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渊源分析洪泽湖渔鼓舞传承保护

2020-07-04 02:46张璨
艺术评鉴 2020年11期
关键词:历史渊源保护传承

张璨

摘要: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当前生存环境的变化也使得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舞台实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提供更多发展思路。洪泽湖渔鼓属于民俗艺术的一种,在推动其渗透到现代社会中的基础上,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审美转向间构建结合点,推动日常生活中文化遗产与审美价值实现有机统一。本文在研究的时候,主要是以洪泽湖渔鼓为例,明确洪泽湖渔鼓舞的转向,关注洪泽湖渔鼓的历史溯源,推动我们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也有效为洪泽湖渔鼓舞传承保护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历史渊源  分析  洪泽湖渔鼓舞  传承  保护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018-04

洪泽湖渔鼓舞是我国音乐舞蹈的主要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洪泽湖渔鼓舞这一舞蹈文化的时候,需要充分认识到其本身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存在着重要意义和积极地影响,在洪泽湖渔鼓舞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可以加强民间舞蹈历史文化保护有效性,并对洪泽湖水域特色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重要推动作用,使得洪泽湖渔鼓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更显得迫切[1]。

一、洪泽湖渔鼓舞的历史渊源

(一)初步发展

洪泽湖渔鼓的正式形成要追溯到唐朝,在洪泽湖渔民中也包含有关于洪泽湖渔鼓舞的不同传说,唐王李世民在登基前和辽国打仗的时候,李世民为了能够打胜仗向神灵许下愿望,许愿后唐王取得胜利,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却将自己许下的愿给忘了,而在三年之后,专司查愿的神灵发现这一情况且认为唐王李世民不讲诚信,于是就将唐王李世民捉到地府,但是由于李世民为真龙天子下凡,阎王也就决定惩罚李世民最宠爱的西宫皇娘。李世民在发现失信缺德要受惩罚后,决定在洪泽湖搭高棚和设香案和摆大供,举行祭拜神灵仪式,而“神汉”也就是洪泽湖的渔鼓班子,在舞蹈演变后也就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的渔鼓。唐王李世民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编入唱词取名《唐王游地府》,这一曲子也就由洪泽湖的渔鼓班子即兴表演,主要是为了能够教育后人更好地遵守诺言。

(二)发展巅峰

明清时期“打端鼓”得到较大程度发展,在这一阶段达到顶峰,在渔民续家谱和开捕及灯会的时候,都要设坛实施“打端鼓”活动,其间所进行的渔鼓表演人员数量比较多,已经超出千人。随后湖区艺人将打端鼓的舞姿和劳动模拟融合之后,使得以往单一的请神驱鬼活动逐渐成为逢年过节和家谱会等活动中重要的娱乐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也融合民间舞蹈元素,而“端鼓舞”也被改称“洪泽湖渔鼓”,逐渐发展成为渔鼓舞。清末到民国时期,渔鼓从内容到形式方面都出现明显变化,也成為渔民集迷信活动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重要项目[2]。

(三)洪泽湖渔鼓传承的载体

在洪泽湖渔鼓和社会的变迁之间关系较为密切的情况下,渔鼓舞的发展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密切关系,而产生于传统驱鬼祭祀仪式的洪泽湖渔鼓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为整体性的舞台艺术。传统的洪泽湖渔鼓在逐渐作为舞蹈呈现出来的时候,得到有效传承。传统渔鼓舞存在着实用性和目的性等特点,其在人们社会观念转变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减少的祭祀仪式使得洪泽湖渔鼓的发展空间明显较小。在抗战时期所兴起的渔鼓舞改造活动开展的时候,其本身也推动洪泽湖渔鼓舞产生更多新的内涵。这一阶段洪滨剧团团长张坤在和当地渔民文艺爱好者接触的过程中得知洪泽湖渔鼓,随后组织剧团演员在渔鼓的特征分析基础上,明确对渔鼓编排处理,从而得出适合舞台表演的渔鼓舞,同时在舞蹈中加入宣传抗战相关的内容,自此,洪泽湖渔鼓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渐使得外界了解和熟知[3]。

