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2020-07-04 02:10曹旭东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曹旭东

【摘要】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将数学学科放在一个较为遥远的位置,能够对数学学科产生一种熟悉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问题情境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8-0163-01

数学学科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学学习能够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较为简单基础,但是对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讲,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受到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对很多数学概念难以充分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通过问题的引导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情境的塑造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应该遵循的原则

1.立足教材内容

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依靠书本内容和教师的讲解,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可以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需要立足于教材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构建情境,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到相关的学习情境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情境教学要是脱离了教学内容,就很难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学生在相关的情境中无法掌握重点知识,难以实现学习的目的,对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起不到任何作用。

2.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极其活跃,对很多新鲜奇特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有趣的事物所吸引,传统的数学课堂过于枯燥无趣,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极低。在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设定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情境,情境教学的开展必须要生动形象、具有新意,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课堂学习中,可以接受新的知识和理论,实现学习能力的稳步提升。

3.尊重学生差异,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

数学学科作为理科性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一旦学生对一部分内容的理解不足,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实现数学学科的真实价值。学生受到自身主体差异性的影响,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的理解会出现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需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情境中有所提升。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具体措施

1.善于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我们实际生活之中的,尤其是小学时期的数学内容,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成长特点,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基础,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材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拉近学生和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将数学学科放在一个较为遥远的位置,能够对数学学科产生一种熟悉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说:“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已知一朵康乃馨的价格是五元钱,我们有二十元可以给妈妈买几支康乃馨?”這个问题和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通过相关的情境创设,能够快速将学生引入到生活情景之中,学生能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很喜欢听故事,学生很容易被故事内容所吸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借助故事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在学习“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小故事,告诉学生“有一天,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小蜻蜓飞过来,说:‘小蝴蝶,咱们一起玩吧。小蝴蝶说:‘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小蜻蜓说:‘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呢?不信,我领你去看……路上,蝴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还看见了许多动物:有美丽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虫……小朋友们,它们美吗?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将学生引入到相关的情境之中,学生会进行思考和探索,想要知道这些动物美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回答,最后进行总结,引入对称图形这一概念。

3.根据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掌握理论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和学科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阶段,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这些图形,大家能不能联系我们的生活,想想我们都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图形?大家能不能把自己见过的东西画出来,给老师看看?”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会积极的进行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见过什么形状的东西,然后会将这些图形画在纸上。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画出的图形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了解这些图形,在此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要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采取故事以及实践的形式,构建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莲芳.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讨[J].学周刊,2019(35):89.

[2]张彩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41.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情境策略分析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