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结对帮扶”解决小学生英语分化问题的策略研究

2020-06-24 04:00安徽池州市教体局教研室胡月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优秀生两极分化单词

安徽池州市教体局教研室 胡月华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阶段英语基础扎实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各阶段英语的学习方法优化和学习能力提升。由于受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笔者对池州市某山区县城小学进行了观察、调研,了解和分析小学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和对策,并提出利用班级“结对帮扶”的方法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希望以此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家庭家风家教良好,对英语学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除了课内英语学习外,还让孩子上英语课外辅导班;但另有一部分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平时家中无人监督学习,或因爷爷奶奶缺少文化,根本谈不上重视和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笔者认为造成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成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留守儿童增多

在该县城小学,学生“留守儿童”比例占班级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学生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学生的监护与家庭教育缺失,导致英语学习环境和英语学习动机的缺失。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必要的交流,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而英语学习是以积极的表达与交流等方式为主。因此,这些学生较难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对学好英语越来越不自信,英语学习成绩也随之慢慢下降,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消极心态。

2.学习态度的差异

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持积极、主动态度的学生能有效运用学习方法,热情参与课内外各种学习活动,并且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成效,形成良性循环。反之,持消极、被动态度的学生往往不愿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难以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学习英语的能力也很难得到提升,更无法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3.学习兴趣的差异

少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表现出畏难情绪,他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动力不足,也无法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4.英语教学课时少

该县城小学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这么少的课程设置往往会导致自律能力本来就不强的小学生很难养成课后复习英语的习惯,学习效果就不理想。

5.认可程度的差异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的鼓励和同伴的欣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动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都认定某个学生是英语学习的“失败者”,且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经常流露出这种认知倾向,长此以往,这个学生就会在英语学习上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现已成为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从师生与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结对帮扶”对于破解学生两极分化问题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二、“结对帮扶”的作用

“结对帮扶”是指同一个班级学生之间相互帮扶,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受到优秀生的熏陶、感染,也会渐渐爱上学习,爱上英语。优秀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分享给其他学生,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优生在帮扶别人的同时也有利于巩固自身的学习成果,培养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

三、“结对帮扶”的措施

1.人员安排

在实施“结对帮扶”措施前,教师应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当下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对子。主要由学优生去帮扶学困生,中等生之间相互帮扶,共同提高。优秀生由英语课代表负责管理。教师对他们的帮扶情况进行实时跟踪监督,提出意见与建议。在期中考试之后,对帮扶对象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帮扶的效果。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了解“结对帮扶”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帮扶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及时调研并根据评估中发现的不足,调整帮扶的内容和方法。

2.时间安排

每天大课间结束后为集中帮扶时间。平时结成对子的互帮小组可以根据实际自由安排帮扶时间。

3.内容安排

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英语半年后26个英文字母可能还认不全,所以由班上的学优生帮助这些学生,帮扶的内容从认识字母开始,然后是单词、句子、对话、课文,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字母的帮扶包括读音和书写,方法有默写和听写。一段时间之后,被帮扶的学生会觉得这种帮扶形式简单、枯燥,此时教师应当适时介入,和帮扶的学生一起调整帮扶内容,改变帮扶方法,做到因人施策,很快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四年级的张某某同学由于父母离异,跟着外婆生活,学习自觉性不强,贪玩心重,又缺乏有效的监管,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洪某某同学与他结对之后,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张某某同学很是抵触,不愿开口,也不愿动笔。洪某某同学为此也向老师抱怨,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帮洪某某同学一起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决定“投其所好”“量身订制”,用“玩扑克牌”的形式来练习。通过制作扑克牌来练书写,通过扑克接龙来练发音。经过两个星期的帮扶,张某某同学终于能正确地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读写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单词的帮扶主要是解决学生不会读、不会写的问题。教师让优秀生指导帮扶对象,根据发音记单词,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事半功倍。比如,班上郑某某同学一说到要背单词就哭丧着脸,吴某某同学接受帮扶任务后,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帮扶计划,让郑某某同学从认读、记忆两个字母的简单单词开始,像by,or,on,at等。 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引导和鼓励,重塑了帮扶对象的自信心。一个月后,郑某某同学上课也敢于读新单词了,而且每次听写的单词基本正确。

句子的帮扶重结构,对话、课文的帮扶重理解。这都需要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为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建议教师在每节课前5分钟安排一个口语展示活动,让结对双方合作对话或表演一个短剧,这样课后的帮扶效果会更明显。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过程,为提高写的能力,教师经常在课外活动期间组织手抄报比赛,让帮扶双方合作完成。为提高帮扶效果,教师要求学优生经常给帮扶对象设置小任务,一周左右出一次测试题,了解帮扶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帮扶方法。

四、“结对帮扶”的成效

在兴趣中培养,在任务中激发,在活动中加强。经过两年的“结对帮扶”,该校六年级两个班级英语学习的氛围浓厚多了,每天下午上课之前,在校园里总能听到六年级传出的英语的琅琅读书声;大课间时总能看到学生两人一组专注学习的身影。学生的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六年级的及格率由92.14%上升到95.7%,优秀率由41.07%上升到48.2%;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课堂上常能看到高举的小手、自信的笑容。郭某某同学,刚开始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通过帮扶,他欣喜地告诉老师自己开始喜欢上英语课了;以前英语考试经常不及格的汪某某同学也自信地说:“我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了,原来学习英语也不是那么难!”程某某同学,英语成绩中等偏上,自信心不足,但很认真,在老师有意识地让他作为学优生去帮扶别人后,不仅他的帮扶对象成绩有进步,而且他自己的英语成绩也稳中有进,学习劲头十足,还经常与老师探讨学习问题……

五、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设定切实可行的任务

给学生设定任务,让他们踮踮脚可以摸得到,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做好监督、指导工作

要督促优秀生每天坚持辅导,每天布置一个小任务,积少成多,使中等生和学困生慢慢进步。教师还要随时跟踪督导,提高他们的辅导效果。

3.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学优生不能高高在上、趾高气扬,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优越感。要让他们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在帮扶学习的路上作为领跑者,要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热情地拉着其他同学的手,一起往前跑。而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说,他们只是暂时跑慢了,同学拉他一把,大家共同前行。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相信通过“结对帮扶”, 让小手拉着小手,一起行走在英语学习的大道上,必将缩小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和进步的目的。

猜你喜欢
优秀生两极分化单词
基于数据和统计证据的初中体育优秀生成才路径研究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浅析小学数学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Playing with / i? /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