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下半叶以来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20-07-04 02:46高玉杰
艺术评鉴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李世民

高玉杰

摘要:在当代,音乐学界对于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关注度一直不高,研究成果也很稀少。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提出的命题中仍有较为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企图从1959年阴法鲁先生的《唐代的音乐艺术》为起点,试论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学者对唐太宗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李世民   音乐美学思想   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005-04

唐太宗李世民,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但其研究涉及到文学、哲学等多种领域。他的理论大多是有关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他的音乐思想很少受到重视,进而其留存下来的音乐思想也很稀有,因此更能显示出其价值。因而进行梳理、归类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以1959年到2015年为止的论文为时间段,对中国知网有关于关键词“李世民”的检索结果表明,对于李世民及其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专门的论著、论文,至今总共有52篇期刊文献,研究的重点则主要集中在他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他的哲学理念以及历史观念等。或许由于受到专业学科的限制,在音乐美学这个角度来研究李世民的期刊文献并不多。其他的论文由于笔者的能力和能够检索到的范围的限制,还未检索到。由于这个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文章较多,出于学术训练的目的,笔者特截取从20世纪下半叶到2015年为止的论文,对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一个梳理、归类的工作。

一、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历史

本文将20世纪下半叶以来涉及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了时间段。现将划分罗列如下: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没有对李世民音乐美学的研究文献。20世纪80年代,共有四篇:巢晖发表的《唐太宗弹琴》(《音乐爱好者》1983年第4期);刘蓝发表的《唐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艺术》1986年第4期);王德埙发表的《中国音乐美学史举要(下)》(《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程云发表的《汉唐乐荣衰之回顾》(《音乐研究》1988年第2期)。20世纪90年代,共有六篇:郭宣军发表的《唐代十部乐形成考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蔡仲德发表的《杨坚、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乐府新声》1993年第3期);周晓薇发表的《唐太宗与琵琶乐曲》(《中国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4期);李石根发表的《唐代大曲第一部──秦王破阵乐》(《交响》1997年第1期);刘尊明发表的《隋唐宫廷音乐文化初探》(《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2期);许在扬发表的《唐太宗是“声无哀乐论”者吗——兼及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问题》(《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1期)。

21世纪以来,共有三十六篇:陈四海发表的《从<秦王破阵乐>谈音乐的传播与传承》(《中国音乐》2000年第3期);窦培德发表的《大唐盛世的皇家宫廷舞蹈》(《当代戏剧》2003年第1期);李西林发表的《唐朝三代帝王对盛唐音乐繁荣的贡献与历史局限》(《交响》2003年第2期);王鸿昀发表的《唐代乐舞文化成因与艺术形态考释》(《交响》2004年第2 期);龙玉兰,吴华山发表的《简论唐太宗的乐舞文化观》(《求索》2004年第7期);梅洁发表的《唐代音乐兴盛的原由》(《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刘媛媛发表的《论唐破阵乐》(《黄钟》2006年第1期);陈四海发表的《唐太宗论乐中的音乐思想——兼论他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政策》(《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4期);姬宁发表的《浅谈唐太宗“礼、德、政、乐”和谐的乐舞观》(《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王勇华发表的《论李世民的音乐审美思想及其贡献》(《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吴华山、龙玉兰、关继文发表的《唐太宗与唐玄宗乐舞文化观比较》(《音乐创作》2008年第4期);陈缨,关继文发表的《唐太宗与唐玄宗乐舞文化观的异同》(《四川戏剧》2008年第6期);李西林发表的《唐代音乐繁荣的演变进程及其历史价值》(《交响》2008年第2期);马欢发表的《唐代<破阵乐>辨析》(《宁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陈晓峰发表的《浅谈唐太宗李世民与音乐》(《吉林教育》2009年第25期);杨冯圆发表的《“太宗论乐”之美学思想探微》(《作家》2009年第4期);刘喜国发表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乐志”研究》(《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王晓婷发表的《再谈<霓裳羽衣曲>与<秦王破阵乐>》(《成功》2010年第4期);韩娇艳发表的《<秦王破阵乐>考析》(《大众文艺》2011年第16期);王安潮发表的《<秦王破阵乐>考》(《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3期);程莉华发表的《对唐代音乐兴盛的缘由剖析》(《大众文艺》2012年第2期);吕建康发表的《唐大曲<秦王破阵乐>探》(《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梅洪琼发表的《浅析唐代<破阵乐>历史变迁的成因》(《大家》2012年第7期);梅洪琼发表的《浅谈唐代<破阵乐>历史变迁中的音乐功能》(《通俗歌曲》2012年第8期);于海印,鲁岩发表的《<秦王破阵乐>文化性质多元化探析》(《短篇小说》2013年第5期);刘茜发表的《我国唐代音乐兴盛之原因剖析》(《芒种》2013年第10期);杨嘉娜发表的《论唐太宗的音乐观》(《北方音乐》2013年第6期);王晓如,吕建康发表的《礼乐架构下政治对音乐的影响——以<秦王破阵乐>为例》(《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左汉林发表的《大唐<破阵乐>的形态变迁》(《文史知识》2014年第4期);李永庆发表的《小谈<秦王破阵乐>》(《军营文化天地》2014年第11期);廉玉柱发表的《从乐舞<破阵乐>看唐代音乐的发展》(《兰台世界》2014年第30期);胡玉兰、李素萍发表的《唐代音乐繁荣的演变进程及其历史价值》(《兰台世界》2014年第33期);周邦春发表的《唐朝“第一乐曲”<破阵乐>源流及其曲风舞容略考》(《兰台世界》2015年第11期);寇丹发表的《大唐时代音乐美学》(《民族音乐》2015年第03期);董青发表的《汉唐大曲传余韵 笙管参差谱华章——笙曲<秦王破阵乐>的美学特征和音乐特色》(《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

