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注意进行防护,以保证种植人员的人身安全[4]。

4 结语

在目前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优质水稻种植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并在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及品质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因而需要有效进行优质水稻种植。为有效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水稻造成的影响,需要相关种植技术人员掌握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并确保农药的使用安全,以满足优质稻种植的需求及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云全.优质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19,13(6):18-19.

[2] 冷軍,杨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18(31):83-84.

[3] 龙美秀.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8(20):51.

[4] 李廷海.浅析优质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南方农业,2018,12(20):51-52.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
核桃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办法
赤苍藤人工栽培技术初探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