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保护策略分析

2020-06-23 03:28余盈许艳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余盈 许艳

摘 要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为进一步摸清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林木种质资源种类、资源分布情况等,宜黄县在全县开展了第二次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基于此,阐述了宜黄县林木种质资源情况,分析了当地林木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有效保护和开发当地林木种质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资源保护;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通过主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全面掌握了宜黄县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受威胁因素与受威胁程度等动态状况,为今后当地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1 宜黄县林木资源基本情况

1.1 野生树种调查情况

本次重点调查宜黄县树种20种(非栽培引进种),调查信息见表1。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由于自然、人为以及历史原因,原生植被群落逐渐演变成多种次生植被群落和人工植被群落。这些群落中,杉科(Taxodiaceae)、松科(Pinaceae)、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樟科(Laur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植物为建群种,树种资源十分丰富。

1.2 人工栽培树种现状

1.2.1 苗圃地调查

选择了三农花木园林、绿农苗木和绿野苗木公司三家具有代表性的苗圃开展调查。根据统计,三家苗木公司栽培苗木面积100 hm2,占全县苗木面积的2/3,主要栽培树种有紫薇系列、红枫系列、桂花系列、樱花系列以及无患子、南方红豆杉、罗汉松、梅、紫荆、竹柏和乐昌含笑等,种苗多为从外地引进,并没有建立档案资料。

1.2.2 主要造林树种调查

宜黄县人工造林树种主要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2001—2003年,该县退耕还林主要栽培了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苦楝(Melia azedarace)、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a)、秃瓣杜英(Elaeocarpus glabripetalus)等。对其中长势明显的植株展开了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调查,其中棠阴镇栽培的红心杉,7年生单株胸径为17.5 cm;百鹭洲湿地公园人工栽培的水杉最大胸径为45 cm,树高22 m。二都镇退耕还林地内的池杉最大胸径35 cm,树高15 m。

1.2.3 城市绿化树种调查

宜黄县城市绿化树种大部分为常见的园林植物,如香樟、桂花、银杏、秃瓣杜英、乐昌含笑、鸡爪槭、罗汉松、园柏等。

2 宜黄县林木资源保护现状

2.1 建立调查队伍

为加强对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全县范围内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与监测,确保当地的资源安全,林业局成立了调查组织机构和调查队伍,对宜黄县调查的主要植物进行踏查,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区内的资源情况做了一些保护工作,如挂牌宣传、定期巡护以及迁地保护。林业局和当地护林员都初步建立了调查监测队伍,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对当地资源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2]。

2.2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與建档工作

2000年,宜黄县组织了第一次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但由于调查信息年代久远,资源调查覆盖面较为狭窄,档案信息不全面。2018年,江西省组织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其中调查建档工作涵盖其中。各个管理部门发动力量,对当地的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经过树种鉴定、信息记录、照片拍摄、资料查询等方式,综合所有相关材料,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资源档案。

2.3 资源保护措施

2.3.1 设置警示牌与宣传牌

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及人流出入较多的林区入口设置宣传牌,主要宣传资源保护、森林防火等信息,提高周围群众的保护与防范意识。在一些容易触发火警及资源存在隐患的地区设置警示牌,明确责任与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当地护林员配合林业局承担日常巡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3.2 挂牌保护

资源调查中对价值较大的植物进行挂牌处理,挂牌的主要信息为树种名称、保护等级、相关介绍等,挂牌后能够提升民众对资源的认识。但由于宜黄县缺乏相关技术人员,大部分人对林木资源的认识不足,挂牌工作只能委托给专业院校及外地专家,导致挂牌覆盖率不高。根据估算,宜黄县古树挂牌率仅有约12%,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的森林资源没有进行挂牌保护。

2.3.3 建立资源保护信息平台

建立高效的资源安全保护网络,搭建巡护交流平台,保证信息快速送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将现代科技融入到林业资源保护工作中。资源保护信息平台建立后,快速将工作落实到人,利用GPS巡护系统,促使林业保护工作正规化、常态化、真实化,大大提高了资源保护的效率。

3 宜黄县林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制度不完善、人手不足

1)城市的不断发展导致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缺失。2)管理方面并没有完整的细则与法规,管理中容易出现漏洞。3)巡护人员有限,偏远地区难以实时监控,森林资源随时存在被破坏的风险。

猜你喜欢
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金头闭壳龟生物学及资源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北斗的数字秦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