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智慧化建设的机遇有哪些?

2020-06-30 10:06白玉杰
中关村 2020年6期
关键词:网格化智慧社区

白玉杰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原本作为服务行业的社区物业意外扛起了一线抗疫大旗,使得社区这一社会细胞重要性尤其凸显。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社会对于物业服务的需求更加扩大,例如社区安防、门禁管控、环境消杀、线上服务、无接触体验等。

基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社区智慧化建设迫在眉睫。

由此,我们采访了北京盛开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开互动” )CEO曾祥永,来聊一聊社区智慧化建设面临哪些痛点,升级空间又有多少?

曾祥永学术出身,是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后,从事视觉识别与智能交互近20年。2005年创办盛开互动后,便带领公司致力于视觉识别、智能交互技术研发十五年。2008年和2010年,盛开互动先后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多个场馆提供智能交互技术应用服务;2019年,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提供人脸识别服务。盛开互动还为华为、华润、联想、海尔、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提供智能技术与产品应用服务。

针对智慧城市、园区/社区、智慧物管的实际应用需求面,盛开互动“开开智联”智慧通行解决方案,成功推出多种人脸识别设备,实现刷脸开门、门禁出入及人脸捕捉识别记录等多种功能。2020年面对疫情的突然暴发,盛开互动立足技术优势,及时上线了“智能测温与人员管控系统”,并率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昌平回龙观、丰台南苑、西城德胜街道等落地应用。“智能测温与人员管控系统”还入选了中关村抗疫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清单。

以下为采访实录

No1现在的社区建设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现在的社区建设并不“智慧”,尽管我们一些社区已经安装有智能门禁、摄像机、智能照明、智能水电表以及智能家居助手,但是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社区运行仍是基于人工管理模式,街道、社区、物业等倾注了很大的力量在基层防疫工作上。人工管理模式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压力,同时凸显出管理难度大,居民生活不便利,感染风险高等问题。

No2那您认为,目前智慧化社区建设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数据孤岛是智慧社区推行的最大阻碍之一。以本次疫情为例,在疫情期间,一线社区网格员每天需花很长时间来填写各种监管部门的报表,以个体为单位的数据网格化未能实现,就需要人工式的重复采集和上报数据。这就是数据孤岛的问题。

数据孤岛使得智慧化社区只停留在智能点铺设阶段,比如我们通过门禁获取进出记录,通过摄像头获取路径记录等,这些都只是做到了单点数据的线上化,这些“此时”“此地”的数据点并没有与其他数据点以居民为核心连接起来,所以数据联通、分析背后的价值就难以实现。数据联通又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所以真正的社区智慧化建设还需要一段路去走。

No3在您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会给智慧社区带来哪些机遇?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使得智慧社区建设有更多的可能性。

其实疫情期间,为了掌握人员流动路径和病例空间分布,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信令数据、以及微信、支付宝之类互联网商的大数据的共享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大范围数据打通和高效利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盛開互动的“开开智联”智慧通行解决方案也是这方面的尝试。我们用AI技术赋能新基建,赋能园区、社区建设,打造高效、安全的智慧通行平台管理,从而提升园区工作效率,增强园区治安水平。我们有开开云平台、开开智能门禁机、开开信息发布系统、开开用户小程序等,起码使得开开智联平台的数据实现互通,轻松有效对社区的居民、租户,快递、外卖及访客等人员进行管理。

No4社区智慧化建设的意义又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社区智慧化建设是一项前瞻性的战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未来的社区》一书中提到,卓越有效的社区是健康社会的一大环节。如果我们真正实现了智慧化社区建设,数据打通后的预警功能会使得像着火、漏水、盗窃等问题可能就会很少出现,社区作为城市的一个细胞将会完全置身在城市大脑的管控范围内,从而使得整个城市运营管理都更加高效和科学。

5G、物联传感终端、人脸识别、智能康养驿站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更人性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相结合,有效支撑社区精准感知、个性服务等能力。

智能设施完善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从“事后介入”向“事前掌控”转变,进一步织密网格并提升合理性,针对政府各直管部门多类网格化管理系统,在社区层面应该进行整合统一达到“多网合一”的动态化管理,不断提高网格责任人的素质和能力,定期开展政策法规、业务职业道德的培训,未来网格化的社区治理手段将基于信息技术的演进和机制的完善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改变生活方式的智慧社区建设必然是富有挑战的,打造新的社区管理与服务新模式也需要新的思维方式。而不论是否漫长,找到合适的组织方式、进行有效的服务整合、开发针对性的特质产品以及推动技术相关配套的发展,都是智慧社区建设必须走的路。

采访手记:

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理念,新模式,必然要经历一个长远规划、顶层设计、一步步实现、受众接受的过程,同时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在最终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虽然落地还有很多痛点和现实难题,但相信随着硬件的铺设,软件的完善,一定会产生未来组合创新型的服务,使得智慧社区建设更智能,更突破想象。正如曾祥永所说,现在走的路,都是智慧社区建设必须走的路。

猜你喜欢
网格化智慧社区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智慧派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