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2020-07-04 03:38凌琼
教育界·上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自主创新

凌琼

【摘要】幼儿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创造能力就像一棵小苗一样在茁壮成长。那么,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自主创新呢?本文将从创作材料、创作方式、教学方法、作品展示、作品评价五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幼儿美术;自主创新;想象创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創造性活动。”近年来,笔者不断研究与探索美术活动,尝试以幼儿为主体,运用多种美术手段来表达。

一、创作材料自主创新

《纲要》中指出:“幼儿教师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可见,材料是幼儿美术创造、表现的重要工具,而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大自然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教师可引导幼儿就地取材,如稻草、果壳、竹条、藤条、树叶、种子、小石块等。这些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材料,会令幼儿既熟悉又新奇,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欲望。因此,在开展美术活动时,笔者尤其注重开发和运用幼儿身边的材料,使幼儿对美术保持兴趣,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1.发现和利用大自然

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对于我们来说,自然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用双眼发现大自然中可以创造美的素材。例如,到了春季,教师可给幼儿提供采集的花朵、树叶、瓜果、蔬菜等幼儿既熟悉又生活化的自然物品,让幼儿自主创作。幼儿可以利用树叶、小花、小草等制作成各种鱼、鸟、蝴蝶等;利用黄瓜、胡萝卜等蔬菜的横截面制作印章画;利用稻草、竹条来制作布娃娃的头发、房子等。有的幼儿用收集到的竹子制作了鱼竿;有的幼儿用收集到的麻绳制成了漂亮的吊兰花盆等。又如,在创作“多彩扇子”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幼儿充分挖掘地方的自然资源,如蒲草、棕榈叶、芭蕉叶等材料,这些都成了幼儿手中的“宝贝”。幼儿乐此不疲地制作着,制作出来的扇子各不相同又各有特色。这些利用大自然的素材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构思巧妙,蕴含了幼儿无限的潜能。

2.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为了支持幼儿的美术创作,笔者在班级美术区专门开辟了“材料加油站”,为幼儿收集各类美术材料提供了场所。这里存放着大家收集到的各种瓶盒、花布、纸皮……例如,母亲节时,教师可鼓励幼儿用“材料加油站”中的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小礼物。有的幼儿用吸管做成了“小鱼泡泡”的卡片;有的幼儿用旧光盘、瓶盖制作螃蟹、各种各样鱼的“海底世界”;有的幼儿用废旧的纸皮、彩色纽扣、回形针做出了相框,里面贴上自己和妈妈的合影……又如,在教学绘本《熊爸爸不怕》时,笔者要求幼儿想象一下:如果大风把熊爸爸的房子也吹倒了,那么它们会怎样重新建造自己漂亮的房屋呢?幼儿们纷纷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思考创作,有的幼儿用一些废旧的纸盒子,搭建了熊爸爸的房子,并且用彩色笔在小房子上画上颜色和各种好看的图案;有的幼儿找来了吸管作为房子的“烟囱”,找来了小盒子做成了熊爸爸的床,还为小熊们做了“子母床”,并告诉笔者:有了这样的床,小熊们再也不会害怕了。

正是由于教师引导幼儿自主收集并合理运用材料,才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探索与创作。幼儿的创意着实让笔者惊讶。通过动手动脑、变废为宝,幼儿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与审美能力被全面激活。

二、自主创新创作方式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理念,我们可以明白:幼儿在动手做一做的过程中,小手肌肉与脑部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幼儿充分动手进行创作,教师还应在创作方式上花点功夫。在指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笔者通常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题材的实际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创作方式来表现作品。例如,在小班美术创意活动“我是小波洛克”中,幼儿可以用滴管吸上各色颜料滴在画面上,让颜料流动起来,形成“滴流”的效果。有的幼儿滴上颜料后,用嘴吹一吹,发现颜料流动起来形成线条与色彩相互碰撞的美。看着各不相同的作品,幼儿们有的直呼是“恐龙”“怪兽”,有的说是“花园”“小树”,有的则说是“萤火虫”……幼儿创作的作品千奇百怪,每位幼儿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除了滴流画或吹画外,适合小班幼儿的还有手指(掌)点画、盖印画、棉签点画等。中大班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除了以上提到的创作方式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进行黏土创作、线描画、刮画、排水画、生活物品的平面贴画、渲染画、水墨画、拓印、手工制作,等等。例如,在大班美术活动“漂亮的花布”中,笔者引导幼儿在欣赏各种创意渲染制品后,准备了白布、宣纸及渲染淡彩、浓彩颜料供幼儿渲染制作花布,并鼓励幼儿运用各种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大胆想象并添画作品。看着创作出来的花布作品,有的幼儿说像一片树林,有的幼儿说自己创作的是落日,有的幼儿说是百花园……这样丰富多变又自主的创作方式可以帮助幼儿表现美、创造美,将幼儿心中的想法与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这样的美术创作也为幼儿将来审美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方法自主创新

