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主题图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2020-06-29 11:26张丽云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题图低段应用研究

张丽云

【摘 要】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习惯性运用形象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抓住这一点,在教学中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模型、图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主题图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利用主题图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低段;数学;主题图;应用研究

作为一种形象的思维学习方式,主题图在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主题图,能够给学生营造活泼、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唤醒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自觉地融入其中。这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本文就如何应用主题图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水平展开探究。

一、利用主题图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于枯燥的数学知识普遍不感兴趣,一方面是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受系统化教育,认知水平低,另一方面是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逐渐丧失学习兴趣。面对这一局面,数学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主题图进行教学。在笔者看来,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利用主题图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此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主题图,但是这些图画都是静态的,难以同时兼顾数学知识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生活数学小故事添加到主题图中。实践证明,利用这种方式创设的趣味教学情境能够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例如,在讲解《加与减》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15个苹果被拿走一些之后只剩下8个苹果”这一主题图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趣味性的情境:“小红的媽妈昨天去超市里挑了15个又红又大的苹果,今天周末,小红邀请了几个同学来家中做客,为了招待同学,她准备给每个同学拿一个苹果。等小红拿走苹果之后,小红的妈妈数了一下果盘,发现里面还剩下8个苹果,你能帮小红的妈妈算一算小红一共邀请了几个同学来家里做客吗?”这样的主题图教学能够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唤醒,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之中。

二、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囫囵吞枣”式吸收,学习效果普遍不理想。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教材上的公式、概念等,但是并不理解。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主题图的介入引导学生思考,以此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分一分与除法》这节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主题图“分糖果”展开趣味教学。教材上主题图的内容是将50个糖果平均分给4个学生。一共给出4种分配的方式,分别是1块1块地分,2块2块地分,5块5块地分以及使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分配。这几种分配方式均可以将糖果平均分配给4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拥有同样数量的糖果。但是不同的分配方法有着不同的优势和不足,前面三种分配方式主要依靠道具进行分配,由1块到5块,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逐次分配的方式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分配越往后,总数越少,分配起来也就越容易。而以5块为一个单位进行划分,对学生的思维要求更高一些,要求学生能够依据“5×10=50”这个式子进行逆向思考,从而形成“50÷5=10”的思考雏形。而最后一种通过表格记录进行分配的方式,可以实现分配方式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变,对于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数学教师在用主题图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应当对主题图背后隐藏和承载的思维进行挖掘,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合理地体现出来,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利用主题图指导学生解题,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利用主题图创设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还要指导学生利用主题图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高级学习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每利用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也就标志着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即学有所获。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主题图的时候,应当以此为载体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这节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东南西北”主题图,实现内容现实化。换言之,数学教师可以在早晨或傍晚带领学生观察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方向,让学生知道哪个方向是东边,哪个方向是西边,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确定南边与北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根据教材上呈现出来的简化区域图,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地域情况,重新设计主题图。按照事先确定好的方向,以学校教学楼为中心,选取学校周边的建筑物或标志性场地,也可以以学校内部的结构为研究对象,如图书馆、操场、食堂等绘制区域图,这样的主题图教学让教学内容更富有生活味。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知识,促进学生对教材上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还能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主题图渗透德育教育,如利用“辨认方向”主题图的时候,教师引导观察地图并根据地图上各省市的位置分析某个城市的方向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并告诉学生哪些地区属于中国领土,培养学生的领土完整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巧妙运用主题图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不仅能够唤醒学生学习兴趣,还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以及师生、生生互动,这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一婷.小学数学教科书新授课主题图的研究与应用——以国标苏教版第一学段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Z1):110-114.

[2]吴立宝,江楠.小学数学教科书主题图的功能分析[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08):21-25.

猜你喜欢
主题图低段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有效利用主题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