如今,洪泽湖渔鼓正在经历历史性的变革,在其艺术形式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有效实现质的转变,在1943年以来,对传统的渔民渔鼓系统挖掘整理改编之后得到渔鼓表演,在继承渔家歌舞的传统风格基础上为了满足舞蹈表演的需要也加入一定的舞台艺术成分,且将其正式命名为“渔鼓舞”,在1960年参与到省群众文艺会演之后正式进入艺术舞台。

二、洪泽湖渔鼓舞面临的困难与成因

(一)洪泽湖渔鼓舞传统意识的文化萎缩

在农村向城市化转变的继承中,多数乡村青年人都进入到城市工作,在城市建设的时候,主要是将先进的技术及思想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的情况下没有受到重视,而造成渔鼓舞的传承方面也受到一定打击,古老的民间舞蹈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一定困境,新时代下的文化理念和人们生活的融合密切程度相对更高,且使人们的娱乐活动发生明显变化,在当前网络和电视及新媒体等娱乐方式逐渐多样化的情况下,需要认识到这些能够取代渔鼓舞成为庆祝节日的活动可以有效体现出洪泽湖渔鼓舞所存在的观众危机。在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和民间活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洪泽湖渔鼓舞的民间特性弊不断弱化,洪泽湖渔鼓舞的生存空间也存在着缩小的特点。在科技发展的时候,人们也在这一情况下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而人们在互联网时代下受到舶来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具有厌恶的心理,认为传统文化存在着落后的特点,而这些产生于民间的原始形态文化且往往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容,其中包含着民间智慧,也关系到传统文化价值的呈现方式,其本身也是艺术的源泉。在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之前也要始终站在比较科学客观的角度,关注其中的精华内容,去除其中的糟粕,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情况下,也能够保留原汁原味的情况下促使文化健康发展,而并不是对外来文化生搬硬套。

(二)洪泽湖渔鼓舞传承工作机制的运转滞后

在洪泽湖渔鼓舞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认识到文化馆和文化站等所具有的基本职能及任务就是能够有效收集和整理及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及民间文化艺术,这本身也属于政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力军,而我国当前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都设立在群众文化馆和文化服务站等,而其也属于政府和基层文化组织的桥梁和纽带。能够有效发挥文化馆和服务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具有的作用,也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同时洪泽湖渔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实施的时候也具有流于形式的问题,在进行普查和挖掘及民间文化遗产整理的情况下存在着形式化的特点,洪泽湖渔鼓艺术节的创办也没有能够实际凸显出洪泽湖渔鼓舞传承的重要性,存在着表面化的问题。

三、传承保护洪泽湖渔鼓舞的意义

民间舞蹈洪泽湖渔鼓舞对本地文化发展存在着重要影响,洪泽湖渔鼓文化不仅具有悠久历史也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民间舞蹈在人类文化史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而这本身也属于人类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映像,因此,能够有效保护好洪泽湖渔鼓舞也就是对洪泽湖区域传统文化发展和当地历史文脉传承着重要影响。文化本身是不同地区所存在着的重要精神动力,洪泽湖特色文化的建设始终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在建设洪泽湖特色文化的情况下,其本身不仅可以推动洪泽湖渔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之间的区别更加明显,也能够使得洪泽湖特色文化成为当地人民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洪泽湖渔鼓舞蹈文化不仅属于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洪泽湖渔鼓舞蹈可以充分作为展示和宣传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方式,也逐渐成为可创造经济价值的资源加以掌握,最终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和进步,使古老的民间祭祀舞蹈能够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为社会文化发展繁荣展现出自身的特点。因此,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洪泽湖渔鼓舞蹈文化力量充分发挥出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创造和生产得出具备当地特点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对我国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和积极影响[4]。