相关硕士论文,检索到六篇,即:2003年山西大学康瑞军提交的硕士论文《唐代音乐繁盛原因探索》;2008年曲阜师范大学马晓倩提交的硕士论文《唐朝音乐教育研究》;2009年云南艺术学院梅洪琼提交的硕士论文《<破阵乐>变迁探微》;2009年河南大学王怡康提交的硕士论文《唐<破阵乐>考释》;2013年南开大学邓婷提交的硕士论文《初、盛唐音乐思想与文学》;2015年西北大学赵红艳提交的硕士论文《唐代乐舞审美功能研究》。

检索到的专著,有以下几篇:1982年任半塘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唐声诗》;1987年李泽厚,刘刚纪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学史》;1990年蔡仲德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1993年李祥霆出版《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1995年蔡仲德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美学史》;2007年叶明春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音乐审美观研究》。

二、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文献搜集和整理发现,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关李世民音乐美学研究的期刊文献并不是特别多。检索到的52篇期刊文献中,所陈述唐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的论点基本相同。通过李世民对“音乐能否感人,能否决定政治的善恶,怎样使音乐和谐”的论述对其进行研究,以其思想对唐代音乐繁荣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对其乐舞文化观的研究以及对《秦王破阵乐》的影响,同时,将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嵇康、杨坚等人进行研究對比。在下文中,笔者将以其中四篇为例,加以论述。

1986年刘蓝发表的《唐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音乐艺术》1986年第4期),该文是在笔者看来较为有价值的期刊类文献中较早研究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的论文。从此文作者的观点来看,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认为音乐是圣人所作,承认了音乐的感人性,可以作为育人的一种工具。唐太宗利用音乐对人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的思想与先秦大儒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唐太宗将音乐从宫廷礼仪、祭祀以及专供王公贵族享乐之中解放出来,将音乐传播到普通市民当中,这是其思想进步的一面。李世民美学思想与魏晋嵇康有许多相同之处,李世民认为“欢者闻之则悦,哀者听之则悲,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音声岂能感人”,音乐没有悲伤或者欢乐的情绪,“悲欢”自在人的心中,而不存在于音乐之中,这与嵇康“声无哀乐”的思想相近。李世民的观点中提到“治之隆替,非乐之由”,人心是由政治决定的,音乐的美是由人心决定的,国家的兴衰决定于政治而不由音乐,政治的兴盛决定音乐的美。作者突出了李世民的观点“百姓安乐,金石自谐”,只有百姓安乐,音乐才能和谐。统治者的这种思想造成了唐时期对各种各样音乐的兼收并蓄,这也是唐代音乐兴盛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993年蔡仲德发表了《杨坚、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乐府新声》1993年第3期),文中提到杨坚推崇古乐,主张礼乐治国,认为“移风易俗,于斯为大”,高度估价音乐对治国的作用,无限夸大音乐的社会功用,认为“音乐是治国之本,亡国之因”。李世民的思想与杨坚相悖,认为“治之善恶岂此之由”,“治之隆替岂此之由”,“国之兴衰未必由此”,认为不是音乐决定政治,而是政治决定音乐,只有政治稳定,人心才能和乐,人心和乐,音乐才能和谐。作者将杨坚和李世民的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突出了统治者其美学思想不同的情况下其音乐的发展,杨坚处心积虑的维护礼乐制度,结果却还是国家衰败,反观李世民,以政治的和顺为出发点,淡化了音乐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反而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李西林发表的《唐朝三代帝王对盛唐音乐繁荣的贡献与历史局限》(《交响》2003年第2期)。作者从李世民的“音乐思想及活动与盛唐音乐繁荣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唐代音乐的繁荣与李世民开明的音乐主张是密不可分的,作者认为李世民“重视礼乐制度的制定”,“主张‘乐以人们的喜爱之情为根本依据和前提,音乐只是调节和规范人的这种喜悦之情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李世民的立乐之本在于“百姓安乐,金石自谐”,在于天下民心的和乐,李世民将音乐和谐与否的重点置于自身政治制度的和谐,而不过分强调音乐的政治功用,这就使得唐代音乐的发展不受政治的牵制。同时唐太宗重视民间音乐以及周边少数民族音乐,上行下效,统治者的音乐思想必将影响当时音乐的发展潮流,这些都为唐代的音乐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龙玉兰、吴华山发表的《简论唐太宗的乐舞文化观》(《求索》2004年第7期),较早论述了李世民的思想对乐舞文化发展的影响。文中写到“唐太宗反对儒家雅乐,‘沟通上天,定国安民”的功效,即否定了雅乐所主张的“上天授命”之说,治理国家的是人,而不是天道,而雅乐自周代以来被认作是统治阶级利益和地位的象征。作者认为“唐太宗的雅乐观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使雅乐突破了雅乐传统中正统、核心的特点,”强调了乐舞的娱乐属性和自身属性以及雅乐和民间俗乐之间的同一性,乐舞其本来的作用就是为了人而服务的,而不是作为一种政治的工具,这就为乐舞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李世民音乐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上文对20世纪下半叶以来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成果的分析,不难看出,学术界对于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仍然有发展的空间。

