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敬牛节

2020-06-29 07:36赵伟翔
三月三 2020年3期
关键词:同乐糯米饭侗族

在桂北山区,莽莽群山深处,有一条小河叫苗江,蜿蜒流淌在山间。苗江河畔,一处山坳之上,数千名民众聚集在广场,听巫师唱诵祭词。一百多年来,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人们都会聚在广场或山坡上举行祭神活动,然后在芦笙的伴奏下起舞或对歌。

敬牛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主要流行于苗族、壮族和仡佬族,目的是感恩牛对人类农耕的贡献。这一天,人不下地,牛不拉犁,人们把牛洗得干干净净,早早上山割来最鲜嫩的青草犒赏牛儿,还做黑糯米饭与牛共享。黑糯米饭也是同乐“四月八”必备美食,当地人称之为“牛屎饭”。

启程前往同乐之前,我原以为同乐既然是苗族乡,敬牛节自然也是苗族的节日。但让我意外的是,我在同乐接触的第一个苗妹——时任同乐苗族乡政府宣传干事的杨春芝却告诉我,同乐的敬牛节其实始于侗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既然是侗族的节日,为何三江却只有同乐如此隆重地庆祝敬牛节呢?当然,这也不难解释,“十里不同风”嘛。近几年来,我在三江曾做过数十次的走访考察,发现其实生活在三江不同区域的侗族,虽然屋舍、服饰相仿,语言相通,却有着不同的文化信仰。如在老堡、良口、和里往贵州方向,包括富禄、梅林等地的侗族村民大都信仰夜郎文化,以夜郎遗民自称;而林溪、八江、独峒往湖南方向的侗族村民,大多信仰“飞山太公”楊再思。

今年敬牛节的筹备工作由韦凤仙家负责,她早早便起来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准备一篮子的“牛屎饭”。

祭牛神仪式是敬牛节极隆重的开场戏。

今年的牛神由同乐村民覃甫永松的公牛和滚金元的母牛扮演,披红挂绿,戴大红花参加游行。舞狮开路,“牛神”当先,游行队伍穿街过巷,让百姓都能一睹牛神风采。最终汇聚在乡政府门前的五菱广场上,举行祭牛神仪式和文艺演出。

“牛神”当前,神台上摆猪头、熟鸡、米酒、黑黄糯米饭、大米、纸钱等,还有一大捧鲜草。

“阿公来敬牛神,阿婆来敬地神,公的祖宗在山坡,婆的祖宗在山头……牛神大王、飞山大王,各路神仙齐来到……”祭师韦保平是个中年侗族汉子,按照仪式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做着夸张的动作。

这一天是同乐人欢聚的日子,酒席一桌接一桌,韦保平一整天都是半醉半醒。未等我问及敬牛节之事,他便攀着我的肩道:“兄弟,我今天还有八场酒,你跟我去。”他说的敬牛节来历传说有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说是古时,同乐人用人力拉犁耙田很辛苦,有一天晚上,老祖宗见天上有神仙用一头怪物耙田,轻轻松松就耙完了一大片田地。第二天,老祖宗就召集族人恳求玉帝将那个怪物赐给人类。连续请求了七天七夜,玉帝被感动了,让神牛下凡,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族人为何吃“牛屎饭”,他的故事里说得很牵强。

为了进一步了解敬牛节的文化底蕴,杨春芝带我找到了当地有名的文化老人韦明耀。韦明耀是侗族人,曾任同乐苗族乡人大主席。他给我讲述的敬牛节来历是另一个版本。

他说古时人居山下,牛居山上。人和牛可对话,为了争水源,人和牛经常发生冲突。人们用人力耕田,十分费力。牛愿意帮人拉犁耕种,条件是人类要答应与它们共享水源。人有了牛,减轻了劳力,年年丰收。但后来人对牛很不爱惜,有一年农历四月初八,有个很鲁莽的农人让一头刚生产不久的母牛春耕,导致母牛累死。牛群震怒,要离人类而去。人类苦苦哀求,领头牛道:“如果你们人类肯在每年的这一天吃我们的屎,我们就原谅你们。”人类狡黠,巧用枫树叶将糯米饭染黑代替牛屎吃下,骗得牛为人类服务至今。这就是“牛屎饭”和敬牛节的来历。

一个是祭师讲述的,一个是文化老人讲述的,这两个故事到底哪一个更原始呢?其实,这并不重要,传说都是人编出来的,壮族和仡佬族敬牛节的传说也是不同的。只是,它们的主旨都一样,都是对牛的感恩。

作者简介:赵伟翔,柳州资深媒体人、作家、人文学者。著有《遗落的秘境》《石头记——广西柳州及周边石刻的时空演绎》《铁血八桂——广西抗战实地寻访实录》等。曾获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018年获首届广西文艺花山奖。

猜你喜欢
同乐糯米饭侗族
五彩缤纷的糯米饭,可以吃吗?
运河非遗正青春——2021“同乐江苏”大运河非遗分享荟在宁举办
小年夜里赤豆糯米饭在飘香
欧阳德宪:构建同乐村的“同乐路”
糯米饭
老少同乐
跟踪导练(一)2
同欢同乐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