艺术多数情况下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以变化的,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断经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向,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民间表演形式具备时代化的发展特点,传承保护洪泽湖渔鼓舞的实践为“非遗”文化保护提供较为多元化的平台,推动其可以充分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文化景象,而洪泽湖渔鼓作为民俗艺术中的一种,要想在这一过程中真正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就需要促使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使浓郁的地域风格与现代意识结合在一起,可以推动洪泽湖渔鼓舞艺术文化,有效发挥出其自身的实用性功能,给普通民众提供了解和认识民俗艺术文化的机会,在这一情况下促使其可以在长期坚守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流传及发展,使得洪泽湖渔鼓舞的文化作用较为明显,恰当有效地利用好当地传统文化,对传统民俗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存在着重要推动作用,也能够有效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四、传承保护洪泽湖渔鼓舞的具体做法

(一)明确洪泽湖渔鼓舞历史渊源和人文蕴含

在洪泽湖渔鼓舞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洪泽湖渔鼓舞发生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生存空间的脉络及规律,从而明确得到渔鼓舞舞蹈语汇体系,充分得到祭祀舞蹈的技术潜能,在民间渔鼓艺人及渔鼓传承人中和洪泽湖渔鼓舞相关联的舞蹈及音乐素材,对舞蹈本体加以研究,对洪泽湖渔鼓舞的主要动作和表演程式有效提炼和整理及总结。充分确定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的行政机构在构建巨大的组织基础上完成具体工作,深入实施民间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有效为构筑保护空间提供必要依据,在这一基础上对民间文化进行科学有效地传承和利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全面教育发展战略

对洪泽湖渔鼓舞等民间舞蹈教育传承的情况下,也要能够使得不同层次及不同的社会方式教育共同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其也应该包含着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及社会教育等内容,在这些教育开展的情况下,需要帮助当地人们有效增强对本土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程度,有效使得当前教育知识体系中增加比较多的地方舞蹈文化相关内容,促使每个人都可以在系统学习当地舞蹈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在其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中得出本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和观念。

(三)传统文化回归全方位运作的体系构建

加强对民间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充分提升民间舞蹈的社会影响力,而洪泽湖渔鼓舞也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及重要载体,在实施抢救和保护的情况下有效传承洪泽湖渔鼓舞终于蕴含的文化基因,这一工作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得到强有力的宣传保障,且在这一基础上推动当地人民在非教育状态下自然且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作用,在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產保护的情况下更好地提升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社会认知程度,有效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促使这些文化有效融入到民族的文化传承过程中,促使传统文化成为当前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要内容, 而这也是当前创新文化和新生活发展的必要基础,这才能够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充分显示出来[5]。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并不仅仅属于单纯的文化潮流,也并不是单纯的群众运动,其属于我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模式,对普通民众而言,其本身属于常见的生活方式,在实践调查的情况下,需要确定洪泽湖渔鼓舞的播布区,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发展实际情况及特点推动这一舞蹈不断推广。多数民间传统文化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受到新事物的洗不断流失,对这些问题和造成的损失而言,需要增强对洪泽湖渔鼓舞传承和保护的认识,无论是对洪泽湖渔鼓舞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还是对洪泽湖渔鼓舞舞蹈剧目创编等方面也还需要深入研究。洪泽湖渔鼓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艺术价值属于江苏民间舞蹈文化中宝贵的艺术财富,其在历经漫长的岁月沉淀之后也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需要得到必要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谢维.国内渔鼓分布情况探析[J].艺术科技,2019,(11).

[2]王雯琦.江苏渔鼓舞的舞蹈语汇特点及其创新运用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朱志平,鞠萍.从民俗艺术到舞台艺术:洪泽湖渔鼓的舞台化[J].艺术百家,2018,(06).

[4]陈闯.洪泽湖渔鼓舞的历史流变及传承保护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5]陈闯.洪泽湖渔鼓祭祀舞蹈田野调查——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穆墩岛“敬大王”仪式[J].黄河之声,2017,(13).

猜你喜欢
历史渊源保护传承
凤阳凤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国三弦与日本三味线的历史渊源探究
浅谈东海吕剧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