第一,1995年蔡仲德先生《中国音乐美学史》一书的出版,标志了唐太宗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蔡先生将唐太宗音乐美学思想的问题归结于三个方面:“其一音乐能否感人,其二音乐能否决定政治的善恶,国家的兴衰,其三怎样才能使音乐和谐、人心和乐”。就目前笔者所检索到已发表的论文来看,大多数论文所涉及唐太宗美学思想的内容基本没有超出蔡先生所论述的范围,只是在重复蔡先生的观点而少有突破。

第二,在检索到的论文中,大多文章都是以唐太宗音乐美学思想对唐代音乐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为切入点,很少有对其音乐美学思想的来源以及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的,仅有1998年许在扬发表的《唐太宗是“声无哀乐论”者吗——兼及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问题》、2009年杨冯圆发表的《“太宗论乐”之美学思想探微》等少数的几篇论文将唐太宗音乐美学思想的来源进行了间接的探讨。

第三,从“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音声岂能感人”等命题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明显带有了自律论色彩,但是在笔者检索过程中,未发现对唐太宗音乐美学思想与自律论音乐美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章。

第四,魏徵作为唐太宗身边最为重要的谏臣,其音乐美学思想应会对唐太宗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笔者在检索的过程中发现除去论述到了魏徵在《贞观政要·礼乐》中所提到的“乐在人和,不由音调”的音乐美学思想外,未发现对魏徵其他音乐美学思想的发掘和研究。

四、结语

唐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唐代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唐代音乐美学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就笔者所检索到的文献来看,唐太宗音樂美学思想的研究开始于巢晖发表的《唐太宗弹琴》(《音乐爱好者》1983年第4期),但自1995年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一书问世后,对唐太宗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已经很难取得突破,主要表现在所检索到的文献在谈及唐太宗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的问题时基本基于相同的论点。从本历史去看历史,站在古人的角度去理解古人,基于对文化发展的认知视角,重新审视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意义,是对李世民为代表的唐代音乐美学研究可拓展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作为一代盛世王朝的统治者,唐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影响了整个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依据本文分析结果说明,有关于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与文化根源,以及拓宽到多学科的视角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例如李世民音乐美学思想与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关系是什么;唐太宗在绘画、诗歌等方面的美学思想对其音乐美学的思想有什么影响等。这些问题有一些文章虽有所涉及,但都未深入的研究,对于历史上做出了突破贡献的一代帝王,其思想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音乐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吴兢.贞观政要·礼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5]叶明春.中国古代音乐审美观研究[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6]刘蓝.唐太宗的音乐美学思想[J].音乐艺术,1986,(04).

[7]蔡仲德.杨坚、李世民的音乐美学思想[J].乐府新声,1993,(03).

[8]李西林.唐朝三代帝王对盛唐音乐繁荣的贡献与历史局限[J].交响,2003,(02).

[9]龙玉兰,吴华山.简论唐太宗的乐舞文化观[J].求索,2004,(07).

[10]陈四海.唐太宗论乐中的音乐思想——兼论他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政策[J].中国音乐学,2006,(04).

[11]邓婷.初、盛唐音乐思想与文学[D].天津:南开大学,2013年.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李世民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三张纸条
皇帝不能玩权术
以诚相待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唐·李世民《指意》句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继往开来 气象万千
妙用心机的人才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