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视野下的主旋律作品研究

2020-06-30 15:34朱翔宇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旋律爱国主义

朱翔宇

摘要:自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上映后,引发巨大轰动,逐渐涌现出一系列关于电波的文艺作品,其中不乏有影视、舞台剧等主旋律作品,这一轮轮的“电波热”,使红色经典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也为年轻受众重温革命历史提供了新的载体,更为新时代主旋律文艺创作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发受众的爱国情怀提供了有益尝试。当下,主旋律文艺作品如何在艺术造诣上获得更大突破,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赢得观众的喜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爱国主义;主旋律;《永不消逝的电波》

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工作者的故事呈现在大众面前,电影上映后,引发巨大轰动,就此开创了谍照类影视作品的先河。21世纪初期,逐渐涌现出一系列关于电波的文艺作品,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0年)、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1年)、独舞《永不消失的电波》(2011年)等。此后,电影《密战》(2017年)又名《新永不消逝的电波》,歌曲《永不消逝》(2017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8年)和舞台剧《永不消逝的电波》(2019年)相继上演。这一轮轮的“电波热”,通过音乐、文字、电影、舞蹈等艺术形式留存下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纪念、缅怀过去那段历史性的时刻,唤起老一辈集体记忆的同时,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尊崇之情,彰显新时代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在爱国主义视野下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中,被称作“中国首部原创谍战舞剧”的经典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自首演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不少好评与称赞,其精彩舞段《渔光曲》也呈现于2020年央视春晚舞台上,且屡屡占据网络热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由青年编导韩真、周莉亚共同导演完成,充分地展现了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同时也精准地表现出江南文化的古典美与优雅美,又不失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感与时尚感,以艺术的形式将那段革命历史呈现于舞台上,节奏紧张,情感饱满,人物鲜活,主题明确,缅怀历史。

诚然,在爱国主义视野下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打开了新的篇章,特别是在舞蹈艺术之路上,可以说是新的里程碑的开始。该剧创造了连续演出仍然一票难求的纪录,赢得了各年龄层次观众的追捧,引起网络热议,甚至产生了“粉丝”效应。当下,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引领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如何在艺术造诣上获得更大突破,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赢得观众的喜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爱国主义视野下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应当具有创新性思维。从这一层面来讲,近几年“电波系列”的艺术作品不断创新与探索,在表现形式上,也摆脱了过去单一的影视作品,虽然2011年“电波系列”的歌剧与独舞纷纷搬上了舞台,但在传承与创新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时隔六年,电影《密战》与歌曲《永不消逝》立本创新,也取得了不朽的战绩。忆往昔峥嵘岁月,启新篇壮志满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舞蹈事业新的里程碑的开始,光是“谍战”加“舞剧”就吸引了大部分观众,这在舞蹈事业上是一个较大的突破,也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加之惊心动魄的剧情、温暖人心的感情、坚定不移的信念、别出心裁的设计等,无不吸引着老一辈与年轻一代的眼球,每一幅画面都深入人心,感同身受,有效抓住了受众群体的心理,给予观众美好的期待。

其次,爱国主义视野下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应当具有开放性思维。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曾这样评价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电波》从中国传统艺术意象化的创作理念,到现代多媒体构成的舞台心理流动空间,再到以生活动作演绎出来的情节舞之丝丝入扣的编织和推进,辅之以东方人希望听到的动人的主题旋律,以及西方现代音乐所擅长的场面音效,证明着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实现了现代性转化之时,就会焕发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建构这类主旋律艺术作品时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与狭隘的眼界,争取做到全方位、多视角地价值构建,避免封闭式思维,防止主旋律艺术作品彼此间的割裂、孤立与封闭,坚决杜绝保守性、被动性和消极性。

最后,爱国主义视野下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应当具有前瞻性思维。1978年,改革开放彻底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特别是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中美双方互派留学生加强合作交流,西方的艺术创作理念、学术思潮等逐渐在中国盛行起来,文艺创作方面,也不再是过去单调枯燥的样板戏。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独特新颖的舞台剧。正是这个原因,人们起初的革命理想逐渐转变为艺术理想,艺术创作者的思维更具多样性,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也就更加丰富。可以说,综合国力的攀升需要出现这样的艺术形态,从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由此,用前瞻性的思维进行一些艺术创作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从“电波系列”文艺作品来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打破了以往人们基于舞剧“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旧守观念,利用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加之主创团队的精心编排与舞台上演员戏剧化的精准演绎,赋予谍战舞剧新的生命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无疑成为了当代中国舞剧的一个最新坐标,勇敢探索出中国舞蹈艺术的新路。新时代的今天,中国艺术家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前行,为时代贡献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不懈努力,向着无限广阔的未来奔腾跃进!

参考文献:

[1] (法)罗伯特-万森·朱尔(Robert-Vincentive Joule),(法)让-雷翁·博沃瓦(Jean-Leon Beauvois)著.控制你自己 微妙的潜意识心理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2] 冯双白.舞动的中华魂——新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历程回眸[J].舞蹈,2019(05).

[3] 张正贵.《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艺术在新时代的响亮应答[J].艺术评论,2019(07).

[4] 李昂.经典“别样”红——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J].戏剧文学,2019(11).

[5] 冯双白.赋崇高革命激情以艺术光芒---论中国艺术节开幕大戏《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艺术成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5-16(12).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主旋律爱国主义
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自豪感
新时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操性探微
发挥新闻媒体业在弘扬主旋律中的作用初探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用现代舞表现“主旋律”的成功尝试
厦门广电:如何将“主旋律”唱进百姓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