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腹泻小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24 03:55袁翠红汪为聪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患病率次数性状

袁翠红,夏 美,汪为聪

(1.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2.安徽医科大学巢湖附属医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小儿腹泻是由易感、感染及非感染等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的儿科常见消化道疾病之一,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影响患儿成长发育,重则昏迷、休克,威胁患儿生命安全[1]。而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腹泻患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自理能力弱及治疗护理依从性较差等,不仅加大了医护人员工作难度,还使患儿治疗的周期延长。据调查显示,家长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在治疗护理患儿疾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协助医护人员,使患儿住院周期明显缩短,因此,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与康复[2]。本研究为探索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腹泻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8年1月—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尝试将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在腹泻患儿的治疗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中国儿科病腹泻诊断治疗标准[3],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儿科2018年1月—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为目标人群。纳入标准:(1)急性腹泻,即病程<2周;(2)6个月≤患儿年龄≤4岁;(3)患儿家长了解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贫血;(2)合并重度营养不良;(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4)家长参与度低。最终选出符合的110例患儿,按照收治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7例,平均年龄(1.43±0.27)岁;观察组:男 29 例,女 26 例,平均年龄(1.54±0.26)岁。对照组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人,高中或中专11人,大专及以上42人;观察组患儿家长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人,高中或中专12人,大专及以上39人。两组患儿性别、年龄、腹泻病程及患儿家长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根据两组腹泻患儿病因及脱水程度给予抗感染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即在腹泻患儿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以专题讲座、床边指导等形式进行腹泻知识宣教,并发放宣传手册,以巩固患儿家长对腹泻相关知识的掌握,便于家长护理患儿。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即在患儿家庭卫生状况及家长文化水平等基础上,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个性化健康教育,教育形式与方法灵活多样(专题讲座、宣传手册、微视频、现场演示、个案讲解等),具体内容包括:(1)个性化入院须知宣教:护士在介绍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儿科病区环境要求等前提下,针对患儿特性进行个性化入院宣教,如“好动的患儿卧床期间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使家长在知悉安全隐患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2)个性化腹泻知识教育:结合引起患儿腹泻具体病因,向家长讲解引起腹泻的原因、发病特点、全身症状、大便特点、治疗及预后等,使家长了解疾病知识并协助医护人员观察患儿临床症状。(3)个性化喂养指导:护士结合腹泻患儿喂养的方式及临床症状给予家长个性化指导,如母乳喂养的患儿住院期间不中断母乳,但对添加的辅食要减少,必要时暂停;人工喂养的患儿给予稀释的牛奶或米汤,以减轻腹泻症状。(4)个性化患儿皮肤护理指导:在遵循保持患儿臀部及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爽的总原则下,通过对患儿皮肤的评估,护士对患儿家长采取个性化指导,如已出现臀红的患儿应指导家长涂抹适量紫草油,对出现尿布湿疹的患儿涂抹适量氧化锌乳膏或制霉菌素。(5)个性化心理疏导:家长的情绪会影响患儿的情绪及治疗效果,因此针对不同家长的心理状况,护士给予个性化心理疏导,达到及时减轻或消除家长紧张、焦虑或恐惧心理。(6)建立微信群指导并回访:护士借助微信群实时了解每个患儿的情况,并给予家长理论知识或技术指导,出院后1个月内跟踪回访并了解患儿情况。

1.3 评价指标

评价腹泻患儿排便次数与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患儿出院后1个月内腹泻患病率。家长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课题组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腹泻知识(40分)、喂养方法(20分)、皮肤护理技术(20分)及与患儿沟通(20分)4个方面,总分100分。综合评价家长知识掌握程度并分4个等级: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规定合格率=(优秀人数+良好人数+及格人数)÷总人数×100%,以合格率评价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士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跟踪回访,统计并计算出院后1个月内患儿腹泻患病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描述;显著性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均数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比较

通过对两组腹泻患儿干预后,观察组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比较(±s,天)

表1 干预后两组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比较(±s,天)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大便性状改善时间tP排便次数改善时间2.08±1.06 3.46±1.05 6.86<0.05 3.52±1.65 4.79±1.37 4.39<0.05

2.2 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合格率为94.55%,对照组家长为72.73%,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2.3 腹泻患儿出院后1个月内腹泻患病率

出院后1个月内以患儿腹泻1次以上为统计数,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观察组患儿患病率为1.81%,对照组为10.91%,对照组患儿患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发病率在我国仅低于小儿呼吸道感染病[4]。据流行病学统计,所有儿科致死疾病中,小儿腹泻位于第四位[5]。小儿腹泻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特点为大便性状改变且次数增多,伴有轻、中、重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6],临床上目前对腹泻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为主。家长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是患儿的陪护者并协助治疗护理,因此,患儿家长掌握腹泻治疗护理知识对患儿康复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孙燕等[7]研究结果一致。将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在腹泻小儿护理中,护士结合患儿治疗护理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增强了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家长充分利用与患儿的亲情关系,在主动对患儿开展健康教育及培养患儿健康生活方式过程中,既有效地发挥了家长对患儿的呵护能力[8],又减轻了患儿的焦虑、紧张情绪[9],从而提高了患儿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10],缩短了患儿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与苏小红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在腹泻小儿护理中,护士根据腹泻患儿病情及患儿家长的文化水平灵活运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如专题讲座、床边指导、发放宣传手册、推送微视频等,给予家长健康知识教育及技术指导,以不断巩固、强化家长健康知识,从而提高家长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齐红梅[12]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家长在主观上认识到预防腹泻的重要性,在家庭日常照护中会主动督促并培养患儿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阻断了腹泻的致病因素,从而使出院后1个月内患儿腹泻患病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将个性化健康教育应用在腹泻小儿护理中,在提高患儿家长对腹泻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培养了患儿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缩短了患儿病程,提高了患儿治疗效果,降低了患儿出院后的腹泻患病率。由于本研究时间较短且主要针对部分急性腹泻患儿,不具有广泛代表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患病率次数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羽叶三七植物性状及生长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