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超越及其理论旨趣

2020-06-27 14:01聂时梦刘宝杰
西部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

聂时梦 刘宝杰

摘要:费尔巴哈把宗教从“彼岸世界”拉回“此岸世界”,提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相反的人本学宗教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蕴含着新哲学思想的马克思宗教观。他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超越体现在:宗教产生有现实根源、认识论根源,是人的社会性实践关系的产物,它的彻底消亡在于消除其产生的社会基础。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理论旨趣在于冲破单一学科的束缚,实现多学科的结合,蕴含阶级分析的历史方法及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

关键词:费尔巴哈;马克思宗教观;人本学宗教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5-0005-03

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内容丰富,在欧洲宗教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瓦特夫斯基针对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说:“这是一本鼓舞人心的著作,也是一本很有独创性的著作,它关于宗教的看法,几乎没有人这么说过,也几乎没有人这么激情澎湃地说。而且,几乎没有人这么尖锐地、系统地责难神学。”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成为马克思宗教观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本文围绕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超越问题作一分析。

一、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宗教是人根据自己的形象构建出的一个“完满”的形象。为什么人不在现世中求得真正的解放,非要构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费尔巴哈给出了人的认识性来源:“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这种依赖感的对象,这个为人所依赖,并且人也感受到自己依赖的东西,本来无非就是自然。”自然是形成宗教的最初形式,人们在自然中获取生存所必需的生活、生产资料,人离不开自然,但另一方面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人们对于那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充满恐惧和敬畏。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情感需求,人需要对自然界中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寻求情感寄托,于是人从自己本质中抽象出一个完满的“类本质”作为追寻的对象,“类”是一个包含所有个体存在的整个的、无限的、至上的存在,这决定了人们自己不可能成为这个“类本质”,只能心理上寄托于宗教“完满”的存在。费尔巴哈自然宗教的“类本质”概念向人们揭示了宗教的源头是人,他把宗教从“彼岸世界”拉回到“此岸世界”,费尔巴哈宗教思想超越前人之处在于他从认识论角度揭示宗教产生的来源,而不是像十八世纪孟德斯鸠等人认为单纯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就能消除一切宗教的看法。

在自然宗教时期人们寻求宗教是用来逃避现世的苦难,追寻无限的自己,但随着宗教的制度化,宗教被教会控制,人们发觉自己成为政治社会的奴隶,此时信仰宗教不再是自由的、自发的,而成为义务的、强制的,宗教成为统治人、奴役人的工具,成为人本质的异化。“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是理性、意志、心……在人里面而又超乎于人之上的属神的三位一体就是理性、爱和意志的统一。”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置于所有人共有的自然共同性之中,提出神的本质就是人三位一体统一本质的异化,人的理性、意志和存在是有限的,但人的想象力无限,人可以把自己有限的理性、意志、存在放在无限的想象中,成为全知、全能、全在的基督神,神的全知、全能、博爱就是人的理性、意志和心的异化,费尔巴哈宗教思想中的人是从基督教中羽化出来的戴着神学光环的感性的、抽象的人。宗教是人本质的自我异化,宗教意识是人的类意识的异化。自然宗教时期,人们由自己的本质幻想出“完满”神的形象,是对宗教的自由信仰,现在却成为异化的宗教意识,成为支配自己的對立面,这必然要求人们抛弃这一异化的宗教。费尔巴哈认为消灭宗教的方法是成就爱的宗教:“爱的宗教……是怎样的一种宗教呢?……它可以使人在爱中找到自己感情的满足解开自己生命的谜,达到自己生命的终极目的,从而在爱中获得那些基督教在爱之外的信仰中所寻求的东西。”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消除宗教对人的分离状态,他试图用“爱的宗教”去代替信仰上帝的宗教,用对人的爱去代替对上帝的爱。费尔巴哈所谓爱的宗教并没有真正消灭宗教,只是以你和我之间抽象的爱作为宗教消亡之后的社会状态。

二、超越费尔巴哈宗教思想基础上的马克思宗教观

费尔巴哈提出人创造了宗教以及宗教的本质是人本质的异化等这一系列观点深刻影响着马克思,让马克思在人本学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这成为马克思宗教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但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宗教思想之处在于他不止于停留在什么是宗教,还深入思考宗教为什么会产生,以及如何现实地消灭“锁链上的花朵”。

(一)关于宗教的起源:宗教产生有现实根源、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超越体现在关于宗教的起源上。费尔巴哈仅从认识论方面提出宗教不是人们在天国所做的雄辩,而是心理上寄托自己“完满”存在的神的反映,马克思立足现实物质基础,提出宗教的产生还有深厚的物质生产力和社会化根源。他站在人创造宗教这一思想之上又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明确提出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它的社会基础是“颠倒的世界”,原本国家社会是人的世界,但现实却是“轻视人,使人非人化”的世界。人类不仅依赖自然,还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同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外加当时人们心理认识的有限性和愚昧性,对于社会现象不能真正做出科学的解释,只能将社会同自然一样赋予神的神秘性,因此宗教成为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一切宗教都是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但其实所有关于宗教的期许都是源于人们现实生活的缺失,并非唯心。私有制的存在使人们经受剥削,迫使人们只能在遥不可及的天国幻想中寻找超人,但找到的只能是自身的假象。马克思提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自此,马克思由对宗教的批判转为对苦难尘世的批判,超越了费尔巴哈仅将抽象的人看作宗教的创造者,未看到宗教产生的真正现实根源的局限性。

