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社区教育课程研究

2020-07-04 03:38潘宏图
教育界·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途径探究社区教育课程开发

潘宏图

【摘要】农村社区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属于终身教育工作的部分。农村社区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落实对人民群众的继续学习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现状的同时,提出了对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发展规划的简要建议,重点介绍了课程开发与落实中与群众生活需要结合、与农村社区实际结合、与时代发展结合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途径探究

农村社区教育主要面向广大乡镇群众,为他们提供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场所。农村社区教育受众范围非常广,授课形式非常灵活,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学习需要。在新时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新鲜事物出现频率加快,广大群众的学习需要产生了与以前不相同的变化。同时,农村社区面向广大群众,学习范围广,学习内容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一、社区教育课程现状

首先,课程设置与课程更新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农村社区教育中的课程大部分是生活技能与兴趣类内容,较为分散,不成体系,造成课程管理效率较低、改革困难的状况。农村社区教育中的课程设置灵活性差,课程更新换代效率较慢,有些不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课程仍旧占据课程资源,而有的时代发展产生的新的学习需要却没有及时加入农村社区教育授课体系中,与时代发展的同步状态需要改善。

其次,师生素质问题也成了农村社区教育过程中的阻碍因素之一。农村社区教育面向广大农村群众,社区居民入学门槛较低,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别较大,导致教学过程中的授课深度及进度难以把握。同时,社区居民之间还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学习素质等方面不一致的问题,阻碍了群众的进一步学习。在社区教育中,部分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只能向群众提供基础性质的知识内容,面对广大群众深入学习的需求力不从心,不能满足群众日益丰富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发展规划简述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加强建设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就是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农村社区教育与城市社区教育情况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在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照搬优秀城市社区教育模式,要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地区特色,建设有当地特色的农村社区教育,帮助本地区人民群众逐渐进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平,为乡镇地区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发展规划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农村社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不受群众欢迎的课程,多安排群众喜欢与需要的学习课程,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学习模式。其次,农村社区教育工作接受群众加入时,可以组织简单的入学考试,对群众的学习水平进行考查,以此为基础进行分层、分班教学,以加强农村社区教育的科学性。最后,农村社区教育在师资配备上,可以考虑聘请专业性更强的教师,或者组织现有教师外出进修与学习,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性,保证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农村社区教育质量与水平。

三、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落实途径简介

1.与群众生活需要相结合

农村社区教育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其课程设置应该与群众生活需要相结合。在农村社区教育中,课程设置人员应当针对本地区群众生活需要等各方面现实情况,进行基础课程的设置。

例如,农村社区课程设置人员利用多种方式考查和收集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进而进行课程的开发与落实。课程设置工作人员可以深入人民群众中,与人民群众进行亲切友好的交谈,在交谈中询问他们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同时,课程设置人员还需要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仔细观察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劳作。因为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较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对不科学的种植劳作方式认识不到位,也就没有对应的改进提升需要,所以课程设置人员需要仔细观察,了解群众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群众生活需要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群众生活与劳作的效率,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帮民助民”的教学目标。

2.与农村社区实际相结合

农村社区教育是当地人民群众的教育,也是对当地实际生活的教育。因此,农村社区教育除了与群众生活需要相结合之外,还需要与当地实际进行结合,设置具有地区特色的教学课程。课程开发和落实与农村社区实际结合,能够使人民群众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本地区优势的认识,能够开发群众的经济头脑,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本地区可以利用的经济优势,帮助人民群众开拓经济收入渠道,促进其生活水平的提高。

例如,课程设置人员应对当地周边环境、社会文化及传统习俗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开发落实当地特色课程。有些农村社区的文化产品虽然看起来比较普通,但放到电商平台就能够引起消费者的积极购买,因为很多消费者对农村特有的文化产品理解较少,新鲜感能够带动他们的消费。因此,当地农村社区教育课程中可以开发传统文化摆件制作课程,提高文化产品的精细度,進一步扩大销量。还有的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质量较好,但缺乏科学技术的指导,产品质量和产量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课程设置人员可以因地制宜开发农产品系列课程,帮助当地发展特色农产品。

3.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时代在进步,农村社区与网络世界连接加强,农村地区群众使用电子产品的机会与场景逐渐增多。时代的发展要求农村社区教育过程中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帮助人民群众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农村社区教育设置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应当增加人民群众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也有利于信息技术在广大农村乡镇中的普及。

例如,农村社区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应当开发手机软件使用指南课程及计算机基本操作指南课程。手机软件的使用对文化程度要求较低,微信、QQ等通信软件只要记住基本操作步骤就能够与全国各地的人联系,娱乐视频性质软件操作也非常简单,适合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民群众,而计算机操作适合有一定教育基础的群众。这两方面的课程设置,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体现出农村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与时俱进性。

综上所述,农村社区教育对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与设置,要与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相适应、与农村社区实际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与灵活性兼备的课程,进而有助于提高群众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史枫,赵志磊,林世员,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以北京市农村社区教育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9,33(03):52-57.

王巍.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探究——以四川省蒲江县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02):22-25+46+107.

邓红.发展农村社区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2):162-165.

贾凤翔,刘彦.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0(06):68-70.

杜启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06):76-79.

李少云,沈进兵.居民参与: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创新——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9(18):93-96.

于永娟,于永菊.农村社区教育的价值导向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8):290-291.

蔡轶.“互联网+”时代下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课程构建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3(26):187-188.

趙娟.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农村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5):30-32.

王巍.农村社区教育功能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耦合研究——基于四川省蒲江县农村社区教育实践的考察[J].行政与法,2020(02):62-70.

仲红俐.共同体视角下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调研[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9,21(03):25-33.

余康凌.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3):134-136.

邵志华.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浙江省平湖市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9(12):93-96.

猜你喜欢
途径探究社区教育课程开发
新时期学生党员加强自我管理的途径探究
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新任务与新途径探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节奏训练的途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