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理论在竞技体育中的运用

2020-07-04 03:31陈赞茜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陌生

陈赞茜

摘  要:随着社会各界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运动心理学开始进入体育人视野,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结合了生物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及心理学的跨学科科学,尽管运动心理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但是在体育运动中运用这门学科除了可以提高运动者行为表现以外,对于运动者伤后康复同样也具有很大作用,从而帮助运动者找寻建立最优化的心理状态的方法。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  跨学科科学  陌生  伤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a)-0251-02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all walks of life to sports, sports psychology begins to enter the field of vision of sports people. Sports psych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combining biomechanics, physiology, psychology and psychology. Although sports psychology is very strange to many peopl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ubject in sport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the sportsman, but also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sportsman after injury, this helps the athletes find ways to establish an optimal mental state.

Key Words: Sports psychology;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Strange; Rehabilitation after injury

1  运动心理学在运动员中的应用

作为一个从事体育工作的工作者,掌握以及灵活运动运动心理学这项技能对于工作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如何有效使用这些技能时,使用心理技能训练(比如,目标设定、画面想象、自我交流),通过传授运动员有关如何管理体育心理因素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运动员的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

在体育运动之中,运动者的心理方面远比身体方面以及技术能力重要的多。纵观世界来看,很少有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之中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影响他们发挥的无疑就是心理因素了。世界上有些最顶级的运动员在没有经过正规心理训练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做到,但是他们在一次次竞争之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技能,这也就是他们可以一直处于很好的状态一个原因。

运动员在面对潜在竞赛威胁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竞赛焦虑,长时间的竞赛焦虑下就会产生心理疲劳。心理疲劳有短期和长期之分,长期的心理疲劳对于运动员的心理损伤是巨大的,会导致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下降,对训练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有放弃的想法。短期的心理疲劳往往是在一次体力透支之后产生的,其负面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运动员长期处于一个单调、高强度的训练之下,且缺乏心理训练那么这种高压氛围很可能导致运动员心理出现重大问题。

运动员的焦虑感以及心理疲倦,在没有得到好的处理下,往往导致比赛不能发挥出好水平,或者出现发挥失常现象,如果在运动员训练之中能够加强对其心理技能的训练那么,就可以有效减少这种潜在的焦慮,消除长期心理疲劳从而提高训练效率,更好地提高成绩,在竞技比赛中能够稳定发挥出来。

同样运动员也会面临运动倦怠这样的问题,运动倦怠的特征通常是具有3个方面:情绪疲惫、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经历职业倦怠的运动员可能有不一样的原因,但更常见的原因包括自身的完美主义、对重复训练的无趣、受伤、压力过大和训练过度。针对这些问题,在许多不同的运动人群(例如教练)中研究了职业倦怠,但是青年运动员最常面临运动倦怠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导致运动员过早结束其运动生涯。针对青年运动员而言,他们希望他们的父母提供支持并参与其中,但是除非他们的父母精通这项运动,否则他们的父母是不会提供技术建议的,父母的过多要求也可能导致倦怠。教练行为是青年运动员如何体验运动的主要因素。在针对教练行为方式的研究中,发现青年运动员在感知教练行为方面往往比教练更准确。教练这种意识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运动员的消极行为和倦怠消除,但是如果教练能够与运动员父母沟通研究好青年运动员心理采取有效措施,即可很大程度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在世界任何运动领域的前列的运动员,不可否认他们都天赋异禀,享受最好的设备,但是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顶峰。很显然心理在其中起来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的运动员在心理方面所需要接受的锻炼更为多,比如信心、毅力、承受压力的能力及专注力,这些能力不仅服务现在的运动竞技,更是为了他们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精英运动员所拥有的特定心理技能已根植于人格中,比典型人具有更高的水平,其中包括目标设定、画面想象、自我交流。

2  运动心理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

目前我国综合实力在稳步提升,在推动社会各个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我国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越来越大。在学术界,对于体育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对于普通学校教师对于体育教学也停留在教会技能层面,无法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

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最重要的是把体育心理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领会到心理学知识对于体育锻炼的帮助,从而提高体育的教学水平以及质量。学生在体育课学到的内容不单单局限于体育,更能扩散到学习及生活中。