(二)关于宗教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实践关系的产物

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超越体现在关于宗教的本质上。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不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理性、意志力、心的三位统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宗教是人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关系是人本质的直接规定和体现,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实践观点的提出表明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真正不同在于马克思用社会关系的实践性来替代费尔巴哈纯粹的、抽象的“爱的宗教”。马克思用实践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方法提出既然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那要废除宗教,抛弃幻想,实现人的解放,就要抛弃锁链上虚幻的花朵,抛弃产生这一幻想的处境,使人作为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只有从实践出发改造“颠倒的世界”。宗教灭亡不只是废除宗教本身,还要废除产生宗教的这一世界,由此,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体现在不但批判异己力量的宗教,更立足实践,批判产生宗教的政治国家,只有对政治国家中私有制的彻底批判,消灭私有制,人才成为现实的人,人的社会关系才合理,只有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合理正当时,人们的期许会转向现实社会,观念中的宗教才会消失,而当人们作为自由的人改造自然社会时,宗教的面纱才会被揭开。此时可见,马克思在批判宗教时提出的人已超越费尔巴哈人的概念,不再是抽象的、离群索居的人,而是生活在自然和市民社会中“现实的人”。

(三)关于宗教的消亡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超越体现在关于宗教消亡的看法上。费尔巴哈主张以“爱的宗教”即人与人之间的爱来替代人对上帝的爱,继而实现对宗教的消灭,但费尔巴哈的爱是抽象的人际关系之间神秘的爱,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原理,提出宗教既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那消灭宗教就不能是简单地说教和道德命令,唯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只有当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后,宗教的神秘面纱才会被真正地揭开。同时马克思提到宗教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那它的消除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必然存在一个历史持续的过程,那些主张宗教“自行消亡”,将宗教“政治化”,只对其进行理论的主张必定是荒诞的,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他主张革命,只有使用暴力革命消除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消除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宗教才会彻底消亡。

三、马克思宗教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的理论旨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建立在对前人思想批判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在宗教的产生根源、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消亡方面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超越,完成了自己在哲学体系上的初步转变,通过对宗教思想的批判,马克思逐步建立起唯物史观,通过对人本质的揭示,形成了实现人自由发展的思想。

(一)马克思冲破单一学科的束缚,实现多学科的结合

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宗教思想,从分析宗教产生的世俗基础达到唯物史观。马克思比费尔巴哈“高明”之处在于马克思分析宗教产生的现实基础时发现宗教产生是私有制剥削劳苦大众的结果,认识到宗教产生的根源是社会矛盾、社会制度,消除私有制度才是批判宗教的正确方向。消灭私有制,使人不抱幻想地活着,这一发现使马克思的研究视角转向了现实私有制度,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为马克思日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开辟了思想道路。马克思自此分析到是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雇佣劳动制,使人们逐渐与自己的劳动发生异化,最终导致人与人异化,现实生活中只有自私自利的人和无休止的劳动,人们只有在不劳动时才感受到本身的存在,只要劳动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成为人与人分离的对象,人们不得不在天国寻找新的慰藉。科学揭示宗教产生的来源使马克思研究学科的范围扩大,突破哲学的单一学科束缚,实现多学科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唯物史观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方法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又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是建立在对唯物史观的发现基础上的。

(二)马克思突破人的异化性质,蕴含共产主义思想萌芽

马克思对于宗教是现实的人的真正异化思想同时蕴含实现人的真正自由自觉的活动,有着促进无产阶级解放的共产主义思想萌芽。马克思借助费尔巴哈的人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到社会主义“是从把人和自然界看作本质这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现实的人具有人类意识,如果马克思不对费尔巴哈基督教彼岸世界进行批判,就不能把自己的哲学思想拉回到此岸世界,如果不对宗教进行批判,就不能终止人对天国的幻想,不对现实的人的存在进行无限的探索,就不能进行人的解放的现实运动。马克思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哲学理论的最终归宿是为无产阶级求得解放,但这一切学说都建立在一个前提基础上——对宗教的批判。没有对宗教的批判,就没有之后对异化的批判,也不会有他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探索新世界观的起点,宗教批判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运动存在某种联系,追求人本质的复归,保存以往全部历史的发展成果,赋予人在自然界中通过能动地生产活动使自然界变成属人的社会,变为现实的自然界的能力。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的前提下一步步前进,不断超越前人的思想,不断创新自己的理论,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三)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功能,蕴含阶级分析的历史方法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到:“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邏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马克思提出宗教是具有社会功能的,是人们生活中求得慰藉的妙方,同时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资产阶级借以宗教来支配人民,带给人民虚伪的现实和来世。恩格斯提出宗教也有积极一面:路德实行宗教改革时正是借用宗教的外衣来给平民提供一种思想武器。故应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和阶级立场来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功能,当阶级运用宗教推动社会发展时,宗教起积极作用,不能简单理解为剥削阶级运用宗教就是起阻碍作用。辩证地看待宗教社会功能,是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的合理诠释。

四、结语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宗教思想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宗教观:宗教是人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一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在宗教的发展中逐渐被自己幻想出的宗教所支配,成为异化自己的对象。为此,要在唯物论指导下看到宗教的私有制根源和现实社会矛盾,在阶级分析法下透视宗教的正反社会功能,在实践批判中运用革命的方法打破宗教束缚,才能实现现实的人的自由与解放,构建人与人平等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作者简介:聂时梦(199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单位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宝杰(1983一),男,汉族,山东沂水人,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责任编辑:马双)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
The Mission of Wisdom:A Reflection on What Philosophy Is and What Philosophy Can Do
回到现实的主体——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鲍威尔主体理论的批判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哲学理论价值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费尔巴哈论》中的“哲学”一词是否适合称谓马克思的理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费尔巴哈的辩证超越
费尔巴哈宗教观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