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职业体验课程深度学习策略

2020-07-04 03:09刘宇禹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职业素养合作学习

刘宇禹

【摘  要】  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四种主要的活动方式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纲要同时推荐了小学阶段入队仪式、今天我当家、找个岗位去体验等16个职业体验主题活动。

【关键词】  实践活动;职业体验;合作学习;职业素养

对小学生来讲,职业教育看似遥远,但是孩子对于职业的期待从“长大想干什么?”开始,就已经在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职业体验的种子。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职业的魅力,以及不同职业背后隐含的知识能力,体验职业生活,产生对职业的喜爱之情。

一、深度创设环境,体验职业魅力

1.职业体验活动选题贴近生活。生活中的奶茶店随处可见,随便一点就有十来家。而奶茶又是老少皆宜,大家都喜欢的方便快捷的饮品。市面上的奶茶层出不穷,孩子有买奶茶、品奶茶的生活经历,对这一个职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觉。选择“奶茶”作为职业体验的话题,以“醇香奇遇”为课题,从飘香的课题开始就勾起了孩子们体验的兴趣,从而更加乐于体验。

2.体验式情境从课堂伊始创设。一起来创业,开一个奶茶店,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定制招牌奶茶。这个真实的情境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这些要素在孩子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存在,在这一刻被调动起来。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唤醒,学习和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为后面的活动打好了基础。

3.岗位细化,深度营造职业氛围。但仅仅是这样的一种经验唤醒还远远不够,这样的体验是肤浅的,是孩子们看到的,还没有亲自参与和接触的。于是在活动一开始便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为了让活动更加有序进行,我们四人小组快速分工一下,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财务总监、市场营销、采购专员、后勤经理。小组中四人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分工明确。从分工提示中我们也看到,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来选择职业,也为接下来高效活动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二、深度模拟现场,探究职业内涵

1.制作招牌奶茶,体验创意之难。分工明确以后,开启职业体验的第一步:制作奶茶。基本款的奶茶非常简单,在老师的示范以后,学生都能非常快地掌握。团队合作学习:(1)创意制作奶茶,为主打奶茶取名;(2)采购专员在表格一中记录原料用量;(3)市场营销负责推广介绍你们的奶茶产品。

从上面的活动任务中可以看出此次活动的任务有三个:为奶茶取名、记录原料用量、推广产品。这三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确实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好名字是一个产品能否好卖的关键。而对数据的记录,考察的是孩子们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创立品牌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奶茶的配方也将是商业的核心机密。

2.三次核算成本,深入职业本质。分工合作以后,经过简单的奶茶制作活动后,孩子对这一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兴趣浓厚。如果活动就此停留在制作活动上,那么学生的职业体验显然是浮于表面的。我们将活动往前更加推进一步:计算这一杯奶茶的成本。

(1)算成本,小试牛刀。这第一步仅仅让学生计算原材料的价格。当我们把原材料的价格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很多学生虽然学过加减乘除的数学运算方法。但是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也有点显得束手无策了。原料虽然简单,但是每一包原料的量大,先算出单价,再按所需进行折算,这里拐了几个弯的计算,就让孩子伤透了脑筋。团队的力量也开始体现,小组分工的时候,财务总监和采购专员开始启动逻辑思维和缜密的计算能力,将奶茶成本计算出来。

(2)算成本,考虑周全。当一杯奶茶的原料成本被计算出来以后,学生的探究才刚刚开始。本次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走马观花地做一做奶茶,尝一尝味道,说一说创意,而是要深究其背后的运营成本。算成本就是引导孩子开始深入思考奶茶成本的构成,还要考虑水电费、房租、人工工资等。于是学生开始市场调查,周边的环境、商业水平都在考察评估的范围体系之内。学生开始深度思考,他们考虑的问题开始了与真实社会的连接,而不是纸上谈兵的书面计算了。

(3)算成本,预估市场。仅仅这些还不够,我们开店的时候还需要做市场评估。人流量、购买力都是考察的范围,于是孩子们开始了第三轮深度思维。老师给出情境:以学校周边的环境为例,假设学校有800名师生,对面的中学有师生1500人,周围的居民大概有1000人。大家估算一天可能賣多少杯?预估不能太高。每天卖出100杯就已经很好了。还要考虑旺季和淡季。中学里的学生每天有固定的时间段出校门,其他时间段,奶茶是卖不出去的。

三、深度合作学习,培养职业素质

现代社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人才的技术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人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职业体验活动就要从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从小就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

1.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多喝奶茶好不好呢?一直是大家心存疑虑的问题。在奶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选用最好的红茶作为原料,选用纯正的牛奶作为辅料,每一次原料的添加都从健康、卫生、安全的角度去考量。学生在无形中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劳动观念。在课后总结的时候,学生感慨,我们的原料如此之好,我们的成本如此之低。无形中给学生树立职业素养,正确的经营理念:用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非常多的财富,用不着坑蒙拐骗,这才是职业操守,也是致富秘诀。

2.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培养职业素养。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调动了自己在学科中学习的知识,计算成本运用到了数学的知识,但是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这就是职业精神。选择了一个职业,就要做好这个职业,尽力完成职业所赋予的任务。职业的素养也在综合的过程中慢慢渗透到孩子们的行动里,他们知道创业的艰辛、创意的艰难、合作的必要性、做事严谨、考虑问题周全,这些都会在活动中慢慢积淀,学生的生命里有了职业素养的印迹,也为将来的人生增添更多的底气。

3.培养团队协同创新的合作精神。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每一个成功的经营者背后都有精诚合作的团队。整个活动,自始至终是以一个创业团队的形式开展的。他们各有分工,同时又合作。选择自己擅长的、喜欢的角色体验,为奶茶设计宣传海报,取名字,综合调动了学生的美术功底和创新能力,语文能力也在合作中得到体验,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定义,也让学生体验到了职业创意的重要,要拥有神圣的职业使命感,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和有生活品位的人。

四、走向普职融合,形成“连接学习”

众所周知,语、数、外等分学科的教学虽然有他的优势,但是最大的弊端就是综合性不够。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就是要让学生将各科所学知识融合运用起来。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职业体验课程指向学生未来的职业与社会的链接,就非常迫切地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导向,将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将来职业的方向,从小就打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不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迷茫和充满不可知的因素。

教育家杜威说:“一切早期的职业准备都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在职业体验的过程中,孩子能建立起与未来生活的链接、与社会的连接,深入思考各学科课堂上无法预见的问题,将体验任务顺利完成。在活动中明白,原来语文元素可以用在取名创意上,原来美术功底在制作海报上能派上用场,而数学能力更是在成本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精确计算。这样的连接学习,既让学生懂得学好学科知识的重要,更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知识是用来综合运用的,对于他们树立学好知识本领的理想信念起到了不言而喻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万平.小学职业体验教育的课程化设计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7(26):15-17.

[2]吴俊霞.“为合而作”还是“为作而合”[J].华夏教师,2019(35):68-69.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职业素养合作学习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