其中下面5种方法常用于体育心理学教育。

(1)放松锻炼法: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之中的肌肉时刻处于一种放松状态,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肌肉,通过不停训练让学生肌肉放松,紧绷来培养这种感觉。当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这类运动消除紧张感时候可以采取呼吸战略来进一步放松。总而言之就是前期锻炼肌肉,后期锻炼呼吸。

(2)锻炼思维法:思维情绪对于体育训练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锻炼好了思维也就成功了一大步。首先要对学生运动中消极的思想进行控制,其次再通过灌输积极思维理念给学生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情绪。

(3)兴奋控制法:学生在体育训练之中如果能够保持一个长时间的兴奋状态,无疑对于训练十分有利。首先对于学生在体育竞赛取得的成绩加以鼓励支持,让这种积极情绪能够延长时间,以此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通过音乐方式来辅助,就这样可以控制学生保持一个长期兴奋状态。

(4)设想法:让学生先进入一个放松状态,想象自己在熟悉的训练场地上进行一次比赛然后获得胜利。让学生身心合一,最终能够在实际训练或者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5)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系统地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特定成就的方法的过程。研究表明,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困难的但可以实现的,基于时间的,写下来的,以及短期和长期目标的结合。对运动目标设定的分析表明,与不设定目标或“尽力而为”的目标相比,设定以上目标类型是提高绩效的有效方法。比如短期目标应从容易实现的目标发展到更具挑战性的目标,然后短期目标就会构成长期目标。每个长期目标是具有一系列困难重重的短期目标组成。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同时在体育教育之中还要从团队角度入手,团队凝聚力可以有效提高整个队伍在体育运动竞赛中的能力。团队凝聚力分为:社交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与任务凝聚力(团队成员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最近的科学研究还表明,体育锻炼除了对心理健康和幸福外,还可以提高一般人的认知能力。体育锻炼似乎是提高认知能力的最佳方式,可能比单独的认知训练或体育锻炼更有效。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情。

3  传统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是针对运动员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帮助,例如帮助运动员走出比赛失败的心理阴影,这种针对运动员的心理治疗更像是一种心理医生,并不能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有一种亡羊补牢的感觉。虽然运动心理学是传统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其针对运动员,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传统心理学往往只关心运动员心中的消极情绪,但其实运动员的积极情绪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维持这种积极情绪就是运动心理学所要考虑的事情了。从本质层面来看,传统的心理学属于出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运动心理学是发现问题到预防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预防问题比出了事情以后才来解决更加能够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比赛场上,出现问题的往往不是平时运动训练出问题最多的运动员,而是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运动员,而运动心理学就是能够通过打预防针的手段教授这群运动员如何处理这样的心理危机,让他们在心理出现困境时候首先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走出来,通过主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能够激发运动员的运动潜力。

如何推广这一手段是现在需要面临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打破整个社会对于运动心理学的误区,运动心理学不等于心理医生,运动员不是病入。其次是要让运动员建立起运动心理学区别于传统心理学的概念,最终让运动员明白运动心理学是能够让自己更加强大的。我们必须明白沒有哪个运动员能够一直站在顶峰,每个运动员的运动状态都是在起起伏伏不断变化,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最终都会走向衰弱,这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但是通过运动心理学的方法,我们能够让运动员更好维持自己的精神状态使比赛达到更加理想效果,最终也能够光荣地结束自己的体育竞技生涯,这就足够了。

4  结语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实属年轻的科学,可以广泛用于体育教学、运动员心理辅导及人民群众健身等多领域。积极推进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促进社会公众对于运动心理学的认识对于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管是从社会还是个人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心理学与体育运动看似遥远实则密不可分,运动心理学将极大促进校园体育教学的变革让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收获更加巨大,同时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在比赛还是在今后的退役生活里,运动心理学带给他们的影响将福泽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 沈虹.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心理学教学量表测验实际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8):217.

[2] 陈亮,吴瑛.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5,23(2):9-12.

[3] 朱伟婵.体育运动心理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J].才智,2016(11):29.

[3] 王斌.混合式学习模式下《体育心理学》教学要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3(8):718-720.

猜你喜欢
陌生
流泪的羊
UNDER THE SEA
窗外
匆匆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给你一个新世界
微信上
神回复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