游戏教学法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形式之一。美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游戏性特征,使游戏在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笔者创新了教学方法,将美术活动和游戏相结合,真正从形式上加以创设和引导。例如,在美术活动“匹诺曹”中,笔者带领幼儿一起用废旧材料和黏土制作木偶玩具,并为做好的木偶填上颜色。有的幼儿提议为木偶们做一些新衣服、新道具,笔者表示赞成。幼儿对这样自主创新的美术活动非常感兴趣。再如,在一次幼儿园组织的“故事大王”比赛活动中,幼儿结合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制作了不少故事里的小动物。如结合《聪明的乌龟》这个故事,幼儿利用废旧纸盒做成了小乌龟,又用纸杯等其他材料做成了乌鸦。在制作过程中,幼儿分工合作,有的涂色,有的剪裁。在讲故事环节,经过角色分配,幼儿每人手中都拿着自制的动物玩具进行生动演绎。幼儿心灵手巧的制作不仅获得了比赛名次,还使其美术创意得到了极致发挥。

教师在这样的美术活动中融入幼儿喜欢的游戏化教学情境,打破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使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极致发挥。

四、作品展示自主创新

教师可创设生活化的展示平台,让幼儿自主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例如,在大班的主题系列创作活动“青花瓷”中,笔者与幼儿共同收集了生活中的杯子、碗、雨伞、衣服、鞋子、扇子等物品,让幼儿在这些具体的生活用品上设计各种青花瓷的花纹。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里,幼儿有的设计出了青花韵的上衣,有的画出了青花瓷杯,有的制作出了青花布鞋……幼儿将自己设计的物品或穿在身上,或送给小朋友使用。看着自己、好朋友或家人使用自己亲手设计的作品,幼儿们都开心极了,笔者也从幼儿的脸上看到了“大写的骄傲”。又如,在环境创设中,笔者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张贴在楼梯处的展示栏中,还专门开辟涂鸦墙供幼儿随意挥舞画笔。又如,在节日环境布置时,笔者也让幼儿将自己的创意美术作品在园内外进行展示。再如,在元旦亲子舞会上,笔者引导幼儿合作动手绘制海报,并将制作好的海报张贴在幼儿园门厅处,还印发成小卡片作为邀请函发放给家长们。

这样的自主展示平台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营造浓厚的美术氛围的同时,让幼儿在实践中受到美的熏陶,增强其主人翁意識,并让其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五、作品评价自主创新

教师只有了解幼儿的创作动机,才能理解他们的作品。在美术活动的评价环节,笔者采用了互动式创新评价模式,来延伸美术课程的价值。

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笔者对幼儿的评价是引导式的。笔者站在幼儿身旁对他们的一举一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对于幼儿的作品,只要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笔者都会给予积极肯定,甚至把这些创作拍下来,发到微信群或幼儿园的公众号与家长们一起分享,以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笔者每周会准备一些小星星贴纸,只要幼儿能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或者获得了教师与同伴的认可,笔者就会亲自或让幼儿互相贴上小星星作为奖励。这种评价奖励采用累积制,如收集满30个小星星可以来笔者这里领一个小奖品,收集满50个小星星可以领到更有趣的奖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通过自主创新的评价方式来完成幼儿美术活动的延伸,以拓宽美术活动的广度。通过这种自主又互动的评价形式,幼儿深刻感受到美术创作是其乐无穷的。

正如爱因斯坦认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这样的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被无限激发了。同时,这也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教师应该在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将自主创新的意识和理念充分融入进去,真正还给幼儿一片自由的天空,真正给幼儿一个美好、自主的童年!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徐飞.重视幼儿园教学生活化让幼儿快乐成才[J].成才之路,2014(24):31-32.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自主创新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新课标背景下幼儿美术绘画教学探析
浅析幼儿美术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
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研究
幼儿美术教育“麦当劳化”现象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