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看潮来的方向

2020-06-28 17:51
收藏·拍卖 2020年2期
关键词:青田洪流交融

岁末年尾,通常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新,从来最值得期待。

在完成这本合刊的同时,也在完成一本名为《青田》的特色文化增刊。为了这本增刊,四进青田,第一次非常深度地切入到文化产业的第一线,去观察产业升级过程中遇见的种种困境与焦虑,也可以看到文化产业现在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曙光与希望。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文化经济”来了,是未来社会的新增长点,毋庸置疑。

毕竟新概念,真的很新。

放眼世界,大到国家,小到地方,经济与文化从来是地域发展的双生花——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核心。各自独立,却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又相互反哺。

只是有史以来,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并不同步,所以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认为经济和文化是不同跑道上的两驾马车。文化与经济是人类所创造财富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文化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经济只是其中的部分。文化与经济的共生交融,催生当下的“文化经济”新概念。“文化經济”是以经济为依托的新文化状态,也是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状态,是人类文明社会走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也是为什么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受关注,都是“文化经济”所做的内在驱动。求新、顺变,已经是艺术市场的新常态,某些属于个体性的操控在这股大洪流里越来越无力。形式、内容包括审美老旧的注定终将成为过客,需要伸展新生存空间的画廊,以及要转换经营战略的拍卖行都要在洪流中找到自己的诺亚方舟。接下来,艺术市场将要承载的是以前积累的价格泡沫还得一挤再挤。

所以我们这期合刊的盘点例牌,有了点不一样的颜色。

以“新”作拣选标准,从2019年艺术市场链条里一些代表性的环节,如拍场、拍品、展场、艺博会、艺术家等,筛选出海量的信息源里,把新的现象,新的状态挑出来。其实就算是拍品,之所以能够占据图录的封面,甚至成为过亿元拍品,都还是和新脱不了干系。就像到现在还被津津乐道的“乾隆料器包袱瓶”和“常玉的L形大长腿”,还有作品本身带给观者的新鲜感占了一定的比重。创新和符合当下人审美的作品,还是会成为艺术交易中的主流。潮流艺术之所以从街头走进殿堂,又进而席卷全球,只是新旧交替的时机里最恰当出现的一个选择。收藏的塔尖在收缩,但代表大众市场的塔座却在扩张。“文化经济”的交融共生本来就是代表了大众市场的超级容量。

就如《收藏·拍卖》一直试图发掘世人还没有看见的空白点、转折点、隐性的爆发点,以媒体注定的敏感注视潮来的方向。潮来之时,顺潮?逆潮?弄潮?弃潮?这就是每位个体的自我选择了。

猜你喜欢
青田洪流交融
刘毕新
浙江青田:大山里的“小欧洲”
真美
青田有个李秋香
前进,中国
活在短视频“洪流”里的年轻人
交融的独特优雅
王秋杨:自然庭院和现代家居构建交融意境
刘伯温的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